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

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感受本文的情趣,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了解作者及其散文“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揣摩语言,品味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二、问题导学
1、介绍作者。

(出示投影)
2检查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
3、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各段的段意,将文章内容分为三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
(2)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哪些风俗是家乡独有的?除此之外,文章还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4、品读课文,揣摩语言,品味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自由选例品味评析。

(学生小组合作,相互启发,讨论交流)
(1)“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2)“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
(3)“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
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
......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高邮咸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


(4)“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5)“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三、延伸拓展
资料链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于巴黎时间2005年11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的反思……
当今社会,人们似乎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都被炒得如火如荼,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日益遭受冷遇,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年级:初三科目:语文执笔:刘秀美时间:2015.8
一、学习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感受本文的情趣,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了解作者及其散文“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揣摩语言,品味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萝卜汪曾祺
扬花萝卜即北京的小水萝卜。

因为是扬花飞舞时上市卖的,我的家乡名之曰:“扬花萝卜”。

这个名称很富于季节感。

我家不远处的街口一家茶食店的屋下有一岁数大的女人摆一个小摊子,卖供孩子食用的便宜的零吃。

扬花萝卜下来的时候,卖萝卜。

萝卜一把一把地码着。

她不时用炊帚洒一点水,萝卜总是鲜红的。

给她一个铜板,她就用小刀切下三四根萝卜。

萝卜极鲜嫩,有甜味,富水分。

自离家乡后,我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萝卜。

或者不如说自我长大后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萝卜。

小时侯吃的东西都是最好吃的。

除了生嚼,扬花萝卜也能拌萝卜丝。

萝卜斜切的薄片,再切为细丝,加酱油、醋、香油略拌,撒一点青蒜,极开胃。

小孩子的顺口溜唱道:
人之初,鼻涕拖。

油炒饭,拌萝卜。

油炒饭加一点葱花,在农村算是美食,所以拌萝卜丝一碟,吃起来是很香的。

萝卜丝与细切的海蛰皮同拌,在我的家乡是上酒席的,与香干拌荠菜、盐水虾、松花蛋同为凉碟。

北京人用水萝卜切片,汆羊肉汤,味鲜而清淡。

天津吃萝卜是一种风气。

50年代初,我到天津,一个同学的父亲请我们到天华景听曲艺。

座位之前有一溜长案,摆得满满的,除了茶壶茶碗,瓜子花生米碟子,还有几大盘切成薄片的青萝卜。

听“玩艺儿”吃萝卜,此风为别处所无。

天津谚云:“吃了萝卜喝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

”吃萝卜
喝茶,此风别处所无。

心里美萝卜是北京特色。

1948年冬天,我到了北京,街头巷尾,每听到吆喝:“哎——萝卜,赛梨来——辣来换,……”声音高亮辽远。

看来在北京做小买卖的,都得有条好嗓子。

卖“萝卜赛梨”的,萝卜都是一个一个挑选过的,用手指头一弹,当当的;一刀切下去,咔嚓嚓的响。

北京人炒萝卜条,是家常下饭菜。

或入酱炒,则为南方人所不喜。

白萝卜最能消食通气。

我们在湖南体验生活,有位领导同志,接连五天大便不通,吃了各种药都不见效,憋得他难受得不行。

后来生吃了几个大白萝卜,一下子畅通了。

奇效如此,若非亲见,很难相信。

萝卜是腌制咸菜的重要原料。

我们那里,几乎家家都要腌萝卜干。

腌萝卜干的是大红萝卜。

切萝卜时全家大小一起动手。

孩子切萝卜,觉得这个一定很甜,尝一瓣,甜,就放在一边,自己吃。

切一天萝卜,每个孩子独自里都装了不少。

萝卜干盐渍后须在芦席上摊晒,水气干后,入缸,压紧,封实,一两个月后取食。

我们那里说在商店学徒(学生意)要“吃三年萝卜干饭”,意谓油水少也。

学徒不到三年零一节,不满师,吃饭须自觉,筷子不能往荤菜盘里伸。

萝卜原产中国,所以中国的为最好。

有春萝卜、夏萝卜、秋萝卜、冬萝卜、四季萝卜,一年到头都有。

可生食、煮食、腌制。

萝卜所惠于中国人者亦大矣。

美国有小红萝卜,大如元宵,皮色鲜红可爱,吃起来则淡而无味。

异域得此,聊胜于无。

爱伦堡小说写几个艺术家吃奶油蘸萝卜,喝伏特加,不知是不是这种红心萝卜。

我在爱荷华南朝鲜人开的菜铺的仓库看到一堆心里美,大喜。

买回来一吃,味道满不对,形似而已。

日本人爱吃萝卜,好象是煮熟蘸酱吃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