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当一个好教师,更要有一颗社会责任心,一种敢于迎接社会挑战,为现代社会包装高品位人才的责任意识。
君不见,长江后浪推前浪,骚人各领不几年。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鉴别是非的意识,使他们在纷繁芜杂灯红酒绿的商品社会,固守道德的方城,坚守人文的底线。
现代社会人一般都有两种面孔,一种是对外的一种是对内的。
教师也不会遗世而独立,不食人间烟火。
但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做真人,做真学问。
为此,教师就要敢于屏弃负面的社会价值观念,以高尚的纯正的人格理念影响学生,雕塑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高扬民族文化大旗,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努力奋斗。
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有奉献精神。
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教师要把毕生献给教育事业,献给学生。
曾经有一名教师,他生病了,但因为他的学生要高考了,他为让学生考好试而没有请假去看病,拖了很久直到学生去高考了才去医院看病,可结果他再也没能回到讲台上。
这件事对我印象很深刻,也很让我敬佩,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古有武训行乞办学,今有无数教师默默无闻育新人。
为此,我保证每天以阳光心情进入教室,送给学生快乐,送给学生光明。
明日新的太阳升起时,我相信,我的阳光精神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源泉,热爱生活的力量。
其次,我认为要有规范文明行为。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持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生总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要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
第三,要关爱每位学生,有一颗慈爱学生的父母心。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自尊意识强,个性特征明显,喜捧不喜碰,稍不小心,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在找学生谈话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说话的措辞,就事论事,不以偏概全,更不能挖苦讽刺。
例学生学习成绩退步了,先说他以前成绩的辉煌,再谈学习退步的原因,继而帮想办法,订措施,使学生认为老师是真心为他着想,老师就是他的父母,学生就会感激你,下决心改变学习现状。
对学习智力有障碍的学生,千万不要流露出不屑的态度,要找他谈话,让他从基础抓起,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慢慢赶上来。
迫于升学的压力,教师常常要抓尖子,而忽视了后进生,这是不好的。
我每学期都找学生谈话,我喜欢学生,学生也喜欢我,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成绩就会事半功倍。
为了学生的未来,真心的珍爱他们吧。
第四,我认为应该有一颗童心,一颗新异的透明的心。
有童心就会保持对生活的激动,对学生的挚爱,师生就会建立起沟通的渠道,师生之间就会是阳光地带。
教师老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是因为远离了童心,生活的沧桑使心灵蒙尘,思想的海洋不再激荡,孩子们自然不再喜欢你了。
教学是一门富有理趣的活动,许多历史故事都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好奇心,课堂上我便瞅准时机,结合教材增加一些有趣小故事,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为了与学生的童心接轨,我经常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集》等中外童话作品,收集一些科学家的童年逸事。
教师要有一颗童心,一定要了解学生心里在想什么。
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有童稚的诚心,学生还会不喜欢你吗?
第五,要做一个好的人民教师,还应有一颗不息的求知心,知也无涯学海泛舟的进取心。
我们以前学的那点东西,如升斗之于海洋,停止学习是无法有效施教的。
况且信息社会知识波诡云谲,不会学习无异自闭于围城。
为此,要抓紧专业知识的跟进学习,给学生一滴水,
个人要有一桶水,跟进学习如同自来水。
在应试教育日烈的大环境下,更要研究教学艺术,向课堂要成绩,向高科技教学手段要成绩。
还要研究人的思维规律,以思维科学指导教学实践。
现在课堂教学施行题海战术,是没办法的办法。
要真出好成绩,非科学施教则不能奏效。
我在教学的同时,重视教育教学研究,要学生的高成绩,也要个人的高水平,取得一些优良的成绩,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
第六,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还要有一点团结协作之心,独立作战可能会影响教学系效果。
教师要注意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互取长短,共同进步。
现在兴说课,每次有主讲教师,是个好办法。
我在备好课后,都主动让其他教师看,反复修改。
听了公开课后,便认真提建议,做分析,不保留意见。
在教育学生方面也是这样,保持一个口径,以保证教育的效果。
第七,做一个好教师,首先要有爱。
同时还要懂得如何爱学生。
教师的爱应该是奉献之爱,是成功这爱,这种爱倾注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簇或大或小、若明若暗的火苗,教师就应该拢起自己那双大手精心呵护,为学生挡风遮雨,使簇簇火苗变成强劲的火种。
爱是教育的起点、动力与目标。
只有爱,才能使知和行统一起来。
爱与知能的结合可以构成一种力促使人成为大写的人,但是,在教育中,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无限度的。
越过合理的限度,爱就变成了溺爱、纵容、放任,这是教育的一大祸害。
爱学生应该是理性的爱,也就是爱要得法。
(蔡元培的故事和一则笑话)
第八,做一个好教师,应当求实创新,开拓进取
教育的一个最大失败是把教师的教学僵化,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应由教书(传输知识,以教师为主体)到教学(学生求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化,由教学生知识到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探索他们未知的实践,再到帮助学生学习寻找水源的方法和培养取水的能力。
第九,做一个好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学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恐慌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
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在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美国作家马乐科姆.多尔考夫的故事等)
而我们教师常常是机械地用一把尺子(多为书面考试成绩)去度量所有的学生,而忽略作为个体人的差异性,忽略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潜能。
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这个理论试图通过扩大学习领域与知识的表征方式促进以往被忽视的智能开发,充分地挖掘每个人身上巨大潜力,从整体上提高人的智力素质。
这个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课程观、因材施教的学生观、
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宽容与慧眼往往会造就成功。
(温情罚款的文章)作为教师,我们要走出唯木桶理论的误区,积极倡导反木桶理论即不看短板看长板。
也就是说,眼睛不要只盯着学生最短的那块板没完没了的指责、嫌弃,而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最长的那块板,挖掘并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