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贸组织的加入打破了我国的发展阻碍,而关税的降低也使国内外的烟草行业竞争如火如荼。
烟草行业在我国一直是发展重点,现如今已经拥有一定规模。
时代浪潮下,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将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时代结合。
烟草行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因其能够增加效率,加快产业流通速度,有效降低消耗,增进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交流,所以一直备受瞩目。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有效提高烟草行业中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利的。
今天,我们的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烟草行业也不例外,其对信息化建设也非常重视和渴求,需要信息化的时代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以对其进行探索和利用来带动整个产业的飞速发展。
1 回顾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历程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始于1990年之前的四五年,当时以计算机的使用为主,对所需的软件进行购买或开发,会计电算化软件就是当时非常明显的标志,应用于低层次的具体事务。
自1991开始,直到1995年,这四五年是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进入规范管理的一个时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时期。
这一时期经历了国家局计算机应用的领导小组成立;经历了计算机工作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分步实施的过程;经历了信息化建设的“自上而下”和“两步走”的建设方针。
1996年开始,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然后一直到2000年,这一阶段中,大量的资金投入,对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建设计算机网络,开发和改进物流自动化和监控系统等,尤其是在1997年正式启动的“金叶信息系统工程”,对计算机应用项目通过网络进行了开展。
从基层企业开展集销售、专卖和网络管理共同运行的销售网络工作,展开了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2001年到现在,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到了高速发展和提升时期,向着系统的集成、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方向飞速前进,实现信息化带动行业的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已经建成以总局为中心,全行业实现广泛覆盖的广域网。
烟草行业一号工程的建设、财务会计一体化软件的实施、各企业ERP或MES系统的大规模建设、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等系统的建设,都大大提升了烟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果是喜人的,行业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扩大,为烟草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资源和能力的保障。
2 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须解决的问题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在顺应时代浪潮发展的同时,在不断地对自身进行改进的同时,也不断地出现过和出现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我国对烟草行业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要求通过规模化和集中化能够整体上达成系统的集成、资源的整合和信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严祥辉(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厦门 361022)摘要: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说,烟草行业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也十分有效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在实践中,还有很多暴露出的问题值得相关部门去思考和解决。
烟草行业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加快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争取在挑战中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力量展现自己。
关键词:烟草行业;企业信息化;行业规范;经济技术指标;合作伙伴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9-0008-032012年第29期(总第236期)NO.29.2012(CumulativetyNO.236)息的共享。
部分企业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遭遇着不同程度和类别的困难和阻碍。
2.1 烟草行业的信息化需要行业规范烟草行业的信息化需要行业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合理、规范的体系。
部分烟草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已形成较完善的内联网,企业的烟叶、原辅材料、管理、决策、销售等建立了较完整的管理系统,扩大宣传,信息化程度较高,但也同样存在部分烟草企业规范性不够,不能够有效利用软件,因应用程度不高或缺失使子系统存在不完整性,软件出现了分散和混乱的现象,造成了应有作用不能发挥。
2.2 各个烟草企业的管理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些企业在开发和管理信息系统中,将企业管理始终贯穿其中,在运行中较规范、有序,保证了系统运行的成功,使建设工作事半功倍。
但是,一些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着待完善的地方,虽然开发了管理信息系统,却在投入和创新中不重视信息化建设或者受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不稳定或管理不科学等,使系统无法有序运行,难以使企业的信息开发有效合理,更谈不上科学和规范。
还有些企业虽然非常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但是受到人为大的干涉,对系统的深化和改革产生了限制作用,信息化科学管理在烟草行业无法实现。
2.3 行业内各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参差不齐部分烟草企业经过多年的信息化积累以及引进了较高起点的技术,形成了以生产为主线、以管理加以辅助的完备的信息系统,甚至向物联网、云计算等应用开始进行尝试,为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先行先试。
但还有一些企业,采用的信息化技术程度低,起步较晚,目前正在发展的初步阶段,各个系统还是单独建设,形成了不少的信息孤岛,需要加强整合和提升。
2.4 信息化规划重视程度不够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时未进行信息化规划,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明确,整体的规划蓝图不清晰,而是想到哪做到哪,用户提什么需求就建设什么系统,缺乏一个整体的方向和目标。
3 展望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单纯地依靠行业改造,更不能仅仅指望市场的调节来实现。
它是一项技术性的问题,企业必须进行扎实的信息化建设,依靠技术来寻找有效建设的出路。
3.1 烟草行业不能脱离行业的经济技术指标深度信息化改革的进行对于烟草行业来说,不能脱离行业的经济技术指标,合理构建管理平台来支持决策信息。
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对现在的基础软件进行适当的整合,实现系统的集成,实现后台数据库的建立。
通过高层信息决策系统的构建,以ERP思想为指导管理,建立烟草行业各级企业间的MES系统,建立适用于烟草行业经济技术指标的通信接口,建立总体性的网络建设结构,突破一些限制,以网络和VPN为基础,来实现远程的查询、统计和使用等,加上WBE技术的浏览器模式,来实现其较好的拓展和维护方面的性能。
3.2 烟草行业迫切需要正确的方向来支持其发展和进步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正确的方向来支持其发展和进步。
正确的理论指导、规范的行为保障、信息的标准化是促使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基石。
所以,务必要制定标准的行业信息体系,实现行业的规范。
另外,安全策略在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也是十分必要的。
烟草行业的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的完善和建立亟待完成,企业务必要按照实际安全方面的要求来进行机房建设的全面规划,做好全方位的监控。
与此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软件安全运行的保障,必须切实地、有力地支持相关信息软件的安全性设计。
成熟、有效的信息系数,安全的相关技术和控制,对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来说是最有利的保障。
3.3 烟草行业需要企业对合作伙伴进行准确的选择展望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对合作伙伴进行准确的选择。
说到合作伙伴,这里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包括开发伙伴和产品的供应商。
假设企业自身所拥有的开发示例不足,一个好的开发伙伴对其信息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没有一家企业可以说自己拥有世界第一的技术,拥有一个好的合作伙伴,能够促使其改善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能力。
所以,选择合作伙伴和技术同等重要。
4 结语烟草行业依旧处在一个开始腾飞的新阶段。
时代的信息化也使其信息化建设成了发展的必要措施。
但910自2006年11月首台1000MW等级的超(超)临界机组在玉环投入运行以来,目前我国已有100多台超(超)临界机组投入或者即将投入商业运行,机组容量为600MW和1000MW等级,参数为25~26.5MPa/600℃/600℃。
由于温度、压力的提高,锅炉使用了大量的新型耐热材料,如T91、TP304H、TP347H、TP347HFG、Super304H和HR3C,这些材料的使用使得超(超)临界机组在我国的拥有量迅速攀升。
然而由于压力等级的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承压部件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锅炉受热面管径急剧变小,使得异物很容易在内径较小的区域堵塞而造成爆管。
异物堵塞爆管具有一定偶然性,异物随蒸汽的扰动运动到狭窄的区域而发生堵塞,这与管子制造质量、焊口质量、联箱的清洁度、氧化皮脱落等情况有关;异物堵塞爆管也有很大的必然性,这与受热面结构密切相关,要认真分析每次爆管的特点和位置,才能制订有效的检修和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异物堵塞爆管带来的经济损失。
1 超临界直流锅炉受热面特点超临界是指锅炉工作压力大于22.11MPa,直流是指锅炉依靠给水泵压头使给水一次通过各受热面并全部变为过热蒸汽。
超临界直流锅炉受热面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省煤器、水冷壁、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
下面以鹤壁电厂三期DG1900/25.4-II1型锅炉为例,分别介绍各受热面的结构特点。
1.1 水冷壁结构特点为保证水冷壁有足够的冷却能力和防止低负荷下发生水动力多值性以及脉动,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均采用小管径来获得较高的重量流速,同时还超临界直流锅炉防爆管研究分析李达疆(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文章通过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结构和特点的分析,得出一般常见的爆管原因,从制造、安装、运行、检修等环节提出了监督检验与防治异物堵塞爆管的技术措施,旨在保证超临界直流锅炉正常安全运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超临界直流锅炉;防爆管;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中图分类号:TK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9-0010-042012年第29期(总第236期)NO.29.2012(CumulativetyNO.236)前沿研究Frontier research是,在未来的信息建设中,烟草行业必须用策略说话、用技术说话、用制度说话,将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新的台阶,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1] 胡敏.烟草信息化在改革中走向哪儿[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24).[2] 王金亮.烟草信息化的大集成出路[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31).[3] 李金河.中国烟草企业营销渠道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7.[4] 耿庆军.基于制造业强省的企业信息化模式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8.[5] 赵鑫春.南阳市烟叶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D].河南农业大学,2010.(责任编辑:王书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