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1.感冒是指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表卫失和,肺卫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2.咳嗽是指由外感或内伤等多种因素导致肺失清肃,肺气上逆,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3.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多由宿痰伏肺,遇诱因引发,以致痰阻气逆,痰气相击。
4.喘证是指由于外感六淫,内伤诸因,致肺气升降出纳失常,以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5.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导致肺气长期壅滞,肺叶持久胀满,不能蔹降的一种病症。
6.肺痈是指由于风寒毒邪壅肺,热壅血淤,血败肉腐,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
7.心悸是指由于气血阴阳亏虚,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导致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8.胸痹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9.不寐是由于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10.眩晕是因清窍失养而引起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11.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语为主症的病症。
12.厥证是指由于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的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
13.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外邪犯胃、素体脾虚等因素导致胃气郁滞、失于和降,出现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14.泄泻是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致脾胃受损,水湿困脾,传导失司。
水湿清浊不分,临床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15.黄疸是指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劳倦,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泻而胆汁泛溢所,出现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证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16.积聚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致,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17.鼓胀是因情志所伤、劳欲过度、饮食不节、虫毒感染,致肝脾肾受损,功能失调,疏泻运化失常,气血交阻致水气内停,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18.水肿是感受外邪、劳倦内伤、或饮食失调,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壅滞,膀胱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致水液潴留,泛滥肌肤的一种病征,临床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特征。
19.淋证是因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和劳倦体虚等,导致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20.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21.凡由于外感或内伤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
22.消渴是以阴虚燥热、五脏虚弱而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23.内伤发热是因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
为基本病机,临床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24.瘿病是以气滞、痰泥、血瘀壅结颈前,导致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25.头痛即指由于外感或内伤而引起,致致脉络不畅或失养,清窍不利,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
26.痹病是由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导致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出现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重着、酸楚、麻木,甚则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类疾病。
27.八正散:木通车前子萹蓄瞿麦滑石甘草稍大黄山栀灯心
黄芪建中汤:黄芪白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新加香薷饮:香薷金银花扁豆花厚朴连翘
小青龙汤: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
丹栀逍遥散:丹皮山栀当归白芍药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煨姜
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
止嗽散:荆芥桔梗白前紫菀百部甘草陈皮
.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桔梗川芎牛膝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山栀黄芩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泽泻甘草
左归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版胶
补阳还五汤:生黄芪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
炙甘草汤:炙甘草人参桂枝生姜阿胶生地黄麦冬火麻仁大枣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小蓟饮子:生地黄小蓟滑石通草炒蒲黄淡竹叶藕节当归山栀甘草
天王补心丹: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辰砂
右归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
玉女煎:石膏熟地黄麦冬知母牛膝
芍药汤:黄芩芍药炙甘草黄连大黄槟榔当归肉桂
补中益气汤: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身炙甘草
定喘汤:白果麻黄半夏款冬花杏仁桑白皮苏子黄芩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