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鼻喉健康教育

耳鼻喉健康教育

鼻息肉知识宣教鼻息肉患者多有长期慢性鼻炎或鼻窦炎病史、哮喘发病史及过敏史。

表现为鼻塞、多涕、嗅觉障碍、耳鸣、听力下降、头痛等。

检查可发现鼻腔内有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浅红色、半透明、葡萄状肿物,质地柔软、可移动、不通、不易出血。

X线及CT检查均有助于明确诊断,了解病变范围。

一、术前指导1、戒烟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刺激性气体及粉尘环境。

积极治疗鼻窦炎。

3、鼻部有慢性炎症者给予抗生素滴鼻液点鼻。

二、术后指导1、遵医嘱行鼻腔冲洗并熟练掌握正确的冲洗方法。

2、勿养成挖鼻的习惯,特别是术后病人更应预防伤口感染。

3、术后病人应遵医嘱使用滴鼻液,并应保持鼻腔湿润。

4、术后应避免鼻部受到外伤,以免引起出血。

三、出院指导1、预防受凉感冒,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保证定期复查是防止术腔粘连和闭塞的关键,1个月内每周鼻内镜复查1次,1个月后每2-3周复查一次至痊愈。

因术后窦腔粘膜上皮化需要3-6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炎症反应致水肿、囊泡形成及小息肉再生可能发生,通过鼻内镜检查可以及时处理以上情况,预防息肉复发。

3、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术腔水肿,防止息肉复发。

4、如有出血、疼痛或头痛应及时就诊。

鼻中隔偏曲知识宣教鼻中隔偏曲患者可由鼻部外伤或腺样体肥大造成。

检查可发现鼻中隔成“C”形或“S”形偏曲,或有棘突,凸面粘膜糜烂、出血,凹侧下鼻甲多有代偿性肥大。

一、术前指导1、戒烟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2、术前一天剪鼻毛,男病人要刮胡须,沐浴,更衣,剪指(趾)甲。

3、女病人应在非经期手术。

4、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5、教会患者掌握抑制打喷嚏、咳嗽的三种方法:手指按压人中、舌尖顶住上颌、深呼吸,以配合手术。

6、手术当日换上宽松舒适衣物,取净随身物品:假牙、发夹、手表、隐形眼镜等,尤其是金属,交家属保管。

二、术后指导1、麻醉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有分泌物及时轻轻吐出,勿用力吐出及咳嗽,以免引起出血;麻醉清醒后取半坐卧位以减少鼻部充血。

24小时内给予额鼻部冷敷以减少出血,镇痛。

2、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以免引起鼻部出血。

3、避免食用过热、过硬的食物,应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

两周内禁烟酒,出血停止前禁用过热的水洗脸或洗澡。

4、术后不要擤鼻,如有分泌物可以轻轻从后鼻孔吸入吐出,以免鼻腔分泌物挤入额窦产生感染或空气挤入窦腔及皮下组织产生气肿。

5、经口呼吸者,口唇易干燥,可用石蜡油涂擦;多喝水;腋下测体温。

6、鼻腔填塞膨胀海绵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溢泪等不适现象,待填塞物抽出后症状即可消失,鼻中隔矫正书填塞物一般术后48小时后开始抽除,视病情而定。

7、术后病人应遵医嘱使用滴鼻液,并应保持鼻腔湿润。

避免鼻部收到外伤,以免引起出血。

8、如出现剧烈头痛、高热、比不剧烈疼痛等症状,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三、出院指导1、控制烟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受凉感冒,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勿用手挖鼻,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干燥季节注意增加居室温度。

3、如鼻腔干燥,可用液状石蜡、红霉素软膏或薄荷滴鼻液滋润。

4、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疾患,避免鼻外伤。

5、如有出血、疼痛或头痛应及时就诊。

鼻出血患者健康教育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症状之一,可由鼻部及全身疾病所引起。

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

一、病因鼻出血的病因分为两大类: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

查不到明确出血原因者,称特发性鼻出血。

1.局部原因外伤、解剖异常、炎性疾病、异物、肿瘤、动脉瘤。

2.全身原因心血管疾病、血液成分异常、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滥用乙醇、发热性传染病、毒性药物、内分泌失调等。

二、临床表现轻者可仅为涕中带血或回吸血涕,或仅少量从前鼻孔滴出;重者则可为一侧或双侧鼻腔血流出,同时经口涌出。

由于鼻出血可因不同的病因引起,除表现为鼻出血外,还伴有病因本身(引起出血的疾病)的临床表现。

三、住院健康指导(一)术前宣教1.心理指导鼻出血患者多恐惧,紧张,应做好心理护理,防止因情绪波动加重出血。

医护人员应耐心安慰患者,消除恐惧,安定情绪,使其沉着冷静地配合治疗。

同时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及时更换污染的衣服、被褥,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

2.饮食指导进温凉软食,防止食物过热引起血管扩张,加重出血。

3.止血指导教会患者简易止血法,嘱患者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旨在压迫鼻中隔前下部)10~15分钟,同时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可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4.急救知识指导(1)出血量多时,需进行鼻腔填塞止血。

血液流人口腔时,尽量吐出,勿咽下,避免刺激胃部引起恶心呕吐,同时有利于观察出血量。

(2)外伤所致鼻出血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必要时吸氧。

(二)术后宣教1.体位指导全麻醒后或局麻手术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鼻腔分泌物引流及减少头面部充血、肿胀,减少不适。

2.饮食指导患者当日术后4小时可饮水,6小时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可进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温凉饮食,补充含铁食物,必要时给予铁剂。

3.保持口腔清洁。

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大便,必要时给予开塞露。

4.鼻腔填塞纱条的护理指导告知患者鼻腔填塞物一般将于术后24~48小时抽出,不超过72小时,严重时可用碘仿纱条填塞5~7天,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四、出院健康指导1.有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湿润,注意通风换气。

2.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紧张激动的情绪,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3.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选择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K和维生素P)的食物,避免大便干燥。

4.避免挤压碰撞鼻部,改掉挖鼻、用力擤鼻等不良习惯。

5.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时监测血压。

6.高血压所致鼻出血,遵医嘱应用降压药,注意全身护理,预防并发症,保持排便通畅。

扁桃体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咽部疾病,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并且可以引起许多局部和全身的合并症。

一、病因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使机体抵抗力减弱,可继发慢性扁桃体炎。

本病的发病机制不清楚,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与自身变态反应有关。

二、临床表现常有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病史,发作时常有咽痛;发作间歇期自觉症状少,可有咽内发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轻微症状。

还可出现口臭、呼吸不畅、唾眠打鼾、吞咽或言语共鸣障碍等。

三、住院健康指导(一)术前宣教1.心理指导向患者或家属讲解术前注意事项、麻醉及手术方式、手术所需的时间、术中配合要点,手术目的、意义、安全性,也可让已做过手术的患者现身讲解,使患者易懂、易明白、易接受.保持最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儿童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也可以让他们同已做过手术的患儿互相交流,夸奖手术过的患儿多么勇敢,让等待手术的患儿向他学习,从而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2.术前准备指导手术前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增进食欲,增强机体抵抗力,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术前防止受凉感冒,以免发热及引起手术感染。

术中及术后勿咳嗽、用力打喷嚏。

3.防止术后术区感染指导术前三天漱口,以消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和致病微生物,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二)术后宣教1.体位指导若行局麻手术,儿童宜取侧卧位,成人取半坐位。

全麻患者取去枕平卧位,以免呕吐物吸人呼吸道发生窒息,6小时完全清醒后改半卧位。

2.饮食指导局麻患者术后即可进冷流食,全麻患者术后6小时方可进食,常规为术日进冷流食,1~3日进流食,3~7日进半流食,7~14日进软食,两周后可恢复普通饮食。

术后2周内勿食过热、过硬及酸性饮食,如酸奶、西红柿等。

术后1周避免过强的体育运动。

3.疼痛指导创口疼痛可给予冰袋冷敷颈前部,止血止痛。

禁用水杨酸类药物,以免引起局部出血。

告知患者在体力可支持的情况下,可以阅读、听音乐等,以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

若创口疼痛并伴有咳嗽,可给予少量可待因镇痛和止咳。

4.并发症及其自我观察指导(1)出血:术中、术后2 4小时内发生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手术造成,其次为咽部活动过甚、咳嗽引起。

继发性出血常发生于术后5~6天,此时白膜开始脱落,由于进食不慎擦伤创面而出血。

告知患者尽量少活动,勿用力咳嗽、咳痰,并嘱患者勿咽下口腔分泌物,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并利于观察出血情况。

唾液中混有少量血丝时,不必介意,如持续口吐鲜血,应检查伤口,考虑止血措施。

(2)感染:白膜延迟生长,色污秽,薄厚不均,咽弓充血显著,患者咽痛较重且持续时问较长,常引起耳内发射性疼痛。

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伤口恢复情况,遵医嘱给予足量抗生素。

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沾.协助患者坚持漱口,并嘱患者头部仰起,漱到伤口部位。

(3)创伤:告知患者及家属因术中过度牵拉或损伤临近组织,以软腭及腭垂水肿比较多见,水肿多于术后4~5天消退。

四、出院健康指导1.扁桃体炎的预防主要是加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劳逸结合,防止各种并发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长期低热等。

2.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室内清洁,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注意通风换气,远离刺激性的理化环境。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紧张、激动的情绪。

3.术后15天内禁止剧烈活动或参加重体力劳动。

4.术后1个月应防止呼吸道炎症,如上感、咽喉炎。

5.术后咽部疼痛,一般不使用水杨酸类止疼药物,以免引起伤口出血。

6.日常生活中禁烟酒,尽量不食刺激性食物。

慢性鼻窦炎知识宣教慢性鼻窦炎为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

发病与急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变态反应体质、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等因素有关。

表现为流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鼻塞、头痛、臭觉减退或消失,伴精神不振、易疲倦、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滴鼻药、负压置换疗法、上颌窦穿刺冲洗等。

上述治疗无效时采取手术根治。

一、心理指导慢性鼻窦炎经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使病人产生忧虑、悲观的心理状态。

应安慰、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坚持治疗。

消除忧虑、悲观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病人睡眠,增加食欲,增强体质,提高组织的修复能力。

二、术前指导1、不吃刺激性辛辣食物,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

2、严重鼻塞时取半坐卧位,可减轻鼻腔、鼻窦粘膜充血、水肿,有利于鼻腔分泌物的引流,改善其通气功能。

3、严重鼻塞影响鼻腔通气功能时,可张口呼吸,睡眠时,在嘴唇上盖一湿润的纱布,湿化吸入的空气,以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引起的不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