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急救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据统计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高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如下:产后出血紧急措施:
(1)嘱产妇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神志变化。
观察皮肤、粘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四肢的温湿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
密切注意子宫复旧情况。
(2)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加快输液速度,遵医嘱输液输血,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
(3)准确收集并测量出血量、颜色、气味及有无凝血块等。
发生产后大出血时,准确收集测量出血量对积极纠正休克,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4)遵医嘱应用止血药或宫缩剂。
(5)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查找出血原因,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工作。
产前出血
绝大多数上升至正常位置。
故多数学者认为在孕28周以后,经超声、阴道检查、剖宫产或阴道产后确定胎盘种植异常者,方可诊断为前置胎盘。
孕中期出血患者,虽经超声发现胎盘位置异常,仍诊断为晚期流产,其病因可能与胎盘位置异常有关。
现代超声发现孕中期胎盘位置的异常较孕晚期为多,故引产时需注意前置胎盘的存在。
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1/200次妊娠,国外发生率0.26%~0.9%,国内发生率0.24%~1.57%。
症状
为无痛性的阴道出血,常在夜晚睡觉时突然发现,出血量或多或少,常会反复发生。
由于出血来自胎盘的开放性血管,是属于母亲的血,少量时并不会对胎儿有立即的影响。
要注意的是完全性的前置胎盘与部份性的前置胎盘在阵痛时会导致大量出血,故生产宜接受剖腹生产,并且常在产后容易引起产后大出血,有部分案例可能需要立即施行子宫切除以止血,特别是合并植入性胎盘者。
若发生出血时胎儿尚未成熟,孕妇宜完全卧床休息,若出血不多且胎儿与母亲皆未受影响则可等待到胎儿成熟再行生产。
产前出血的原因是胎盘早期剥离,原本胎盘应在胎儿出生后才与子宫剥离而娩出,然而胎盘早期剥离却是在胎儿未出生前即已剥离,由于胎盘是胎儿在子宫内生命维系的所在,故发生胎盘早期剥离是很严重的情况。
胎盘早期剥离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是很清楚,但若怀孕合并有子痫前症,则发生率会增加,另极少数与外伤有关。
胎盘早期剥离的处理原则是尽快将胎儿生出来,若是子宫颈口已适合立即生产,则也是可以经由阴道生产,否则应立即剖腹生产。
胎盘早期剥离所引起的出血常比阴道的出血量多很多,故输血设备是不可缺少的。
若是发生胎盘早期剥离时已引起胎儿窘迫,则胎儿的死亡率也会增高。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原因外,包括早产、子宫颈靡烂、子宫颈息肉或子宫颈癌等原因皆有可能引起怀孕中后期的出血。
总之,在发现有产前出血现象时,应立即就医。
在确定无胎儿窘迫及母亲的生命现象稳定时,绝对的卧床休息是有很大帮助的。
治疗
产前出血为产科急症,如就诊或处理不及时则后果严重,常危及母儿生命。
引起产前出血的原因很多,常见对母儿影响最大的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
1.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是胎盘附着于子宫的位置异常,胎盘附着于子宫的下段。
如完全盖住宫口,甚至从一侧越过宫口卷到另一侧,为中央性前置胎盘。
未完全盖过宫口为部分性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的出血往往是无诱因、无痛性、反复发生的阴道出血。
也有第一次大出血即引起休克者,此种出血往往是发生于不自觉中。
有时患者半夜醒来,发现自身已卧于血泊中,此种出血比较严重,多发生于中央性前置胎盘,需马上手术结束妊娠。
手术中出血较多,如胎盘有粘连,止血困难时有切除子宫之可能。
2.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胎盘位置正常,于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者。
多表现为有痛性阴道出血。
胎盘早剥出血可有隐性出血,显性出血和混合性出血。
隐性出血是阴道无明显出血,出盘胎早期剥离的类型血积于子宫腔内,有明显的腹部内出血症状,有明显腹痛。
这是因为胎盘剥离多从靠近中央,或从中央部位剥离,胎盘边缘仍附着于子宫壁,致使血液未能流出而积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成为胎盘后血肿,刺激子宫,子宫发硬,不能放松。
显性出而是胎盘从边缘剥离,血液能沿胎膜与宫壁之间流出,无胎盘后血肿,故无内出血存在,往往腹痛不明显,但临床较易发现。
混合性出血,即既有胎盘后血肿又有阴道出血。
严重的胎盘早剥多见于隐性和混合性阴道出血,常有产科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肾炎、外伤史等。
表现为突然的剧烈腹痛。
持续性疼痛,伴有阵发性绞痛,有的腹胀、伴恶心、呕吐、严重者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出冷汗、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可致胎儿死亡,此种情况需马上剖宫产,否则母子有生命危险。
在妊娠期,尤其妊娠晚期,即使阴道有少量出血或有外伤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耽误治疗时机。
如轻型胎盘早剥早期发现,治疗及时可母子平安。
还有一种是在临产前后阴道有少许血性粘性分泌物,这种现象叫见红,应与阴道出血相区别,见红是分娩前的症状属正常现象。
病因
前置胎盘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子宫内膜病变及发育不良:据统计85~95%为经产妇,如人工流产、剖宫产、多产或子宫内膜感染等因素,使子宫蜕膜血管发育不全;
2、受精卵发育迟缓;
3、胎盘发育异常:如多胎、局部或全身营养不良、副胎盘或膜状胎盘等;
4、宫腔形态异常;
5、其他:有认为吸烟和吸毒引起胎盘血流减少、缺氧而代偿性增大。
分类
根据胎盘边缘与子宫颈内口关系,可分为3类:
1、完全性前置胎盘(complete placenta prevail),又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完全覆盖子宫颈内口;
2、部分性前置胎盘(partial placenta prevail),胎盘部分覆盖子宫颈内口;
3、边缘性前置胎盘(marginal placenta prevail),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不超过子宫颈内口,包括低置胎盘,即胎盘边缘距内口不足7cra。
在前置胎盘诊断分类时,尚需注意以下问题:
1、诊断时机:尚无统一意见。
一般认为在孕34~36周时,胎盘基本已定位,如在34孕周后处理应以此时胎盘位置诊断;
2、分类有变化,孕中期5.3%前置,孕足月仅其中不足10%仍维持前置状态;
3、国外分为低置、边缘性和完全性前置胎盘。
诊断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是孕晚期或临产时无痛性、无诱因的反复阴道出血。
可分为完全性,出血早可在孕20~30周左右开始;边缘性,多在孕36周以后或临产时;部分性介乎两者之间。
少数特例孕期均无出血,需注意合并胎盘严重粘连或植入可能。
查体时,病人贫血面容与出血量成正比,如胎盘位于前壁,可在耻骨联合处听到与母体脉搏一致的胎盘杂音。
常伴有胎位异常如臀位,头先露时往往头高浮不入盆。
阴道检查
需谨慎,可引起大出血,应在配血、输液和做好剖宫产手术准备情况下进行。
B超检查
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
简单、经济、无创,准确率达90%以上。
检查时,病人需膀胱中度充盈,方容易明确胎盘位置。
如合并植入,有时可见胎盘附着部位子宫肌层内有胎盘声像。
有5%~10%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处理
近年积极的期待疗法和适时的剖宫产明显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1、积极期待疗法:在不影响孕妇生命安全时,尽量使胎儿达到成熟。
期待过程中,须对母体进行各种有效治疗并密切监护胎儿。
①卧床休息和左侧卧位:前置胎盘随时有出血可能,应住院观察,出血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止血后,只能轻微活动。
采用左侧卧位,可减少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
孕妇应保持精神安静,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②避免局部刺激:疑有前置胎盘者,应禁止性生活和阴道检查。
应先行B超检查,必要时考虑作阴道检查。
检查时,一般仅用窥器。
暴露观察,除外宫颈、阴道壁疾患,如确需行宫颈内口检查,须补液、配血、作好剖宫产准备,并由有经验医师进行。
③吸氧、纠正贫血:前置胎盘孕妇有不同程度贫血,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胎盘薄而种植面大,其血循环较差,间歇吸氧可提高孕妇及胎儿血氧浓度。
轻度贫血的孕妇饮食富含营养外,应给予补血药物。
中度以上贫血者,需多次输血。
④宫缩抑制剂:前置胎盘出血是由于子宫下段伸张,与附着胎盘发生错位,宫缩时错位更明显,故在出血期间,应用宫缩抑制剂能有效减少出血,延长孕周。
2、终止妊娠的时机:下列情况应考虑终止妊娠。
①有条件进行胎儿肺成熟度检查者,一旦胎肺成熟可考虑终止妊娠;
②不能进行胎儿肺成熟度检查者,孕35周后胎儿基本成熟,也可终止妊娠;
③反复出血量多致孕妇贫血休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