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自然地理考试重点及预测卷

综合自然地理考试重点及预测卷

综合自然地理考试重点及预测卷综合自然地理考试预测卷整理者:RYT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地域分异:P422,景观要素的相互共轭性:P803,地块:4,土地的适宜性:P142二、填空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实际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地理系统学说阶断和耗散结构理论阶段。

2,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是具有方向性性和周期性性特征的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3,垂直带性分异的前提是山地具有足够的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4,残积处境中形成与该地地带性水热条件相符合的土壤和植被,被称为(或显域)土壤和植被,与显域土壤和植被不同的草甸、盐生植被、沼泽植被及相应土壤,即为土壤与植被。

5,在综合自然区划中,部门区划图叠置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是贯彻综合性原则常用的方法。

6,目前,一般采用的地带性单位等级系统中最高级区划单位是自然带,最低级区划单位是自然次亚地带。

7,景观的同一性可以归纳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同一性、组成成分同一性和。

8,中国的土地类型学受俄罗斯景观学派的影响较大。

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中的“地块”与俄罗斯土地单位系列中的相当,而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中的与俄罗斯土地单位系列中的“限区”相当。

9,土地结构是指土地各自然属性以及各种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包括土地要素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

10,土地评价是针对一定的利用目的的评价土地的生产潜力或适宜性,分别称为评价和评价。

三、判断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相应题号前括号内画“√”,错误的画“×”)()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即地理耗散结构。

()2,地球内能主要是一种核转变能,在地理环境的发展史中曾占重要地位,但目前对地理环境的发展仅具有局部意义。

()3,广阔大陆的干湿度分带性表现为以周边海岸为起点,愈向大陆腹地而愈干旱的多向辐合模式。

()4,自然区划原则具有一定的从属性,不同原则应有不同的适应范围。

相对一致性原则是综合自然区划的总原则。

()5,自然区划中区域单位必须保持空间连续性和不可重复性。

任何一个区域永远是个体的,可以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6,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是不能相互补充的,应用其中的一个原则和方法,就会排斥其它原则和方法。

()7,从时间演化规律看,土地是自然历史的产物,有其发生、发展过程和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

()8,在土地基本单位“地方”范围内,水的运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等具有共同的方向。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大尺度的地域分异常表现为气候差异,而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则主要由地势和地貌差异引起。

()10,在地块分类系统中,可以用纵横两列系统交叉后构成的网格表示土地类型。

通常以纵列表示土壤和植被特征,以横列表示地貌类型。

地貌是自上而下按地貌部位由低到高排列,土壤和植被被则从左到右按湿润到干燥和湿生到旱生的顺序排列。

四、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属于大尺度地域分异的是()A,区域性地域分异;B,地方气候引起的分异;C,山地垂直带性分异;D,地方风引起的地域分异。

2,()自然地带学说的创始人。

A,伊萨钦科;B,道库恰耶夫;C,贝尔格;D,格里高里耶夫。

3,全世界第一个自然区划是成书于我国周秦之际的()一书中,将中国划分为九州的区划。

A,《禹贡》;B,《周礼》;C,《管子.地员篇》;D,《梦溪笔谈》。

4,在综合自然区划的单列系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交替使用主导标志进行区域划分;B,它是带段性单位和省性单位相间排列的系列,只有自然区(景观)才是最综合的单位;C,带段是带和大区叠置后得出的最高级带段性单位。

D,国是地带段的一部分,它是非地带性单位的地区与地带段叠置后的产物,是最高级的省性单位。

5,在土地类型质和量对比关系统计分析指标中,用来定量表示一定区域内土地类型在高一级区域内的相对复杂程度或多样化程度,是确定区域土地利用多样化的重要指标是()。

A,重要值;B,复杂度;C,面积比;D,频度。

五、问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自然地带学说的主要内容。

2,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3,简述景观的特征。

4,简述土地评价的原则B卷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自然区划:2,地块:3,土地结构:4,土地覆被:二、填空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地理学在分析思潮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危机。

面对这种分化,许多著名地理学家坚守综合研究的阵地,在实践中逐渐把握了自然地理综合体这一研究对象,并形成了下列有关综合研究的学派:、人地关系学派和。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结构取决于两类地域分异因素(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也可以说取决于两类能(和)的综合作用。

3,垂直带性分异的前提是山地具有足够的和。

4,目前,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单位等级系统中最高级区划单位是,最低级区划单位是。

5,地貌的最小单位是地貌面,它至少应有和两个条件相同。

6,是最低级的、最简单的地域个体单位,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地域划分的下限。

而是土地分级的最高单位。

7,景观的同一性可以归纳为:发生同一性、、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同一性和。

8,中国的土地类型学受俄罗斯景观学派的影响较大。

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中的与俄罗斯土地单位系列中的“相”相当,而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中的地段与俄罗斯土地单位系列中的相当。

9,土地评价因子主要包括:地形、、水分状况、土壤、。

10,在地块分类系统中,可以用纵横两列系统交叉后构成的网格表示土地类型,这种方法称为两列指标网格法。

在两列网格法中通常以纵列表示,以横列表示。

三、判断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相应题号前括号内画“√”,错误的画“×”)()1,自然界的分层结构具有严格的几何意义:层界面平整、层厚一致、而且大面积连续分布。

()2,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能量都来自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

这两种能源本身互不联系,也互不从属,都作为外部条件对自然地理成分和景观起作用,使景观和各自然地理成分同时具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

()3,没有受到大气直接作用的大洋深水层地带性比表层更为明显,地带数目也更多。

()4,中纬度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非常明显,其中尤以北半球中纬度为甚。

赤道内的非地带性分异不及中纬度地区,但比高纬度依然不可忽视。

()5,在地方范围内,水的运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等具有共同的方向。

()6,自然区划中区域单位必须保持空间连续性和不可重复性。

任何一个区域永远是个体的,可以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7,全世界第一个自然区划是成书于我国周秦之际的《梦溪笔谈》一书中,将中国划分为九州的区划。

()8,愈是低级的自然区,其发生统一性的相对性愈不明显,即更接近“完全的”统一性。

()9,相对于土地单位而言,景观具有较长的历史,面对外部影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10,用来精确表示土地类型对区域内的相对数量,是决定是否在该种土地上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和确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依据的土地类型质和量对比关系统计分析指标是频度。

四、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大尺度地域分异的是()A,全球性地域分异B,区域性地域分异;C,地方气候引起的分异;D,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沿海向内陆,相同高度和相对高度下,垂直带谱由简单变得愈复杂;B,山地纬度愈低,海拔愈高和相对高度愈大,垂直带性分异愈显著,垂直带谱也可能愈完善;C,同一山系中的不同山脉,同一山脉的不同地段和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结构都有很大差别。

D,山地垂直带性属于中尺度地域分异。

3,下列有关区划原则与方法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发生统一性原则必须通过地理相关分析方法来贯彻;B,部门区划图叠置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是贯彻综合性原则常用的方法;C,顺序划分和合并以及类型制图法是贯彻相对一致性原则和空间连续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的重要方法;D,区划原则和方法都是相互补充的,应用其中的一个原则和方法,并不排斥其它原则和方法。

4,下列地方气候中,湿度较低的是()。

A,海岸气候;B,森林气候;C,城市气候;D,灌区气候5,在综合自然区划的单列系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交替使用主导标志进行区域划分;B,它是带段性单位和省性单位相间排列的系列,只有自然区(景观)才是最综合的单位;C,带段是带和大区叠置后得出的最高级带段性单位。

D,省是带段的一部分,它是非地带性单位的地区与带段叠置后的产物,是最高级的省性单位。

五、问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垂直带谱的特征。

2,在综合自然区划中地带性区划单位有那些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