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为做好我学院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搞好群防群控,科学处置,防止学校疫情在学院的发生,确保全院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院环境的安全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关于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应对和应急准备工作的通知》、《学校疫情监测方案》及教育部、卫生部《学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试行)》、河南省教育厅教体卫艺(2009)49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科学、有效地处置,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维护学院稳定和良好的教学秩序。

二、工作目标
重点做好宣传教育与预防工作,通过本预案的实施,加强领导,协调工作,完善管理,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学校疫情在我院师生员工中发生
与传播,把学校疫情对师生健康和学院稳定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的减少。

三、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积极应对
加强宣传,提高防护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学校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与培训,提高我学院师生的防护意识,保持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出现疫情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报告疫情,正确转送与积极治疗,并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各种防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发展。

(二)加强领导、群防群控
根据要求,各单位要指定公共卫生工作负责人,服从学院防治学校疫情防治工作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与安排,与各年级辅导员相互协调配合,做到信息共享,群防群控。

(三)依法管理、科学防治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学校疫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用科学方法防控学校疫情,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学校疫情防治工作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全院学校疫情防控及应急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防控工作
第一责任人。

组长:秦树理胡卫民
副组长:李晓春
成员:邢天来、齐毅、李春英、耿广智
董浩平、周蓬、许瑞超、张春书
李东风、周福义、李顺阁、齐健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后勤产业管理处,负责全院学校疫情疫情应急处理的统筹工作及日常管理工作。

主任:胡军旗
成员:解伟、马保国、李宝涛、徐丽萍
耿时晓、常超、任重、王连蒙
陈玉宏及各系(院)党政负责人
胡卫军同志为联络员,具体负责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信息上报事宜。

(二)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订相应的防控计划和措施。

(2)将流感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督促学院有关部门和人员履行防控工作职责,定期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3)定期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防控工作经验。

2、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1)督促检查各相关部门岗位职责的落实。

(2)安排流感防控工作每日值班和疫情报告。

(3)负责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并报学院批准实施。

五、预防工作
(一)各单位要加强领导,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单位党政领导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组织宣传和开展健康教育及防控工作。

搞好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普及和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卫生防疫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对学院校医及相关人员进行和其他传染病防控知识、监控与报告等方面的培训。

(二)改善环境卫生和做好应急准备。

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厕所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清洁卫生,消除传染病发生个流行的条件,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有专人负责。

保证消毒药品与消毒器具的足够有效。

(三)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

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消除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隐患。

要严格按照有关食品
卫生法规的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

学院饮食中心在采购食品原料时,必须坚持采购索证制度,不得购买无检疫证明的肉类及其产品。

加工食品时要确保煮熟煮透,要保持食堂环境卫生清洁,加强学院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四)学院防控学校疫情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学院卫生防疫工作的督导检查。

(五)建立隔离室,采购防控设备及消毒药品。

(六)卫生所做好发热病人的登记和应急处理。

(七)建立学生健康卡,新生入校第一时间必须填写。

老生返校后建立。

(八)做好晨检和午检工作,辅导员为“晨检和午检”的信息报告责任人,各系每天汇总。

凡发现有师生发热、咽痛、咳嗽、流涕、鼻塞、头痛、乏力、呕吐等流感样症状,及时将病人送往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治疗。

六、报告制度
(一)建立自下而上的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疫区接触史人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人员进行必要的隔离观察和医学随访。

(二)我院学校疫情疫情的上报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
责。

(三)任何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疫情。

(四)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

任何人有权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疫情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单位不履行疫情应急处理规定职责的情况。

七、工作流程
(一)发热处理流程。

教室、宿舍出现体温超过38℃以上并伴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由负责体温测量的同学立即上报辅导员,由辅导员安排到院卫生所或所辖区域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同时,辅导员应立即以电话的形式报告给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疫情报告流程。

如果送医发热患者一旦被确诊为学校疫情疑似病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小时内向我院所在辖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疫情,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给院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并通知相关部门组织对教室、学生宿舍等处进行消毒处理。

八、分级及响应
根据学校疫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涉及范围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个警戒级别。

(一)Ⅳ级警戒(一般):指在国内人标本中分离出学校疫情
病毒,但未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或虽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却未出现临床症状。

或省外出现人感染学校疫情病毒病例。

应急响应: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学校疫情宣传教育,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二)Ⅲ级警戒(较大):指郑州地区内出现学校疫情病例,但未发生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情况。

应急响应:在Ⅳ级响应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体温检测、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教育师生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停止举办大型聚会活动。

(三)Ⅱ级警戒(重大):指郑州地区地区内出现学校疫情并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限。

应急响应:在Ⅲ级响应的基础上,停止举办聚会活动。

(四)Ⅰ级警戒(特别重大):指郑州地区出现人传人疫情,且在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

应急响应:在Ⅱ级响应的基础上,推迟或取消师生外出交流、学习等活动;推迟或取消疫区学校之间的师生交流、学习等活动。

根据当地政府的决定或卫生、疾控部门的建议,必要时实行停课。

九、奖励与处罚
(一)对在学校疫情疫情处理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对在疫情调查、防控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
将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

十、附则
(一)本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预案中所包含的各类标准、规范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最新规定为准。

未尽事宜按、省、市相关规定执行。

(二)本应急预案由学院学校疫情防治工作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主题词: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通知
办公室 2009年8月28日印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