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控制总结

水污染控制总结

水的指标1、物理特征(Physical Characteristics)总固体(Total solids) TS总挥发性固体(Total volatile solids) TVS总固定性固体(Total fixed solids) TFS粒度分布(?)色度(真色、表色)浊度(Turbidity) NTU温度(Temperature)DO(Dissolved Oxygen )2、化学特征(Chemical Characteristics)(1) 无机化学特征pH;碱度;氨氮;有机氮;总氮;硝态氮---亚硝酸盐磷[总磷、有机磷、无机磷];氯离子;硫酸根;金属类Hg, As, Pb, Cr , Cu, Cd, Ca,Co,Mg, Na……(2)有机化学特征BOD5; COD;TOC;特定成分或组分3、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称为水环境容量。

4.污水处理工艺方法1)按作用原理分物化法:吸附、离子交换、反渗透、电渗析化学法:混凝、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消毒物理法:沉淀、过滤、气浮生物法:厌氧;好氧2)按处理程度分一级处理:以去除悬浮物为主,主要采用物理法。

二级处理:去除溶解和胶体状有机物,主要采用生物法。

三级处理:去除微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N、P等无机物。

深度处理:以回用为目的。

污泥处理:厌氧消化、污泥浓缩、脱水。

物理处理方法一、格栅:格栅作用:格珊用于截留废水中粗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防止其后处理构筑物的管道阀门或水泵堵塞。

格栅分类:(1)按形状分类:平面格栅,曲面格栅;(2)按栅条间距分类:粗格栅(50-100),中格栅(10-40),细格栅(3-10mm);(3)按清渣方式:机械清除格栅,人工清除格栅。

格栅的运行:格栅间应采取通风措施;栅渣的堆放处应经常清洗消毒,防止腐烂产生恶臭。

栅渣的处置:(1)收集到容器中并运至垃圾填埋场,与城市固废一同处理;(2)对于小型污水处理厂可将栅渣进行堆肥处理,大型污水处理厂采用焚烧的方法;(3)将栅渣粉碎后在返回污水中,作为可沉固体进入初沉池。

二、调节池单元:(Flow Equalization)按调节池的作用,调节池分为:均量池;均化池;均质池;事故池。

1、调节池的主要作用/目的:•缓冲有机物负荷,防止生物处理系统负荷急剧变化;•控制pH值,减少调节酸度药品投加量;•防止高浓度有毒物质直接进入生物处理系统;•调节由于季节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消减高峰流量•工厂停产后,仍可以向生物处理系统继续输水;2、调节池的设计运行:有效容积按最不利情况下设计;在废水中含有挥发性的污染、或者是能和空气中反应生成有毒物质时不能选用空气搅拌。

如果有挥发性的物质,应该加盖密闭,并设置通风系统。

三、沉淀池单元沉淀:水体中悬浮物密度大于水体;用处最广泛用于水及废水的一级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等常用沉淀他的类型有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斜板(管)沉淀池。

按照在工艺中的位置可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衡量沉淀池的参数是表面水力负荷(m3/m2h,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沉淀池处理的水体积)。

沉淀理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压缩沉淀。

沉淀池的类型:推流式沉淀池,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管(式)沉淀池。

1、平流式沉淀池:一端进水,一端出水;水流在池内作水平水平运动;池型一般是长方形的;设有一个或多个储泥斗。

2、竖流式:污水从中心管流入,由中心管的下部流入,通过反射板的阻拦向四周分布。

然后沿沉淀池的整个断面上升,沉淀后的出水由池四周溢出。

优点是:排泥容易,不需要机械刮泥。

缺点是:池深大,造价高,池子容量小,污水量大时不适用,一般用于小型污水厂。

3、辐流式:中心进水,周边进水;多用于大污水厂的二沉池;一般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厂;缺点是:排泥设备庞大,维修困难。

沉淀池的强化:(1)预曝气((絮凝、氧化、吹脱VOC、增加DO));(2)向心辐流式沉淀池(池周进,中心出)。

初沉池运行过程中异常问题:1)污泥上浮;沉淀时间过长,污泥发生了腐败,产生CH4等;污泥消化液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高,微生物进行反硝化产生了N2。

2)黑色或臭污泥:污水腐败,上清液浓度过高还有企业偷排。

3)浮渣溢流:除渣频繁率过低,或者是除渣不彻底。

4)悬浮物去除率差:水利负荷过大,生化池污泥量回流过大。

(投加絮凝剂可改善)。

二沉池运行过程中异常问题:1)带细小SS污泥;生化池过度曝气,带入二沉池气泡,一些小的SS就粘附在气泡上;水利负荷高。

2)污泥上浮:污泥堆放久,产生腐败3)出水堰脏:固形物存留,造成藻类生长。

4)污泥管道堵:5)短流四、废水的气浮处理单元1、条件:(1)向水中提供足够量的细微气泡(2)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能行成悬浮状态(3)气泡与悬浮物质产生黏附作用2、关键:颗粒表面的润湿性3、范围:(1)分离地面水中的细小悬浮物、藻类及微絮体(2)回收工业中的有用物质(纸浆、填料等)(3)替代二沉池,分离和浓缩剩余活性污泥(4)分离含有废水中的乳化油、悬浮油(5)回收分子或离子形态的目的物(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化学处理原理与方法工艺有:化学中和,化学混凝,化学沉淀,氧化还原,化学消毒。

一、混凝:混凝范围:处理的是1-100nm的胶体、小ss。

混凝的定义:废水中预先投加化学药剂来破坏胶体的稳定,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小悬浮物集成具有可分离新的絮状体,从而加以分离去除夫人过程。

混凝机理:1)压缩双电层;2)吸附架桥;3)沉淀网捕。

2)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污水水质、混凝剂量、助凝剂、水温、水利条件)3)思考题:解释混凝机理从哪几个方面考虑?(ppt)4、药剂的溶解和投加过程废水——投药——混合——反应——沉淀分离——出水二、化学中和单元使用范围:酸碱废水的产生和处置方法(1)酸性废水:投加法的药剂工业上主要是: 石灰:电石渣:石灰石(2)碱性废水:硫酸、盐酸、硝酸化学中和单元:投加中和;过滤中和;烟道气中和碱性废水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主要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一、活性污泥法1、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是?(书P140)2、活性污泥法的工艺类型有哪些及其各自的特点?(1)推流式活性污泥法这种工艺流程形式的特点:1)活性污泥也经历一个从池首端的增长速率较快到池末端的增长率很慢或达到内源呼吸期的过程。

2)有机物沿池长逐渐降低;3)去除BOD效果好,适合水质稳定。

缺点:曝气不均;占地;抗冲击负荷差(2)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该工艺的特点:1)污水在曝气池内分布均匀,各部位的水质相同;2)微生物群体的组成和数量几乎一致,反应系统的微生物处于增值曲线上的某一个时期;缺点:处理差;VLR低(3)氧化沟(延时曝气法)工艺最大的特点:1)是F/M负荷非常低,曝气时间长,一般多在24h以(10-24h) 2)污泥中的微生物长期处于内源呼吸阶段。

(污泥20-30d))3)剩余污泥量少。

主要缺点是:曝气时间长,池容大,基建费和运行费用都较高,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等;仅适用于废水流量较小的场合实质:污水污泥一体处置;污泥产生量少技术特点:1)流态(混合、推流)2)DO呈明显梯度3)脱氮除磷功能(4)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1)A段中有15% 以上的微生物来自原废水。

该段吸附,但不再生,靠该部分进入的微生物“活化”,同时,中沉池中兼性菌呼吸也有活化作用。

2)A、B段生物相得到控制;不同---精髓---生物相分开;3)具有脱氮除磷功能。

(5)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1、1)序批间歇式的含义:运行操作在空间上是按序列、间歇运行的。

每个SBR反应器运行时间上也是按次序排列间歇运行的。

2)工序:进水—反应—沉淀—出水—闲置2、工艺性能特点:•污水新工艺的发展趋势----流程简单,造价低•耐冲积负荷,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设调节池;•自动化程度高,易于维护管理。

•运行操作灵活,可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污泥沉降性能好;•占地面积小(6)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是SBR工艺的一种新的形式。

与SBR不同之处:•在反应器进水端增设生物选择区,利于创造适合微生物并选择絮凝性微生物,可以保持污泥良好性能,提高抗冲击能力。

•可通过调节曝气同时实现硝化和反硝化。

反应操作历程:进水——曝气阶段:20% 回流污泥⏹进水——沉淀阶段:“竖流式沉淀池”⏹停止进水—排水阶段:“反硝化、磷释放”⏹闲置:一般不用单独分配时间CASS主要优缺点:◆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生化反应推动力大◆沉淀效果好◆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可实现不同的处理目标◆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剩余污泥量小,性质稳定(1.0kgBOD产生0.2~0.3kg剩余污泥)4、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去除过程/原理:(1)吸附阶段:A、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

B、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含有多糖类粘性物质,极易吸附水中的各种悬浮物质。

(2)稳定阶段/降解阶段:A、转移、吸附到活性污泥上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利用的过程B、微生物将可以降解的有机物分解,部分形成新的细胞,部分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3)絮凝沉淀:泥水分离二、生物膜法工艺(1)生物滤池,其中滤料的选择条件普通生物滤池的优点: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运行稳定、易于管理、节省能源。

其主要缺点是: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处理水量小、滤池易堵塞、易产生池蝇、散发臭味、卫生条件差。

一般适用于处理每日污水量不高于1000m3的小城镇污水和工业有机污水。

(2)生物转盘法生物转盘的优缺点◆生物量多、净化率高、适应性强◆食物链长、污泥产量少◆节能◆功能稳定◆维护方便◆好氧-厌氧交替工作,具体同步脱氮除磷功能。

(3)生物接触氧化法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废水厌氧反应处理要点/影响因素:◆温度:低温消化(15-20℃),中温消化(35-38℃),温消化(52-55℃),工艺中应采取保温及温控措施。

◆pH、碱度甲烷菌适宜pH:6.8-7.2,为此需要在线监控,投加石灰或Na2CO3中和微生物产生的酸。

◆碳氮比C/N:一般要满足COD:N:P=500:5:1即可,实际处理液的C/N 以(10-20):1为宜。

缺氮磷可以通过施加化肥达到目的。

◆硫化物:反应器硫化物维持在100mg/L以下。

◆抑制剂/有毒物质/激活剂:尤其是重金属的毒害作用很大,如果运行不顺利,可以考虑是否为重金属原因。

◆搅拌和混合:要求适合的搅拌速度。

◆污泥泥龄:较长的泥龄有利于厌氧微生物繁殖生存。

一、普通消化池污泥停留时间等于水利停留时间,停留时间较长(20-30天),反应池体积大,负荷低。

目前仍有应用,主要应用于:污泥稳定;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高悬浮物含量有机废水;难降解有机物工业废水等二、厌氧接触法◆SRT大于HRT,污泥浓度很高,在12000-15000mg/L左右;污泥回流量很大,一般是废水流量的2-3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