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有害特性

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有害特性

不燃。与三氟化氯、锂接触剧烈反应。
氟化氢
(HF)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或气体。
熔点(℃):-83.7
沸点(℃):19.5
相对密度(水=1):1.15
相对密度(空气=1):1.27
爆炸下限(%):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较高浓度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甚至发生反射性窒息。眼接触局部剧烈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孔。氢氟酸皮肤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五氧化二钒
(V2O5)
第6.1类
毒害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690
沸点(℃):分解
相对密度(水=1):3.35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磷酸
(H3PO4)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外观与性状:纯磷酸为无色结晶,无臭,具有酸味。
熔点(℃):42.4(纯品)
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
二氧化硫
(SO2)
第2.3类
有毒气体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特臭。
熔点(℃):-75.5
沸点(℃):-10
相对密度(水=1):1.43
相对密度(空气=1):2.26
爆炸下限(%):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LC50:6600mg/m3,1小时(大鼠吸入)
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与水发生爆炸性剧烈反应。与氧气、氟、氧化铅、次亚氯酸、过氯酸、磷、四氟乙烯等接触剧烈反应。与有机材料如木、棉花或草接触,会着火。吸湿性极强,在空气中产生有毒的白烟。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

(NH3)
第2.3类
有毒气体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77.7
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三氧化硫
(SO3)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外观与性状:针状固体或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16.8
沸点(℃):44.8
相对密度(水=1):1.97
相对密度(空气=1):2.8
爆炸下限(%):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其毒性表现与硫酸同。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肝硬变等。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有害特性
名称
危险性类别
理化特性
危害特性
危险特性
硫酸
(H2SO4)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熔点(℃):10.5
沸点(℃):330.0
相对密度(水=1):1.83
相对密度(空气=1):3.4
爆炸下限(%):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爆炸下限(%):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LD50:10 mg/kg(大鼠经口)
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损害作症状,接触者出现眼烧灼感、流泪、咽痒、干咳、胸闷、全身不适、倦怠等表现,重者出现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皮肤高浓度接触可致皮炎,剧烈瘙痒。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肾损害、视力障碍等。
氟化氢为反应性极强的物质,能与各种物质发生反应。腐蚀性极强。
四氟化硅
(SiF4)
第2.3类
有毒气体
外观与性状:无色刺激性气体,易潮解,在潮湿空气中可产生浓烟雾。
熔点(℃):-90.2(175.6kPa)
沸点(℃):-65(24.1kPa)
相对密度(水=1):4.67
相对密度(空气=1):3.6
爆炸下限(%):无意义
沸点(℃):-33.5
相对密度(水=1):0.82(-79℃)
相对密度(空气=1):0.6
爆炸下限(%):27.4
爆炸上限(%):15.7
引燃温度(℃):651
LC50: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沸点(℃):260
相对密度(水=1):1.87(纯品)
相对密度(空气=1):3.38
爆炸下限(%):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