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室效应成因及争论

温室效应成因及争论

环境学课程读书报告
题目:
学院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2010 年 10 月
温室效应成因及争论
摘要:由温室效应英气的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问题。

气候变化的危机感正笼罩着全世界。

20009岁末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落下帷幕。

与此同时,欧美大陆和亚洲几乎都出现了半个世纪甚至六十年来罕见的天气,英国的一些地区甚至发出了极端寒冷警报,这似乎是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的一个巨大的讽刺。

一个月后,一个叫做“气候门”的丑闻被媒体披露,这个丑闻很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惊天骗局。

事件源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电脑服务器被黑客入侵气,象学家互相交流的电子邮件被曝光,人们惊愕地发现全球气候变暖是哥精心策划的谎言。

本人就温室效应的成因和争议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视屏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气温升高
1.温室效应介绍
温室效应示意图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度或
更多。

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2.温室效应介绍及争论
图一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从图一上可以看出,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从1860年至1940年上升了0.5℃,1940年至1975年是处于下降水平。

而自1975年以来,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5℃。

总体而言,在过去有气温记录的150多年里气温是不断上升的。

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错综复杂,目前学术界主流的学说(包括教科书伤的观点)认为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这一观点认为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有二
(一)自然原因:工业革命以前,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类能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

因此,温室效应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原因,如火山喷发、太阳辐射、动植物呼吸作用等。

(二)人为原因: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蒸汽机出现后,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其创造的物质财富甚至超过了之前几千年的总和。

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对森林的过度开采,对矿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汽车以及生活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及热量,这使最近100多年的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0.9华氏度。

上述观点中似乎能够很好的解释气温上升的原因,但却无法解释1940年至1975年气温为何下降。

众所周知,这三十年是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大跃进的时代即所谓战后景气时代。

MIT工学院的地球、大气科学专家Richard Lindzen对此观点持怀疑态度。

他认为,地球气候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期间存在各种复杂的原因,而不是如“全球变暖”支持者所说的那样仅仅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原因。

加拿大首位气候学博士蒂莫西将自己的疑问写成《全球暖化:有硬数据支持吗》一文,他说:“有人提到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会‘超出地球恒温的安全警戒线’,有地球恒温这样的东西吗?难道他没有听说过冰期吗?在20世纪70年代,热门话题是全球冷化,现在是全球暖化,低几度和高几度都会有灾难,难道目前地球的温度就是最理想的?
2007年3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纪录片《全球暖化大骗局》,以全然迥异于当前主流观点的态度,讨论全球暖化的议题。

这部影片不断提出“暖化现象并非人类活动所致“的说法,并访问多名气候学家,最后结论认为太阳活动才可能是暖化的主因,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微不足道。

经过整理总结“气候怀疑论者”换衣的主要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Co2真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么?
大气中Co2含量为0.054%,人类产生的Co2只占这0.054%的百分之几。

有调查表明,火山每年产生的Co2比工厂、汽车、植物和人加起来的还多,制造更多Co2的是植物和细菌,它们每年制造出1500亿吨的Co2,而人类只制造了65亿吨。

50年以前,1957—1958年,各国科学家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其中美国科学家在夏威夷的Mauna Loa观象台测量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小,那时候是315ppm,这是体积容量。

2006年5月已达到385ppm,这些观测的事实,我可以告诉大家,大气圈是动态的,有很强的均匀作用,一些物质在大气圈里面,如果运动到对流层的底部和平流层的底部,大约两年就可以在全球均匀开,所以误差很少,基本上代表了全球的状态(据秦大河,引自
/d/2008-04-21/15402151424.shtml)。

那个ppm 是指百万分之一的含量比例,从315ppm到385ppm,就是万分之3.15变化成了万分之3.85,也就是增加了十万分之六。

那么微小的变化,很可能还在取样、仪器分析的误差范围之中,怎么就被无限放大成为了地球大气增温的罪魁祸首呢?
图三
(二)是Co2含量的上升导致气候变暖还是气候变暖导致Co2含量上升?
图三的数据(也是戈尔所拍摄的《难以忽视的真相》用来证明Co2导致
温室效应的数据)来自科学家对南极海底冰芯的研究,这些科学家将南极的冰芯抽出的深海土壤计算出有纪录前的地球气温与Co2含量。

由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和Co2曲线似乎是高度正相关的,但是相关并不代表因果。

由图中看也看出气温在达到最高点后Co2含量才达到了高点。

也就是说,是气温升高才导致的Co2含量的升高。

因为,Co2的最主要的来源是海洋。

In the part of the "Swindle" film where I am describing the fact that the ocean tends to expel carbon dioxide where it is warm, and to absorb it where it is cold, my intent was to explain that warming the ocean could be dangerous---because it is such a gigantic reservoir of carbon. By its placement in the film, it appears that I am saying that since carbon dioxide exists in the ocean in such large quantities, human influence must not be very important --- diametrically opposite to the point I was making---which is that global warming is both real and threatening.
——麻省理工学院海洋教授Carl Wunsch
(/~cwunsch/papersonline/responseto_channel4. htm)
这结论和主流学者的研究结论完全相反。

(三)人类活动造成了全球变暖?
图四过去1000年中国东西部气候变化的对比(据郑景云王绍武2005)
因为缺少文字数据记载,人们无法得知1000多年以前,我们居住环境的气温。

植物学家们发现气温会影响数目的年轮的宽度,由此,科学家们通过对这数目年轮的研究得到了一副中国东部1000年来的平均气温变化图。

虽然,中国东部进入20世纪后增温明显,但是其温暖程度增温幅度并没有超过1150——1300年出现过的最高水平。

众所周之,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时期,当时的生产力虽说相对比较发达,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似乎并未强到能使全球升温。

3.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解析
从图四气温变化图可以看出地球气温变化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是,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气温起伏不定专门研究气象的学者们认为,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有以下几点:1、太阳系穿越银道面,或者说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变化;2、太阳自身活动的强弱变化;3、太阳系经过宇宙空间的雾状弥散区;4、地球自身的状态变化会影响接受太阳能的比率。

这是以宇观尺度解析的可能影响。

如果仅仅从地球表面的状况思考,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可能存在的大致会有以下原因: 1、冷、暖海流的流量变化; 2、台风、季风的强弱变化;3、夏季人为降温和冬季人为升温;
4、荒漠化和森林减少。

所以,我认为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温室气体导致的,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包括太阳活动,地球自身活动等。

人类活动的影响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对气候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参考文献:
[1]/~cwunsch/papersonline/responseto_channel4.htm
[2] 郑景云王绍武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的评估地理学报 2005年1月第60卷第1期 P21-31
[3]财经郎眼:气候变化惊天骗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