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花卉育种途径》国内外花卉新品种起源的途径,主要有5种。
一、引种驯化途径在进行引种工作时,引进的品种栽培在不同于原产地的自然条件下,必然会发生变异,从变异中进行选种,可以获得新品种。
引进的种或品种如果性状没有达到期望,需要结合其他的技术措施驯化,或与选择育种以及杂交结合进行定向选择,也可以获得新品种。
引种驯化是直接丰富品种和育种原始材料的捷径,可以在最短时间里迅速而经济地丰富花卉种类,具有所需时间短、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等特点。
1.引种:广义的花卉引种泛指从本地区外的区域引进新花卉物种、品种以及遗传育种等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种质资源。
狭义的花卉引种只是作为育种途径之一,指将本地区外区域的花卉品种、品系,经过一般的栽培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引入应用并推广的方法。
2.驯化:将本地区外的花卉品种(系)选择培育成本地推广的品系的措施和过程。
3.植物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3.1植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类型生态因素(ecological factor):植物生存和繁殖的环境中,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和直接为植物所同化的因素。
如当地气候条件、栽培土壤状况、环境生物因素等;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各种生态因素都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复合体中,它们综合作用于植物,形成生态环境。
生态区: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耕作栽培条件,对于一种植物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为生态区。
生态适应:植物对一定生态环境表现正常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
花卉品种对生态环境的生态适应主要表现在:植株的可观赏性、切花物种的产量和瓶插时间、盆坛类花卉的花期及可栽培的期限等。
总之,从相似的生态区引进的花卉品种更易于生态适应,也就是驯化成功。
3.2气候相似论20世纪初,德国迈尔提出了气候相似论它的基本要点是:地区之间在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上,应相似到足以保证作物品种相互引种成功时,引种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3.3纬度、海拔、品种习性(3)作物的发育特征根据作物对温度、光照的要求不同,可把一年生作物分成两大类,即长日低温作物、短日高温作物。
(4)纬度、作物的发育特征与引种的关系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比经度相近的南北之间的引种有较大的成功可能性。
同纬度的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之间相互引种,不易成功。
而纬度偏低的高海拔地区与纬度偏高的平原地区的相互引种,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一般来讲,冷凉地区的花卉引种到温热地区,如果成功,生育周期变短,花期变短,花变小;反之,如果成功,生育周期变长,花期变长,花变大。
二、选择育种途径花卉在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性状变异,人为地对这些自然变异或人工授粉变异进行选择和繁殖,从而培育出花卉新品系的过程,称为选择育种。
这是花卉常规育种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我们可以得知,同属花卉相互授粉就产生染色体重组,再加上染色体重组过程中发生片断置换、错位、丢失,会导致下代个体发生很多性状变异。
此外,环境的急剧变化也会影响到花卉本身的遗传物质组成,如化学药剂、射线等,从而产生育种上可利用的遗传变异。
花卉育种主要考虑形态方面的变异,如株型紧凑与否、花色、整齐度、观赏时期、花型等;当然也有生理特性方面的变异,如耐寒花卉的耐热性、热带花卉的抗寒性、对主要病害的抗病性等。
变异在性质上可分为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从遗传角度看,花卉的变异存在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通常只发生于某处或某代,主要是环境变化引起的。
例如,缺肥的环境可导致植株的瘦小、强烈的阳光可导致株型的紧凑等。
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变异的结果,是选择育种的基础。
同时,选择育种是花卉新品种起源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贯穿花卉新品种产生的全过程,园林中的重要花卉如凤仙花、芍药、山茶等的重瓣品种,都是在人工栽培或自然变异中通过选择培育出来的。
我国具有丰富的花卉资源,不管是栽培还是自然发生的变异都十分广泛,需要我们善于观察和发现,继而培育出更多花卉新品种。
1.在人工栽培中产生新品种人工栽培选育是新品种起源的重要途径。
1)混合选择:从原始群体中选出株型、花色、花型、抗性等方面性状符合选种目标要求的单株,进行混合繁殖叫混合选择。
优点是简单易行,能迅速从混杂的原始群体中分离出优良类型,获得较多的种子及繁殖材料,便于及早推广。
2)单株选择:将当选优良个体的种子分别收获,分别播种而为家系,根据家系的表现确定上年当选个体的优劣,并以此家系为单位进行选留和淘汰。
花卉中的凤仙、矢车菊、桂竹香、紫罗兰、香豌豆、半支莲、金盏花等都属于自花授粉植物,长期的自交导致基因纯合,遗传性比较稳定,自交系后代分离较少,一般采用一次单株选择或一次混选。
对于异花授粉植物,如石竹、万寿菊、矮牵牛、百日草、大丽花、百合、月季、福禄考等多采用多次混合选择。
3)利用无性繁殖手段进行栽培选育。
2.从自然变异中产生新品种1从而产生新品种。
2)木本花卉的芽变。
芽变是植物产生新变异的丰富源泉,既可以为杂交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又可以从中选出优良的变异通过无性繁殖保持,是选育新品种的一种简易而又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有性杂交途径有性杂交是获得花卉新品种的主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1835年-1849年Von Carttner发现了杂种一代的优势现象。
通过杂交授粉可以把亲本不同性状的有利基因综合到杂种个体上,使杂种个体不仅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而且在生长势、抗逆性、生产力等方面超越双亲,从而获得某些性状都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杂交途径中当采用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种,甚至不同属的植物为亲本进行杂交时,叫远缘杂交。
远缘杂交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物种之间的界限,促使不同物种之间基因交流,具有近缘杂交所不能获得的优良特性,成为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创造新类型或改进现有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四、人为诱变途径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导植物遗传性发生变异,然后结合目标加以选择,也可以培育出新的物种或品种。
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有效地改良品种的个别性状,缩短育种年限,促进远缘杂交成功,并有可能出现自然界中罕见的新类型。
1.物理诱变物理诱变有温度激变(温度的异常变化)、机械创伤(人工嫁接、反复切伤植物组织、摘心等)、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等)等方式,主要是辐射诱变。
二倍体风信子的鳞茎用低温处理得到三倍体新品种,Winker,H.等人曾用切伤与嫁接的方法在茄科植物中获得多倍体新品种。
2.化学诱变化学诱变主要是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产生,从而产生新品种。
多倍体花卉新品种往往具有粗壮、叶大、花器官增大、更加娇艳等特征,增加花卉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
这在百合、萱草、马蹄莲、报春花等众多花卉上均获成功。
五、生物工程途径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为花卉新品种的起源提供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手段,对促进世界花卉新品种的增加,品质的提高以及花卉产业化的发展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细胞工程:主要是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用于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或创造异质的杂种细胞,以求培育融合双亲优秀品质的新品种。
已建立了从材料选择→预处理→脱壁→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培养→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的一整套技术。
体细胞杂交育种也是培育花卉新品种的重要途径。
体细胞杂交又称细胞融合或拟性细胞杂交。
它是通过体细胞融合的方法产生杂种细胞,进而把这些杂种细胞人工培养成杂种植株,并选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2.组织培养:在植物离体培养中也可以产生新品种,如花药培养与单倍体育种。
3.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基因,在体外切割,通过与载体的重组,用DNA直接导入法或根癌农杆菌转化法等把基因转入受体细胞,使外源DNA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按人们的需要生产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花卉新品种起源的途径不是单一的,大部分花卉的新品种都是通过多种途径综合培育而来的。
我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种质资源十分丰富。
随着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的进展和基因转化技术、植物再生方法的不断完善,新方法、新手段的采用,培育蓝色的月季、发光植物、紫色的郁金香、黄色的仙客来、红色的球根鸢尾都不再是梦想。
高新技术和特有资源相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方法相结合,必将加速花卉新品种的选育和促进我国花卉业的发展。
《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第一部分温室花卉管理第一节概述我们所栽培的花卉绝大多数都离开了其原产地,故在现在栽培地,从温度、光照、湿度、土壤等诸多方面都不能适应其生长发育,这就需要依靠各种设施(保护地)来模拟其原产地的环境进行栽培。
而温室是设施中控制环境最完善的一种保护地形式。
具备下列情况者属于温室花卉:在冬季里开花的植物;常绿宿根球根花卉、木本花卉;耐寒力虽然强,但是在最寒冷季节仍然不能露地越冬者。
包括:盆栽、地栽;第二节花盆的类型与处理1、花盆的类型:素烧盆(泥瓦盆)、陶瓷盆、彩釉缸、塑料盆、紫砂盆、木盆(桶)2、花盆的处理:新烧出的泥瓦盆,必须先浸泡----退火处理;凡旧盆使用前,必须先消毒,消灭病原菌、虫卵后再使用。
第三节培养土的种类与配制一.培养土:人工配制的、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及酸度、疏松透气的盆花用土或其他专门用土(扦插、播种、分苗)。
二.常见培养土的原料(传统培养土的原料):堆肥土、腐叶土、草皮土、松针土(针叶土)、沼泽土、泥炭土、园土、河沙。
三.无土栽培基质:蛭石、珍珠岩、陶粒、草炭、稻壳、菇渣、醋糟、锯末等。
目前,培养土可以由传统培养土原料与无土栽培基质共同配制。
主要是这些原料疏松、透气、保持和涵养水分,易升温,对有害物质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四.常用培养土的配制1.播种和幼小苗移植:轻松的土壤,不加或微少的肥。
2.播种培养土:腐叶土5、园土3、河沙2;3.假植用土:腐叶土4、园土4、河沙2。
4.定植用土:腐叶土4、园土5、河沙1。
5.苗期用土:腐叶土4、园土4、河沙2。
五.常见花卉用培养土(一)酸性花卉的栽培:1.用酸性培养土上盆养花。
2.按0.1%比例掺入普通培养土中。
3.在生长期用矾肥水浇花,1次/7——10天。
FeSO4:粪干:饼肥:水==1:3:5:100 的原液,用时兑水20—30倍。
可以调节酸度、增加水分、增加肥力、具有杀菌作用。
4.浇0.2%的FeSO4溶液。
5.可以用醋糟、酸性草炭作为基质原料之一。
(二)碱性花卉的栽培:1.向培养土内掺入石灰石。
2.向培养土内掺入草木灰。
第四节温室管理技术一. 环境调控技术:(一)温度调控技术:遵循”温度三基点”的原则、使夏季温度不超过”最高温度”、冬季温度最低不超过”最低温度”。
1.增加温度:依靠太阳光、人工加温、保温(揭盖帘、温室内二次覆盖小棚)2.降低温度:通风(自然通风、强制通风)、遮光网、喷雾、水帘(二)光照调控技术1.光照强度:削弱光照强度、强光照强度2.光照长度:1)加长光照长度(有利于花芽分化):a.在冬季短日照下进行人工照明,有利于长日照花卉的花芽分化b.在冬季短日照下人工照明,有利于短日照花卉推迟花期2)缩短光照长度:在夏季长日照下进行短日照处理, 温室内遮光设施主要用来进行人工短日照处理,一般用双层黑布或黑塑料膜制成可以往复扯动的黑幕,根据不同植物对短日照要求进行人工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