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速电动车调研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

低速电动车调研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

低速电动车市场调研一、低速电动车概念1、低速电动车概念低速电动汽车是指速度低于70km/h 的简易四轮纯电动汽车。

一般最高速度为70km/h ,而外形、结构、性能与燃油汽车类似。

低速电动车广泛的定义可以涵盖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汽车,而四轮低速电动车又可分为:高尔夫车及改装车。

用于高尔夫球场、公司仓库搬运货物、建筑工地、家庭使用,年产量 2~3 万辆观光车、老爷车。

譬如用于车速20~30km 旅游观光、住宅小区保安巡逻等场所使用。

全国约有 200 多家企业生产,年产约 1 万辆打猎车、越野车。

由于电动车具有低速大扭矩的特点,爬坡能力比内燃机汽车更强。

年产 1 万辆左右特种车。

如高空作业车、城市扫地车、垃圾车等。

年产l 万辆,国内已经开始使用警用巡逻车。

年产l 万辆左右简易客车。

车速在40km/h , 6~20 个座位,产量不多,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小城镇微型电动轿车。

主要产地在山东,多数为私人购买,用于出租、客运、私家车等。

车速在 50~60km/h, 2009 国内销售8000 多辆,出口2000 多辆二、发展低速电动车背景国内汽车业界对于是否要发展低速电动汽车存在争议,目前低速电动汽车并不在政府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鼓励范围之列, 一些生产企业也没有汽车生产资质。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主管部门没有明令禁止发展低速电动汽车, 但是由于低速电动汽车不能进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 因此不能上牌 , 所以仍然属于受限制行列。

随着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电动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虽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在关键技术方面与海外汽车巨头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我国目前的市场容量、技术水平看低速电动汽车具有经济性能好、节能环保、节约资源、使用成本低、充电方便等优势,是二、三线城市最经济、最环保、最易推广的交通工具,是我国实现绿色交通的战略选择。

随着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我国重点扶持纯电动汽车的战略路线基本确定。

当前市场在售或即将进入市场的纯电动汽车基本都是高端电动车,价格大都在 15 万元以上,甚至有的达到20 多万元,即便是享受国家补贴,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价格偏高,同时担心充电设施不配套及电池的续航里程短等问题,导致企业已上“公告” 的纯电动汽车迟迟无法推出市场,个别已上市的产品也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

相反,低速电动汽车因为价廉物美,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在山东、江苏、河南、浙江、河北等地一些城镇,节能环保低速纯电动汽车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保有数量日益增长。

由于我国对汽车产品准入采取的是公告管理,没有进入国家公告的汽车产品不能上市销售,所以目前多数低速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不能进入工信部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当前,为解决现有高端、高价电动汽车产品有价无市的市场形势,有效利用电动汽车现有技术水平,在发展电动汽车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优先发展低速电动汽车更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也更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三、低速电动车市场潜力优先发展低速电动汽车符合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根据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的层次化,发展低速电动车不会阻碍高端电动汽车的发展。

当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城区车速限制在70 公里 / 小时以下,未来汽车需求占2/3 的市场城乡结合部,将有9000 万辆的需求。

低速电动汽车售价在1~5 万元 , 车速在 50~60 公里 / 小时,充一次电可行驶100~150 公里,优化设计的锂电低速电动汽车充一次电可行驶300 公里左右。

低速电动汽车总使用成本不到传统汽车的 1/4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占城市污染总量的65%以上。

就效率而言,传统汽车的能源转化效率只有17%,电动车的效率是90%,即使考虑燃煤发电的效率损失,电动车的总效率也大于30%,约为传统汽车的二倍,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我国大部分城市城区行车速度限制在70km/h 以下。

在城区开车,因速度限制,车速很少能达到 60km/h 。

调查结果显示,一、二、三所有三个级别城市的日均用车里程都不超过60 公里,但高于50 公里。

这部分汽车用户或潜在汽车用户一部分转向公共交通,一部分转向四轮低速电动车。

对于非汽车用户,有升级交通工具的需求。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资料,目前,全国有 5 亿多辆自行车,近 8000 万辆两轮摩托车,近6000 万辆电动自行车,三者总量超过 6 亿。

这些消费者都有升级交通工具的需求。

这些用户有迫切改善出行条件的现实需求,但是绝大部分消费者买不起汽车或者汽车并不是最适合他们的。

电动汽车目前只是在一些边缘的细分市场上得到了突破,还没有进入主流交通工具的领域。

但是从目前发展的情况看,未来在二三线城市作为城市代步车和乡镇农村市场作为城乡通勤车将是两个值得期待的市场。

针对目标市场,考虑以下基本要素:市场定位面向经济能力有限,同时对于续航里程和速度要求不高的消费者技术路线采用低廉、稳定、成熟的技术设计思路满足消费者交通的核心需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设备和功能。

同时增加对目标消费者有吸引力的价值点,譬如时尚的外观等。

四、地方低速电动轿车政策山东省政策及资金环境:山东省列为低速电动车试点地区,,其低速电动车发展迅速。

2009 年,全省低速电动车产量 15896 辆, 2010 年增加到27613 辆,今年上半年完成 3.4 万辆。

“从目前看,全年可完成 7 万辆产能。

山东省为推动低速电动车的发展,曾发布全国首部低速电动车地区级管理法规,确定了低速电动车在山东的合法性,并于今年8 月在全国发布了首个低速电动汽车行业自律性标准。

2009 年 8 月,全国首部低速电动车地区级管理法规在山东公布,这部名为《山东省低速电动车管理办法(试行)》的地方法规,确定了低速电动车在山东地区合法性。

2009 年 9 月,全国第一家主推低速电动车的行业组织—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成立。

2011 年 8 月,全国首个低速电动车行业自律性标准在山东发布。

为加快推动山东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0 年山东省财政筹措资金9755 万,对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

其中,安排资金2000 万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整车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给予支持;安排资金1755 万购买新能源低速电动车配备公安、交通部分,加快新能源电动车在全省推广。

主要城市小型低速电动车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城市主要内容聊城最高车速50km/h 以下,四轮的纯电动车辆,最大续驶里程不低于70km,参照机动车管理,驾驶者需C4 牌照,行驶在 1 级及以下的公路上行驶。

电动车有单独牌照。

淄博最高车速 70km/h 以下,四轮的纯电动车辆,最大续驶里程不低于70km,参照机动车管理,驾驶者需 C3 牌照,行驶在 1 级及以下的公路上行驶。

电动车有单独牌照。

大丰最高车速 60km/h 以下,四轮的纯电动车辆,最大续驶里程不低于70km,参照机动车管理,驾驶者需 C3 牌照,行驶在 1 级及以下的公路上行驶。

电动车有单独牌照。

阜阳四轮的纯电动车辆,参照机动车管理,驾驶者持机动车驾驶证,行驶在 1 级及以下的公路上行驶。

电动车有单独牌照。

江苏省政策及资金环境:《低速电动汽车通用技术条件》界定了低速电动汽车的述语和定义,提出了一般要求、基本性要求、安全与环保要求、可靠性要求等技术要求。

由于我国尚未出台过有关低速电动汽车的技术标准,我省出台该联盟标准在全国属首例,对推进我省行业自律及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此次《低速电动汽车通用技术条件》的发布实施,为加强我省低速电动汽车的行业自律,提高低速电动汽车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引导和规范整车及配套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标准化基础。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2010 年 4 月下发了《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2009 -2010 )》(苏政发[ 2010] 44 号),明确了我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纲要》将微型纯电动车(即低速电动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品,并指出:依托现有基础,在南京、盐城、徐州等地加快培育主要面向家庭、出租车和特定场地、具有小批量生产能力的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基地。

以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扬州等为重点积极创造条件,尽早进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示范城市。

五、地方低速电动车轿车发展现状山东省发展状况目前山东省拥有大小低速电动车生产及配套企业近百余家。

其中包括时风集团、唐骏欧玲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德文电动车公司、滨州红星车业有限公司等17 家低速电动轿车生产企业。

2010 年, 17 家骨干企业生产电动轿车29731 辆,比上年增长74.3%,今年 1-6 月生产低速电动轿车 3.4 万辆,同比增长89%,预计全年有望超过 6 万辆。

河南省发展状况电动汽车产业应“低速起步” ,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农村人口多,大部分农民已走向富裕,中小城市数量很大,形成了低速电动汽车巨大的消费市场。

充分表明,河南已经具备了优先发展低速电动汽车的优势。

由于开发生产的低速电动轿车,具有外形美观、行驶速度慢、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性能稳定、使用费用低等优点,深受市场欢迎,符合欧美国家产品标准,已经批量出口海外市场。

江苏省发展状况江苏省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迅速,已开发出多种低速电动汽车产品。

据省经信委通报,今年上半年,全省 17 家低速电动汽车骨干生产企业共生产低速电动车3.4 万多辆,同比增长 89%以上,产量是去年全年总产量的 1.2 倍。

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扬州、盐城、宿迁等多个市有多家电动四轮车生产企业,新日、雅迪等也都生产电动四轮车,但总体以生产观光车、特殊场地用车为主,低速电动四轮乘用车以出口为主。

苏州阿帕奇电动车业有限公司在张家港建立了“低速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以家庭用车为主攻方向。

常州与清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在常州建立清华麦科卡微型电动车生产基地,重点生产1KW——10KW各种微型低速电动车及电机、控制器、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其四轮驱动的微型低速电动汽车(欧盟标准)每次充电只需 2 小时,续航里程150 公里,平均速度可达 60 公里 / 小时,该项目总投资达 6 亿元人民币。

五、低速电动轿车的企业调查(针对低速轿车)企业名称产地生产车型累计销量11 年产量山东电动轿车、电动观光车 5 万 5 万以生产低速汽车闻名的山东时风集团,在低速电动汽车领域也是佼佼者。

自 2007 年开始,时风集团就大力投入研发低速电动轿车,从去年起,低速电动轿车系列产品走向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