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城小学防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活动方案2017.11休城小学防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活动方案拥挤是指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
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
1、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
(2)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
上面几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中,形成拥挤。
(3)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4)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5)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6)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
(7)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
(8)楼梯较窄,不能满足人员集中一下需要。
2、防拥挤踩踏常识:(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4)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6)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7)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8)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现场的教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9)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休城小学防嬉戏打闹致伤教育活动方案2017.11休城小学防嬉戏打闹致伤教育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我校开展防嬉戏打闹致伤教育活动,目的是通过持续的一阶段的努力,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对小学生的防嬉戏打闹致伤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去预防嬉戏打闹致伤,自觉遵守学校制度,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切实避免嬉戏打闹致伤事故的发生,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我根据学校教务的计划, 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制订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内容: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我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预防嬉戏打闹致伤”的活动舆论,并认真开展以下活动,即举行一次以安全教育为内容的国旗下的讲话;进行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出一期安全教育黑板报;举办一次安全教育讲座等。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交通法制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减少防嬉戏打闹致伤事故的发生。
三、教育活动要求1、各班要教育学生上下楼梯右行礼让,不得拥挤起哄,不得相互推搡。
放学和集会时段有学校领导和教师疏导学生上下楼。
2、各班要教育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在楼道上打闹喧哗,更不得追逐嬉戏。
3、各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楼道安全教育,认清楼道疏散标志。
4、任课教师有责任对于学生在楼道玩危险游戏及时进行制止。
5、放学或午间休息时间,各值日教师必须按时到位值勤,发现学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四、具体安排:九月:学习防嬉戏打闹致伤的知识和校园打闹致伤的案例。
十月: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等十一月:请司法所的同志做校园打闹致伤的案例的分析与预防。
十二月:成果展示休城小学“防登高摔伤”安全教育活动方案休城小学“防登高摔伤”安全教育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通过对意外伤害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止意外伤害的意识,明确防防止意外伤害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活动过程:一、防登高摔伤安全教育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防登高摔伤。
孩子是不宜登高的,登高要防止摔伤。
2、不要玩水。
教育孩子不要扭动自来水开关。
在湖、河边上玩耍,要在安全地带,决不要乱跑乱蹦,以免失足误入水中。
3、不要玩电。
嘱咐孩子不能去触摸和玩耍正在运转的电风扇等电器产品,不能摸电插座。
4、不要让孩子随便拿刀、剪或其它尖锐器物当作玩具。
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剪刀。
5、避免运动受伤。
孩子在运动或游戏时,教育他们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
教育孩子不做危险性游戏。
6、防止异物入体。
教育孩子不随便把东西如小石头、花生粒、瓜籽、小纸团等放入口腔、鼻、耳,以免发生意外。
7、教育大一点的孩子,使它们懂得登高的危险。
教育孩子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
教育孩子不拿力所不及的东西。
8、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当做面具往头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
家长也尽量避免将塑料袋乱放。
9、在野外旅行散步时,教育孩子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放入口内,预防中毒等意外事故发生。
10、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
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二、引导研究,归纳整理。
1、教师问:在学校、家庭里还有哪些行为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小组讨论,归纳整理成文字记录下来。
2、全班汇报。
(地板滑的地方要防止滑倒、不要用棍棒打逗、不要在别人身后拽衣领钥匙绳、不要吓唬同学、靠右行、校园内不要跑等)三、竞赛活动,游戏激趣。
1、判断题。
(学生表演后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并说说怎样做是对的。
)(1)学生拿着一次性注射器射水玩。
(可能意外扎伤。
教师补充案例:高年级一学生在玩注射器时,被跳绳的人撞了一下,针扎入眼睛,把一只眼睛扎瞎。
)(2)学生叠摞凳子拿黑板上方的流动红旗。
(凳子不稳,可能摔伤。
要拿高处的东西,最好请大人帮忙。
)(3)见到地上有图钉,绕着走过去。
(不扎到自己,也可能扎到别人。
应该把图钉捡起来,放到盒子里。
)(4)在教室里互相投掷垒球玩。
(可能砸伤人,砸碎玻璃。
应该到空旷的操场上玩。
)(5)两个人在用力推着门,一个要进门,一个不让进。
(可能挤伤人,卡着手。
不要用门窗打闹。
(6)不小心把玻璃瓶打碎,一走了之。
(容易扎伤人。
应该及时把玻璃碎片打扫干净。
)(7)拿个凳子垫脚,趴在阳台上,把头探出去。
(万一摔出阳台去,后果不堪设想。
)(8)剪刀没合上,随意地放在别人的凳子上(有可能扎伤别人,千万注意把剪刀合上,放回文具盒。
)(9)把笔尖对着别人的脸,故意喊别人。
(极易扎伤别人。
千万别玩这种危险的游戏。
)四、教师总结,增强意识。
生活中又许多时候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淡薄导致行为疏忽、不想后果而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加强安全意识是保护自己保护别人最有效的方式。
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休城小学防火灾自救安全教育活动方案2017.11休城小学防火灾自救安全教育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
学会本领,化险为夷。
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活动过程: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1、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后小组交流。
)2、展示另一图片,图中一个男孩子以矫健的身手,协助森林中的动物们从容逃离森林火场等情境。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采用指名、小组合作或者同桌交流等方式反馈。
如:(1)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2)图片中有几种动物?他们有哪些不同的神情?(3)那个男孩是怎么样协助动物们逃生的?3、小结:是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
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识,象图片中的英勇男孩一样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
二、竞赛活动,游戏激趣。
(设立主持人,六小组记分比赛。
)1、抢答题。
(老师提供部分问题,学生可适当补充。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
如: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
(学生也可补充题目。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3、游戏:编一编防火的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三、逃生体验,增强意识。
1、逃生演练。
要求:学生统一身着运动衣、运动鞋,带好手帕。
2、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做好准备活动。
3、在老师带领下疏散逃生。
四、总结,评价。
谈谈收获与体验。
休城小学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教育活动方案2017.11休城小学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教育活动方案冬季来临,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家家户户大多是煤球炉子取暖,晚上睡觉容易引发煤气中毒事件。
去年11月20日晚,洛南县巡检镇发生一起煤气中毒引发火灾事件,导致3人死亡(其中幼儿园学生2人)、1人重伤。
11月28日晚,县城育才路一户居民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
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开展这次预防煤气中毒和中毒急救安全知识讲座,目的是让同学们掌握如何预防煤气中毒,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讲座的主要内容有:一、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它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
常因使用煤炉漏气或采矿时通风不良而发病。
一氧化碳吸入体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
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10倍,而它的解离速度是氧的1/2100。
吸入后致使组织缺氧、痉挛和水肿等。
当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2% 时,2-3小时即可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缺氧等症状。
当室内环境浓度达到0.08%,2小时即可昏迷。
二、怎样识别煤气中毒:1、轻度中毒。
中毒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
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