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保社区儿童的安全,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制度是适用于社区儿童的一套管理
规范,目的是为了预防、发现和应对各种危险因素,确保儿童的安全。

第三条社区儿童指居住在社区内的未满18周岁的儿童。

第四条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委员会是负责社区儿童安全管理的
组织,由社区居民和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社区儿童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

第五条社区儿童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全员参与,科学管理,依法执纪。

第二章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委员会
第六条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委员会由社区居民和相关部门共同
组成,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若干名,委员若干名。

第七条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二)组织开展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工作培训;
(三)制定儿童防火、防溺水、防电触电、防跌倒等安全预防工作方案;
(四)推动社区建立儿童安全宣传教育基地;
(五)制定社区儿童安全管理评估标准;
(六)协调解决儿童安全事件,保护儿童合法权益;
(七)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儿童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三章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制度
第八条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社区儿童的安全预防、防控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内容。

第九条社区儿童安全预防措施包括:
(一)安全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居民会议、家长会议等,向居民和家长宣传儿童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人员管理:社区居民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保姆、保育员等人员的审核和培训,确保其具备儿童保护意识和技能,避免
出现儿童被虐待或受伤的情况;
(三)社区环境规划:合理规划社区内的绿化、道路、游乐设施等公共设施,确保儿童的安全和活动空间;
(四)家庭安全指导:向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安全指导,帮助居民了解家庭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学校与社区的合作:通过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儿童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第四章社区儿童安全事件的处理
第十条对于发生的社区儿童安全事件,社区儿童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及时介入,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一)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纠正错误;
(二)调查事件的原因和责任,在法律和道义的基础上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三)协助调解解决纠纷,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四)向社区居民和相关部门提供儿童安全知识和指导。

第十一条社区儿童安全事件处理的程序包括:
(一)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社区儿童安全事件处理机制;
(二)依据相关法律和本制度,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案件调查,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三)根据调查结果,快速决策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四)组织开展善后工作,在社区内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提醒居民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对社区内负有责任的相关单位或个人进行督促和监督,确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