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物访谈报告

人物访谈报告

既然选择了天空我自由的翱翔既然选择了方向我不断的前进面对未来我满怀信心面对挑战我绝不退缩学院:专业:班级:访谈人:学号:大学生“村官”访谈报告—记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兰光村大学生村官助理马锡宏一、访谈目的:通过这次访谈来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经历,从中能够得到一些经验,使得我们对生活有一个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对未来的就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鼓励有志于此项工作的大学生以后积极投入到广大的农村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访谈提纲:访谈对象:马锡宏访谈人物简介:马锡宏,男,回族,1988年出生与宁夏银川。

系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经济管理系营销专业2012届毕业生,当年考取宁夏地区“三支一扶”计划,担任贺兰县立岗镇兰光村大学生村官助理。

在担任“村官”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工作尽职尽责,勤勤恳恳,努力化解群众矛盾,发展该村经济,受到了该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其自身也已行动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诠释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之所在。

访谈人:三访谈进程以下是进行访谈的问题:问题1:您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呢?答: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比较复杂。

我作为一名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一方面,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有数据显示,2012年毕业的400多万的大学生中,有100多万当年没有找到工作。

另一方面,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解决户口、考公务员优先录取、考研加分等。

我在网上看到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0%多的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占到一小半。

最近的一份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对于3年届满后的工作趋向,有百分之三十多的大学生“村官”想考公务员,5%想考研。

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做出的选择,这也是我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

问题2: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答: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一要热爱农民、热爱农村事业,真正做到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扎根农村,把农村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舞台。

二要有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磨练自己的同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三要提高处理具体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

四要充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努力,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

问题3:您认为做好这份工作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经验?答: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熟练的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可迁移能力和跟领导沟通的能力。

要学会活学活用,随机应变,协调好人际关系能力。

问题4:您认为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对做好这份工作来讲是重要的?答: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

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同时,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做事情要认真负责,稳重踏实,并且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身体健康。

具有这些素质对于这份工作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问题5:在这个行业内,国家对刚进入该领域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一般会提供哪些培训?答:首先是开展政策理论培训。

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邀请县领导、专家就“三观”和“三农”问题集中授课,让表现优秀的村官现身说法;通过授课、参观、交流等形式,重点培训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现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形势,农村工作方法,系统学习新农村建设知识。

网上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拓宽组织人事部门与大学生村官沟通渠道。

县委组织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听取大学生“村官”工作汇报,指导他们充实完善工作思路,为他们现场协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其次是开展实用业务培训。

各乡镇组织开展村务管理、民间纠纷处理、农业技术服务等培训,促使大学生“村官”通过走访农户,了解农村生活习俗,逐步熟悉农业生产。

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刚刚步入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会慢慢融入这个群体,慢慢扎实自己的工作。

问题6:到农村去的人,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和村民们打成一片?您觉得能从他们那里学到点什么?答:我本就是一个农村的孩子,童年也是在农村中长大的。

我和村民们相处得挺自在,经常与年轻人、老党员谈天说地,与他们东家长、西家短地唠。

中国农民是最纯朴的人,他们刚才还喋喋不休地看不惯这、看不惯那,可扭头就能积极兴奋地去工作,他们简单、豁达、可爱,比起我们这些大学生多了份坦然与自在,我想,这是我最应该向他们学习的。

问题7:男女工作者在这份工作上机会均等吗?答:这份工作对男女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的,只要你符合要求,具备一定的能力和具有勤恳踏实认真的态度,你就可以胜任这一工作,但同时,要有负责的态度和一定的灵活性。

问题8:平常,在工作方面,您都做些什么?答:加强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做好群众的宣传者和倡导者,取得群众的信任。

我在大学期间主要是向书本学习,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要用知识去指导实践,靠实践来完善知识。

我于是定期、不定期走访群众,深入农户,调查摸底,了解村情民意,以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

问题9:从事这份工作实现了您的人生价值吗?答: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既然来到基层,就要有为百姓办实事的信心和决心,时刻告诫自己要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始终把工作摆在首位,坚定信念,积极向上。

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一部分,这仅仅是我人生的开始,并且我一定会全心全意用知识、青春和热情服务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问题10: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村官”是有任期的,所以,我想了解一下,您今后的打算是什么?答:今后也打算考公务员,如果考不上就继续做村官。

大学生去了农村并不代表必须扎根一辈子,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随时去寻找其他的人生舞台,在农村的这段经历至少会成为一个宝贵财富。

尽管工资并不高,尽管可能和理想中的“好工作”有一段距离,但就业眼光“往下看”,发展的空间将会变得无限大。

问题11:您作为一位大学生村官,您有什么鼓励大家的话吗?请与我们一起分享!谢谢答:我就以李嘉诚先生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想法吧。

“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更刻苦的准备?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吗?当我们每天都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知道该怎样自我反省吗?”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准确的定位自己,在符合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芒。

谢谢。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总结通过对马锡宏的采访,我们的收获很多,看来要胜任一个岗位还真的不容易,发现从一个学生到一个职业人还有很长的距离,要求掌握的东西也有很多,所以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得确定职业目标,并为这个职业目标做好准备,毕业后才能顺利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这次访谈让我感触颇深,使得我静下心来想想以后的这几年里路该怎么安排,如何把自己职业生涯打造得更完善。

实践告诉我们,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新通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创新和尝试。

从广义上来说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从狭义上来讲,它给大学生就业拓宽了道路,也为有志青年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和锻炼自己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选择农村作为踏上社会后第一个奋斗舞台,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是不可能的。

尽管许多人对报名当村官的大学生们的动机展开质疑,但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他们还是要在相对艰苦的农村呆上三年,而这三年肯定不是混日子,到时考核不合格,所有的优惠条件对他们来说都将成为泡影。

而目前村级管理气氛萧条,村官少有高学历者,大多数人都在三十至五十多岁之间,最大的甚至已有六十多岁。

这种年龄段的人,已少有锐意进取之心。

然而大学生村官普遍还不满三十岁,自然具有年轻人的闯劲和开拓进取之心,让大学生做村官可以给建设新农村注入新的活力。

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说,大学生当村官都是一件好事。

中国农村太需要年轻化、知识化的基层干部了。

但出于对个人发展及农村经济与城市相比过于落后的考虑,让大学生终生从事村官工作并不现实,所以订立三年合同还是比较合乎情理的。

目前农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处理事务多靠经验,还热衷于拉帮结派、倾轧覆权,搞小圈子。

而大学生村官三年期限正好切断了他们在农村造势结圈的可能,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把精力花在如何改变农村面貌、公开办事效率、倾听群众的呼声上面,大学生村官三年制非但不会影响建设新农村的进程,相反会促进智慧的集聚和及时充实新生力量,这样就从理论上打消了人们对大学生村官三年期满后的措施进一步推广和完善的隐忧。

大学生做村官可以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协助村级组织规划村镇建设、指导农民科学致富,即使以后他们回城了,那么三年村官生涯也足以影响他们以后的为人和做事。

农村是个极为复杂的地方,村官并不是好做的,土生土长的村官往往羁绊于农村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思想、宗族观念、人情化管理模式等,但在任职的过程中,千丝万缕的事务纠缠着他们的判断,再加上目前农村基本处于无为而治的状态,多数村官在海选时刻意拉票并非是真正准备改变农村的现状,而是馋涎每年那笔固定的孔方兄尔。

他们可以在不办任何事的情况下轻而易举拿到这笔钱,何乐而不为呢?但大学生去当村官则不同,首先他们与之服务的处所没有固有的渊源,许多事情可以放开来干,其次他们有三年合同期的限制,在工作中也将极少受到来自于村级组织本身的压力,他们很有可能改变农村原有的那种沉寂模式,在蹲点农村的三年中他们必须卓有成效,不然就将失去所有的优惠条件,即使有人不是奔着那些优惠条件而去,而仅是为了那份还不错的待遇,但三年期满后,能不能续当还是一回事。

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农村已实行村级海选,如果大学生村官在三年中干不好,三年后很可能就要与当地村民一样参加海选,这也就督促大学生村官们在农村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最大限度地改观农村的面貌。

但是,事情不是说出来而是做出来的,想象与现实自始至终有着极大的距离。

所以,我们有理由坚信,大学毕业生对建设新农村将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一定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我们期盼着、等待着。

我也相信,经过阳光雨露洗礼下的大学生们定能够肩负起重任,茁壮成长,在农村的大道上走的平坦,走得踏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