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外孔子学院的运营模式的经济分析

海外孔子学院的运营模式的经济分析

海外孔子学院运营模式的经济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汉语开始走出国门,汉语热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受到众多外国友人的喜爱,因此“孔子学院”——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的一种新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逐渐盛开在世界各地,海外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扩大了国家对外教育交流的内涵,促进了中外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合作与发展。

本研究旨在从经济方面对海外孔子学院的运营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其运营模式的分析与比较,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以期对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给予启示。

关键词:孔子学院;运营模式;经济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不断持续迅猛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交流日益广泛,世界性的“汉语热”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升温。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大卫.格兰多就曾预测到2050年,中文、印度一乌尔度语以及阿拉伯语将会成为被广泛运用的语言[1]。

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其目的是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该名称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语言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现实路线,更暗合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仁德”概念。

孔子学院的成长为我国软实力的增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基础,孔子学院作为中国的一块牌子已经迈向了世界,成为中国走出去的符号,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面对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的巨大要求和国际语言推广的激烈竞争,2004年,我国开始在海外设立了孔子学院,并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2004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举行签字仪式,这是第一所签订合作协议的孔子学院。

2004年11月,韩国首尔孔子学院挂牌成立,这是全世界首家正式挂牌成立的孔子学院。

到2007年10月,全球已开办孔子学院200所,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孔子学院的兴起代表着中国汉语已走进世界各地,开始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但是,迄今为止,孔子学院的发展尚还不到10年,孔子学院合作办学的模式仍处于发展过程中,运营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改进。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学院的运作并不顺风顺水,如在国外许多学生认为它的课程内容、活动类型等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语课堂,并没有达到他们的标准。

因此,对孔子学院运营模式的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变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综述《辞海》中对于模式这一概念的解释是“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样本、变本的式样,是使系统中各要素最优化配置的设计思路和框架。

”而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模式的定义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2]。

学院的运营涉及投资、举办、管理、教学、师资、招生、就业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因此目前关于运营模式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我国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郞大光教授认为:“孔子学院的运营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一定办学思想为指导,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3]。

”宋全政教授认为:“孔子学院运营模式是指根据办学主体、办学目标和学制形式等主要特征划分的关于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运作方式,其实质是指如何培养职业人[4]。

”孔子学院运营模式主要由五个要素构成:一是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二是办学理念;三是办学目标;四是办学条件;五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田迎春曾分析了海外孔子学院的数量、分布及其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外孔子学院的教学模式,并从认知角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和使用教材、师资等三个方面对孔子学院的发展及成熟化提出建议。

在《海外孔子学院的教材研究》一文中,刘莉对孔子学院使用的汉语教材和汉语推广工作进行介绍,提出了教材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在教材的编写上应更注重“别国化”,最后总结了孔子学院的教材编写特点和原则【5】。

在孔子学院的体制机制的上,泰国孔子学院院长郭宇路在《在孔子学院的发展问题与管理创新》一文中提到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来促进孔子学院的发展,创新管理机制、建设思路与模式、采用中外合作建设的原则,坚持拓展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空间【6】。

《孔子学院海外文化传播模式研究——对马达加斯加和韩国两个案例的调查研究》一书中通过对马达加斯和韩国两地的孔子学院本土运营模式进行对比,指出本土化模式的困境并提出了新的模式的探索。

目前很多学者对于孔子学院运营模式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之意,并表示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基本的层面,要大力拓展孔子学院的功能。

但是对于如何拓展和改变,他们并非没有提到太多的具体措施。

本研究旨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孔子学院运营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孔子学院运营模式的经济分析孔子学院是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一种新尝试,是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

一般来说,孔子学院具有独立的场所和基本的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

独立招生,独立聘用教师,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这些独立也集中体现了孔子学院设置的基本特点。

海外孔子学院有三种形式设立:总部直接投资、总部授权特许经营、总部与国外机构合作。

目前主要以总部和国外机构合作办学为主,在这种办学模式下,由于资金、经验、场地的限制,以及为了更好地充分利用各国资源,根据各国特点和需要,主要存在中外高等学校合作、外国政府与中国高校合作、外国社团机构与中国高校合作、中外高校联合跨国公司合作这4种运营模式。

(一)中外高等学校合作这种模式是目前大多数孔子学院采用的模式,即校校合作的模式,就是国外的教育机构和中国的教育机构在某些专业、课程、项目进行合作。

由国内知名大学与国外汉语教学基础好的大学联合开办,通常是在汉办的全面衡量和严格审查下,由国内和国外两所大学共同承办,作为依托于主体大学的孔子学院,在理事会的领导下独立运行。

比如柏林大学和北京大学与2006年共建的孔子学院。

这种运营模式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国政府和相关合作大学。

由于孔子学院是大学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孔子学院的教学,促进学生对中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孔子学院的师生可以使用主体学校的资源,如设施和设备、场所等,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资源,减少对孔子学院的资金投入,因此这种模式成本较低,并且由于教学质量高,学校设施齐全,受到学生的广泛的欢迎。

中国政府的资金投入比较稳定,故需求量大。

成本低、价格低、供给稳定、需求大,因此这种模式是目前大多数孔子学院采用的模式。

(二)外国政府与中国高校合作这种模式是与外国政府合作,由我国高校负责学院的教学工作,政府负责硬件的投入,再辅以相关的优惠政策,依靠政府独有的优势来发展。

比如,芝加哥孔子学院,学院设在美国芝加哥市瓦尔特培顿大学预科高中内,由芝加哥公立教育局与国家汉办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合作创办。

这种运营模式资金主要来源于外国政府。

以政府的独特优势与知名高校合办的这种孔子学院风险小,成功率高,减少了本体学校对孔子学院的过多干预,避免了对本体学校有限资源的抢占,并且由于政府的加入,有利于吸引各种形式的社会投资,形成相对多样的投资模式,资金供给相对较多。

但这种模式下的孔子学院不依赖大学的资源,成本相对较高,而且资金投入不稳定,一旦国外政府没有拉拢资金到位,就会出现亏损,导致经营困难。

并且缺少大学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情怀,因此这种模式的孔子学院需求量较小。

成本高、资金投入多但不稳定,供给少,需求也少,且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的孔子学院容易与政府发生矛盾,一旦发生矛盾,那么孔子学院的文化主权容易受制于外国政府,因此这种运营模式并不常见。

(三)外国社团机构与中国高校合作这种合作运营模式即是国家汉办对一些汉语教学基础好或对中国文化有研究基础的社会团体进行选择,选择出一部分较优秀的社团与中国高校共同合办孔子学院的模式。

如1926年由杜威和胡适在纽约创办的华美协进社,华美协进社是是美国境内最早的中美合作机构,美国最早成立的孔子学院之一,在中美教育交流方面历来位居前列。

现在,在中国教育部门和汉办的扶持下,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办孔子学院,共同进行了“未来汉语教师汉语培训计划”项目。

以华美协进社为例,在这种模式下,孔子学院可以很好地借助于社团机构已有的汉语教学基础以及场地和师资、图书等重要教育资源,减轻师资压力, 降低投资成本,对不同目的的汉语学习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多层次教育与培训增加教育层次和合作项目的多样性。

并且由于社团机构有一定的中国文化基础,相对于其他合作方式,其合作意愿更大,对中国的兴趣和好感更强,文化交流项目也相对更加丰富和深入。

这种运营模式下的孔子学院,成本低、需求量大、供给相应也多,在发展过程中基本处于盈利状态,因此这种运营模式也十分常见。

(四)中外高校联合跨国公司合作这种合作模式是高校与跨国公司合作,就是中外合作办学允许企业介入,投入资金,并获得一定的收益。

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孔子学院就是采用的这种运营模式,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孔子学院是由普瓦提埃大学、南昌大学和中兴公司三方共同合作建立的,其中中兴公司非常深入地参与到孔子学院的建设中,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兴公司通过孔子学院把汉语教学基地建在普瓦提埃大学,培训外籍员工,使他们学习简单的汉语,了解中国的文化。

其次,中兴公司在物质上给了孔子学院极大的支持,提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远程教学设备。

再次,中兴公司也为孔子学院带来了比较稳定的生源。

这样就使三方处于资源互补,共赢的状态【7】。

此外,不仅是中国企业,外国企业也积极参加,如伦敦经济学院商务孔子学院,由汇丰银行联合太古集团、英国石油公司、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办。

这种模式的资金直接来源于合作企业和合作学校。

企业直接注入资金,不仅能减轻合作办学中启动资金方面的压力,提高孔子学院办学的硬件水平,而且易和国外的教学条件接轨。

同时,这种模式会给学院带来了比较稳定的生源。

由于校企双方都有经济投入,因而更加关注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即成本高,价格高,供给多,供求也大,因此,引进中外企业参与孔子学院的建设是缓解资金压力的有效举措。

但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这种模式营利性会很强,基于企业从市场竞争以及谋取更多利益考虑,所以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易被市场经济运作逻辑所宰割,使文化过度商业化,从而造成中国本土文化认同的薄弱和流失。

同时也使得办学动机比较复杂,双方的责权利的界定也增加了难度。

因此企业投资建立的孔子学院目前数量很少。

四、对孔子学院未来发展的建议海外孔子学院主要采用的这四种运营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孔子学院初期办学中所遇到的资金、资料、校舍等硬件资源和图书馆等软件资源的不足,加快了海外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