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日战争前后会议

抗日战争前后会议

瓦窑堡会议中国国情-中国网 时间: 2012-08-30 发表评论>> 1935年12月17日—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我国东北后,又发动了“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

而国民党政府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淫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先后与日军签订了“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实际上把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了日本。

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10月1日正式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公开发表。

这个宣言是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反法西斯人民统一战线的精神提出的。

宣言呼吁各党派各军队和各界同胞停止内战,集中力量一致抗日,并建议组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在国防政府领导下的抗日联军。

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爆发了“一二九”运动,1万多名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在此期间,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

11月下旬,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所派代表张浩(林育英)回到陕北,向中共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内容。

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迫切要求对日本进攻以来的国内形势作一次正确的分析,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政策,纠正严重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

为此,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

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秦邦宪(博古)、彭德怀、邓发、凯丰(何克全)、李维汉、吴亮平、张浩(林育英)、杨尚昆、郭洪涛等10多人。

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那种认为不可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左”倾关门主义的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会议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决议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并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

会议还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提出红军行动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和猛烈扩大红军。

会后,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的精神,于12月27日,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历史转折时期,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

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

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

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党的白区工作会议中国国情-中国网 时间: 2012-08-30 发表评论>> 西安事变后,在中国革命进程和国共两党关系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关头,在全国性抗日战争即将爆发的前夜,为了使全党明确认识当前的形势、任务以及党的政策、策略,做好迎接重大转变的思想准备,中共中央于1937年5月至6月,先后在延安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即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当时称苏区代表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白区工作会议。

1937年5月2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延安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和红军中的党组织的正式代表218人,列席64人。

会上,张闻天致开幕词,毛泽东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结论,博古作《组织问题》的报告,刘少奇、朱德等作专题发言。

毛泽东在会上分析了自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以来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以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的政策由内战、独裁和对日不抵抗开始向和平、民主和抗日转变的总形势,提出了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和早日实现对日抗战的三位一体的任务。

毛泽东在会上还总结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阐明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

他指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这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我们党必须正确地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和动员口号;共产党人在为实现这些口号所规定的具体目标时,应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必须正确建立和发展与同盟者的关系;必须发展共产党的队伍,保持思想的统一和严格的纪律等。

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在党内,必须继续反对关门主义、冒险主义,要争取更多的群众,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同时,也要警惕右倾错误在新的形势下复活,以免使革命事业遭到失败。

为了顺利地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毛泽东在结论中系统地论述了干部问题、党内民主问题和全党团结问题。

关于干部问题,他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

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

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

他要求党的干部“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而应当“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

他指出:“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

”关于党内民主和维护党的团结问题,他提出要“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强调“在新时期,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

用民主制的实行,发挥全党的积极性。

用发挥全党的积极性,锻炼出大批的干部,肃清宗派观念的残余,团结全党像钢铁一样。

”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报告,批准了从遵义会议以来中央的政治路线,为迎接全国抗日战争的到来,在政治上、组织上做了重要的准备。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结束后,紧接着于1937年5月17日至6月10日,中国共产党白区工作会议在延安召开。

中共中央北方局及其所属的北平、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绥远等地党组织的负责人共二十多人出席了会议。

张闻天、刘少奇主持了会议。

刘少奇在会上作《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的报告,张闻天在会上作《白区党目前的中心任务》的报告。

这次会议总结了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以来的十余年间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以及1935年瓦窑堡会议以来华北地区党的白区工作的经验,比较系统地揭露和批评了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错误,着力引导全党冲破“左”倾思想的禁锢,思考和分析过去白区工作遭受挫折的教训,彻底否定“左”倾错误的工作指导方针。

会议着重阐明了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的新形势下,党在整个白区工作中的基本方针、策略和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些方针、策略和任务必须做的党的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为党的白区工作的彻底转变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刘少奇在会议的报告中阐明了白区工作实行彻底转变的必要性。

他指出,这种转变有两重性质,一方面是因为环境的变动和新的任务,需要改变党的群众工作的工作方式、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另一方面,因为党内还存在着严重的关门主义、冒险主义的历史传统,需要肃清与改变。

后一种改变是决定性的。

他进一步阐述了党与群众的关系,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的关系,领导群众斗争的策略以及党的思想转变等问题。

当时,由于中央还没有对过去工作中的严重“左”倾错误作出明确、系统的结论,因而在讨论刘少奇的报告时,一些同志还不能摆脱过去“左”的思想影响,以致在一些问题上出现分歧。

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对白区工作的评价、工作转变和策略方针等问题上。

党的白区工作会议期间,张闻天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党对白区工作的路线、方针问题。

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指出,刘少奇的报告基本上是正确的。

刘少奇对白区工作有丰富的经验,他在实际工作领导群众斗争和处理党的关系方面,都是基本上正确的,他懂得实际工作的辩证法。

张闻天在会议的报告中也指出:刘少奇在白区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基本上是正确的,他在北方工作是有成绩的。

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张闻天在白区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从总的方面肯定了刘少奇的报告,指出刘少奇在北方工作是有成绩的。

他在报告中批判了关门主义,并要求党在白区的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6月10日,即白区工作会议结束的当天,张闻天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北方局的工作问题。

毛泽东在会上发言,赞同刘少奇提出的当前党在华北工作的口号:“保卫华北”、“保卫平津”,用来进行政治动员,宣传鼓动,准备抗战。

会议通过了刘少奇的工作报告,并根据张闻天的提议决定仍派刘少奇为中央驻北方局代表,同时决定北方局的工作由杨尚昆、彭真等同志负责。

党的白区工作会议与此前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一起,为迎接全国抗日战争的到来,在政治上、组织上做了重要的准备。

洛川会议中国国情-中国网 时间: 2012-08-30 发表评论>>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省洛川县城北10公里处的红军指挥部驻地冯家村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有张闻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任弼时、关向应、凯丰、彭德怀、张国焘,部分红军领导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刘伯承、贺龙、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张文彬、肖劲光、周建屏、林伯渠、徐向前、傅钟等22人参加了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张闻天主持会议,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作了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并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四、改革政治机构;五、抗日的外交政策;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七、改良人民生活;八、抗日的教育政策;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十、抗日的民族团结。

洛川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革命军事委员会,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张浩、贺龙、刘伯承、徐向前、林彪11人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