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养生保健师简答复习题

中医养生保健师简答复习题

中医养生保健师简答复习题1.何谓经络?经络有何生理功能?答: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的生理功能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肢体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机能平衡感应传导作用2.饮食调养的原则有哪些?答:(1)饮食有节,寒温适度。

每日的饮食物应有一定的节制,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定时定量;饮食的寒热应该适合个人的温度(2)五味调和,荤素结合。

五味对人体的五脏有特定的亲和性,五味调和,五脏能得到全面的补益;荤素结合,机体的营养丰富,抗病能力强,方可延年益寿。

(3)三因制宜。

饮食养生的原则是必须结合个体的体质、生活的地理环境和季节气候来指定。

(4)顾护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所以在饮食调养时,一定要保护脾胃功能3如何理解“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出自孔子的《中庸》认为讲道德的人,待人宽厚大度,才能心旷神怡,体内安详舒泰得以高寿。

从生理上来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规律的进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

现代养生实践证明,注意道德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助人为乐,养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获得巨大的精神满足,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5中医养生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中医养生学是着重研究和指导常人的保健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系统地发掘、整理、研究、总结、提高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

二是结合现代科学手段,对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实质。

三是针对当前人们面临的新问题,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新理论,创立新方法,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使之成为个体养生和群体保健的指导原则。

6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是在辨证施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综合调养,并坚持如下基本原则正气为本预防为主整体观念审因施养清净养神节欲保精阴阳平衡畅通经络协调脏腑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和于数术。

7影响寿夭的因素有哪些?答:1禀赋的作用,人体的寿夭鱼禀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禀赋越强,寿筵越高,反之亦然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会影响人体的寿筵。

社会科技越发达,政治越稳定,经济水平越高,促进健康向更高层次发展。

3非生物环境对寿夭的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物质环境和工作环境等均会影响寿限。

4后天调摄的影响8.血的功能有哪些?答: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①、维持人体脏腑形体等组织的生命活动②、机体运动和感觉都需要血液的濡养③、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9健康的三大要素是什么?其四大基石是什么?答:健康的三大要素是:1躯体健康2心理健康3对社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效的社会活动和劳动的能力健康的四大基石是:1)合理饮食2)适量运动3)生活规律4)心理平衡10生理健康有哪些特征?答:(1)眼睛有神(2)呼吸微徐微徐,是指呼吸从容不迫,不疾不徐。

(3)二便正常(4)脉象缓匀(5)形体壮实(6)面色红润(7)牙齿坚固(8)双耳聪敏(9)腰腿灵便(10)声音宏亮(11)须发润泽(12)食欲正常11.你认为饮食养生有何意义和作用?如何进行饮食养生?答:饮食养生的意义和作用是:饮食养生的预防作用;饮食养生的滋养作用;饮食养生的滋养作用;饮食养生的治疗作用。

饮食养生的方法是:谨和五味,避免偏嗜;按时节量;宜清淡,忌厚味;饮食卫生;进食保健:进食宜缓,进食宜专,进食宜乐;食后养生:食后漱口;食后摩腹,吃食以后,自左而右,可连续做20~30次不等;食后散步12.养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①顺应自然:要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用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②养性调神:要避免不良刺激和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③护肾保精,房事有节:性生活必须有节制;④体魄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适量;⑤调摄饮食:应根据体质不同辨饮食之宜忌,以及药膳保健;⑥针灸、推拿、药物调养;⑦防止病邪侵害:⑧实施药物的预防。

14.心理健康有哪些特征?答:(1)精神愉快(2)记忆良好16.中医养生学认为常见的衰老原因有哪些?答:1)肾阳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脏的关系极为密切。

肾属水,主藏精,为元气之本,一身阴阳生化之根。

肾的盛衰影响着元气的盛衰和生化功能的强弱,肾虚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生化功能弱,人的衰老就会加速到来。

2)脾胃虚衰,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若脾胃虚衰,饮食水谷不能被消化吸收,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便会影响机体健康。

从而加速衰老,甚至导致死亡。

3)心脏虚衰心藏神,主血脉,心气虚弱,会影响血脉的运行及神志功能,从而加速衰4)肝脏衰惫,肝藏血,主疏泄,5)肺脏衰弱,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衰,全身机能都会受到影响,出现不耐劳作,呼吸及血液循环功能逐渐减退等衰老表现。

6)精气衰竭7)阴阳失调阴阳的盛衰是决定寿命长短的关键,保持阴阳运动平衡状态是延年益寿的根本。

17.体育锻炼的原则是什么?答:自觉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全面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18.试论传统健身运动的运用原则。

答:①、因人而异:进行传统健身运动锻炼时,根据每个人的秉赋强弱、体质差异、年龄大小、性别区分、职业不同以及身患疾病的情况等,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健身功法,谓之因人而异。

②、因时制宜:是根据寒暑互易,昼夜交替而引起的气候阴阳变化规律,结合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分别选择不同的传统健身运动法进行锻炼,从而达到健身防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③、循序渐进:进行传统健身运动,切忌急于求成,而应循序渐进,特别是有一些是属于气功锻炼方法,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奏效的。

④、持之以恒:不仅要求锻炼者坚持不懈,而且在具体锻炼时,对某一种方法的应用亦应相对坚持一段时间。

⑤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持之以恒,亦非绝对,要根据机体的健康状态来确定其运用原则。

19.运动中抽筋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答:处理:立即对痉挛肌肉进行牵拉,按摩手法如拿法,推法、擦法等和配穴(承山和委中)防:充分按摩,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时水温低时不要在水中停留太长。

冬季注意局部保暖,夏季长时间运动注意补充盐份。

20.大学生的营养特点是什么?答:热能:17-21岁之间,体内的物质合成代谢尚大于分解代谢,能量代谢旺盛,对热能需求较大。

蛋白质:日供应量应在90克以上;维生素:比成年人需求量要多;矿物质:促进生长发育、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有钙、磷、铁、锌、碘。

21.体育锻炼对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起到哪些作用?答:(1)提高人的沟通能力(2)增强对身体语言的理解能力和使用能力(3)改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和社交技能。

22.延缓衰老的措施有哪些?答:(1)重视肾气的调补。

(2)重视脾胃的调理对衰老的延缓,除调补肾元、脾胃外,其他脏器也应兼顾,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衰老过程中肝、心、肺等脏器的衰退亦会加速整个人体的衰老进程23.运动在养生中有哪些作用?答:(1)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营养(2)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的活力及肺脏呼吸功能,改善末梢循环。

3)增加膈肌和腹肌的力量,促进胃肠蠕动,防止食物在消化道中滞留,有利于消化吸收。

4)可促进和改善体内脏器自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脏器的生理功能。

5)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及内分泌功能,从而使人体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6)增强肌肉关节的活力,使人动作灵活轻巧,反应敏捷、迅速。

24.阴虚体质的个体有何体质特点?如何进行养生?答:体质特点:形体消瘦,午后面色潮红、口咽少津,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

养生方法: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之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允应遵循《内经》“恬澹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

平素加强自我涵养,常读自我修养的书籍,自觉地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

在生活和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

此外,节制性生活也很重要。

2环境调摄阴虚者,故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常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

因此,每逢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有条件的应到海边、高山之地旅游。

“秋冬养阴”对阴虚体质之人更为重要,特别是秋季气候干燥,更易伤阴。

居室环境应安静,最好住座北朝南的房子。

3)饮食调养饮食调理的原则是保阴潜阳,宜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鱼类等清淡食物,并着意食用沙参粥、百合粥、枸杞粥、龟肉、蟹肉、冬虫夏草、老雄鸭等。

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辣燥烈之品则应少吃。

4)体育锻炼不宜过激活动,着重调养肝肾功能,太极拳、八段锦、内养操等较为适合。

气功宜固精功、保健功、长寿功等,着重咽津功法。

(5)药物养生可选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

25根据养生学的相关原理,请你谈谈在精神养生中应从哪些方面调和情志?假设在你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不满意的事件,甚至让你发怒,你打算如何制“怒”?答:调和情志,主要是调和七情。

七情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简称“七情”或“五志”。

它是人们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从如下方面调和情志(1)和喜怒(2)去忧悲(3)节思虑(4)防惊恐(5)抑情顺理、情志相胜以及情志导引,在生活中可以按如下方法制“怒”:一是以“理”制情,即遇有可怒之事,首先当从养生的大道理上考虑,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使七情不致过激;二是以“耐”养生,即要有豁达的胸怀,高尚的涵养,遇事要能忍耐而不使伤身。

除遵循以上的原则外,还可用下列方法以控制易激动易怒的情绪:①转移目标②忘却自我③让步④吐露委屈⑤想象未来⑥避免纠纷26.在养生学中,调和情志的具体方法有哪些?答:情志,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简称“七情”或“五志”。

它是人们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

调和情志的具体方法有:(1)和喜怒2)去忧悲3)节思虑4)防惊恐27.如何理解养生学中的形神合一观?答:形神合一主要在于说明心理与生理的对立统一、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本质与现象的对立统一等。

所谓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是物质基础;所谓神,是指情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

二者的辨证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