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及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构造地震为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10% 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3、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5、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n=N/f c A c(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7、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最大加速度、频谱特征和强震持时。

8、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1=G2=1200kN,第一振型φ12/φ11=1;第二振型φ22/φ21=1。

则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0、724。

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j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10、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11、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室外地面以下500mm处。

1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 Ⅲ类场地 (中软土)。

13、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惯性力 和阻尼力。

14、位于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 wk w w Evk Ev Ehk Eh GE G S S S S S γϕγγγ+++=。

1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i V i V i e y y =ξ 为第i 层根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力与第i 层按罕遇地震动参数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

16、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则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 一级 。

17、限制构件的剪压比,实质是 是防止梁发生脆性的斜压破坏 。

18、某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多遇地震烈度为 度 ,罕遇地震烈度为 9度 。

19、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为剪切 型。

20、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 70 mm 。

21、7度区一多层砌体房屋,采用普通粘土砖砌筑,则其房屋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1 米,层数不宜超过7 层。

25、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和8度分别不小于10% 和 13% 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

26、当判定台址地表以下 10米 内有液化土层或软土层时,桥台应穿过液化土层或软土层。

27、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层厚度大于60 米,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结构的影响。

28、框架结构设计时(不考虑填充墙的作用),框架梁是第一道防线,框架柱是第二道防线。

29、建筑结构扭转不规则时,应考虑扭转影响,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层间位移不宜大于楼层层间位移平均值的倍。

30、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31、为了避免发生剪切破坏,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 4 。

32、按抗震等级为一、二级设计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33、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34、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纵(P)波和横(S)波,面波分为瑞雷(R)波和洛夫(L) 波,其中波速最快的波为纵(P)波。

35、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时,在结构顶部附加ΔFn,其目的是考虑高振型的影响。

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2.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3.抗震结构在设计时,应保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延性(×)4.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5.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 √ )6.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 ( √ )7.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 × )8.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 √)9.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 )10.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 )11.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12.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 )13.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 )14.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max 165.0αα=( × )15.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 进行分配(√)16.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17、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 × ) 18、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 19、限制梁柱的剪压比,主要是为了防止梁柱混凝土过早发生斜压破坏. (√ ) 20、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 ) 1、《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Tg 之间时,谱曲线为( A ) A .水平直线 2、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B )B.离震中的距离 3、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B) B. 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法) 4、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 C ) C. 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 5、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A.地震基本烈度 6、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 eq为( C )C. (G K+ 7、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 e有何变化( A ) ↓,F e↑8、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 A )A.柱宽的1/4 9、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10、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11、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 C )C.较好的延性1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 D )D. 底层 13、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 B )B.与楼盖刚度有关 14、场地特征周期T 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C )C.场地覆盖层厚度 15.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D)D.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16、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B )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17、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 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B ) B.场地特征周期 18、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要素( B )B.地震烈度19、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B )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20、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 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21、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D )D.500m/s 22、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23、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D)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24、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B ) B.小偏心受压构件 25、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B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26、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A )A.V P > V S > V L 27、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 A )A.木楼盖等柔性建筑 28、强剪弱弯是指(B) B.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 29、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D) D.关键杆件的延性30、强柱弱梁是指:( B) B.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3、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4、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 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7、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8、强柱弱梁: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9、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VE N V f f ς=,其中f 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10、剪压比:剪压比为c 0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 )波和 横(S )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