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教师备课工作

高三教师备课工作

高三教师备课工作
一备教案:
一、两天内所复习的内容,是教师工作的思路、行动的路线、流程。

简要写出《考纲》、《说明》所牵涉的“知识点”、“单元”、“框题”,写明“教案”所使用的时间或时间间隔。

写明复习备考
的重点、难点、常考点、易错易混点,一轮复习常以各种小专题复
习和训练的形式来准备,是对一、两天的课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设
计和安排,是你一、两天工作的思路、行动的路线和流程。

二备思路、方法
主要从教师“教”的角度去设计思路和方法,就是写“老师教什么、做什么、怎么去做”。

(1)内容。

依据《考试说明》上的主要内容、知识点进行学习目
标的拆解分析,拓展和挖掘,要设置什么问题?提问学生什么?合作
探究什么?要形成该部分内容的系统和架构,设计什么样的小专题?
例题?训练题?板书?课本和资料上内容不一定全写在教案上,可标明
课本或资料上的页码和段落。

(2)方法。

上课时提问什么?复习巩固上节内容。

精讲点拨什么?
尤其是讲评课,评是精讲、是拓展、是点睛、是结论,老师必须讲
规律、评思路、讲方法、讲线索、讲框架。

小组合作讨论什么?设计
什么样的“小专题”来带动复习。

总之,要对课堂结构和顺序进行
设计,优化学习结构,努力把学生的思维进行激活。

(3)设计。

引导学生“学”的设计,“学”什么?记住、理解、应用什么?让学生“练”什么?巩固迁移,学以致用,实现学生从懂到会,从会到熟练应用,尽量做到使学生口、手、眼、脑同时使用。

课堂上也要做到随时随机抽检学生,做好关键学生(尖子生、边缘推
拉生)的把关、过关工作。

深入真实有效的备课,应成为老师的基本工作习惯和常态工作方式,每次上完课后,都要对课堂效果、学生的状态在教案后边进行
一两句的反思,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出来,要真情实感发自内心,
“反思三年成名师”!
三备“导学提纲”
1、有角度。

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设计的引领学生自主复习的
路线图、方向盘。

要求内容精简、主要体现“学生学什么,做什么?”引领学生去深度学习、去精准练习。

(1)列出三天学生主要的学习目
标(从《考试说明》和课本上提炼出来)。

(2)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常考点。

(3)导学环节。

引导学生去归纳、去构建知识网络,可
用“表格”“填空”“复习的提纲”,“小题带复习”。

让学生去
画“架构图”、“鱼骨图”、“思维导图”“典型例题分析”“小
专题训练”……。

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真正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区别是什么?“导学提纲”上要有留白,
要求学生也要在学案上认真写、认真做,用双色笔在学案的引导下
圈点勾画。

(4)年级要统一格式,从现在到明年高考前,连续标明
“期次”和“时间”,要写上编写老师的姓名。

每周每组至少两个“导学提纲”。

2、有分工。

老师要分好工,每次备课时,由一人负责编写“导
学提纲”,要提前手写或打印出来,要提前发到老师手里,都要提
前认真审读。

集体研备时进行讨论,交流想法和观点,增减完善。

“导学提纲”是学生去动手复习整理知识、去动手做题、训练验收
的最有收藏价值的资料。

希望老师们要始终站在学生们自主复习的
角度去创作设计好。

必须用心去准备,用我们的水平、用集体的智
慧去编选、去完善、去组织,真正达到实用有效的水平。

3、有检测。

准备“周测质检卷”。

一是每周一卷,周六、日使用,格式上统一要求。

二是多给老师们准备各式各样的资源,跳入
题海的首先是老师们,精挑细选试题,一般不用套卷。

“周测卷”
以近期复习内容为主,要求和近期所复习内容、知识点匹配,约占
卷的60~70%,前边复习过的也要进行滚动练习,综合性的练习,要
写明组卷老师的姓名。

三是题型多样。

选、填、计、阅读、实验、
综合题等,要兼顾到高考题型,强调基础题要占大头,小题型占大头,试卷题量要适度加大。

部分学生做不完属正常。

也可设“选做题”,也可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另加点题,自助餐。

四是老师们要提
前分好工,负责该项任务的老师提前从多个渠道选题改题组卷,如:历年来高考真题,全国联合体、名校的模拟题、从各网络上挑选,
也要用好“福建政和”模拟卷,从上届高三的周测题中选,从课本
中选从报纸、期刊、杂志中选……。

集体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每位
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删减更换,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

“周测卷”
具有一轮复习的各个阶段验收功能,必须做实做好。

对每一位学生
都要一一过关,没达到标准的绝不放过,反复再反复。

使用套卷周
测的也应该进行适当增、删、改、调。

4、有训练。

每周一张“强化纠错训练”,要写明编选老师的姓名。

每周谁负责组编“纠错训练”、要明确、要提前做准备。

主要
根据近期学生的“作业”、“限训”、“周测”等,学生们在知识
的理解上,解题的方法步骤上,题型的训练掌握上,出现的漏洞、
问题、错误等,我们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纠错训练,再做再练。

可进
行“原题重做”(原原本本、规规矩矩),“改改条件”(设问、角度、位置)再做,关键环节可用“专题强化”(专题专练),进行重点突破。

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的绝不罢休,绝不停止。

要求每个学科每个学生,必须有纠错本(数学可设多个),每周老师都要检查督促,学区
也要定期抽查。

老师们也要有“错题库”,做好分类别积累,以利
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去纠错、去补漏补缺、去提升能力和素养。

四备流程
(一)教研备课之前,把需要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教案、导学提纲、周测卷、纠错训练等),带齐后准时赶到备课室。

每次安排研备
内容恰当,不宜过多,本着研备透彻、精细和高效的原则进行。

(二)集体研备流程
1、第一项:研备“手写教案”。

“手写教案”永远是每次教研
备课的第一项。

各科的复习进度要统一。

人人发言,汇报自己手写
的教案,为什么这样备?目的是什么?谁先发言、谁后发言,分环节
按顺序发言,发言顺序也要规定下来,一般资历浅的老师先发言,
资历深的老师后发言,组长组织讨论研究,达到最佳效果。

组长主
持整个教研过程,在发言中,前边老师讲过的环节,后边讲的老师
不再重复。

别人的好方法,好观点,要用红色笔在自己的教案上进
行记录和修改,有什么疑问和问题也要记录下来,对关键和疑问的
问题,组长可组织老师们进行讨论,献计献策,用什么方法去解决?
最后由组长拍板确定怎么去做。

2、第二项:集体研备之后,老师们在进行“个人复备”,主要
是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结合自己的班情,特点,对自己的教案可进
行修改,修改时必须用红笔。

有没有修改,是不是使用双色笔,也
要纳入管理环节的量化评价,没修改完善的教案,视为不合格。

3、第三项:编制“导学案”的老师,要提前把手写或打印的
“学案”发给其他老师,其他老师也要提前把“学案”认真审读和
思考,集体教研时,主编老师先发言汇报,讲思路、讲重点、讲理由,然后其他老师也要按顺序发言,发表个人的见解、建议。

4、第四项:负责编制“周测质检卷”的老师,要提前把“卷”
打印出来发给其他老师,其他老师也要提前把每道题进行细致审读,完整做一遍。

集体教研时,主编老师先发言汇报,基本上是逐题解读,讲讲为什么这样组卷的理由,每位老师按顺序发表自己的见解
意见,组长主持,集大家的智慧可当场进行增减修改完善,也可用
其它时间有针对性再去挑选。

原封不动,视为不负责任,评价为最
低一等。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通过老师们的教研,
把最有价值的试题献给同学们,让学生们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
提升。

5、第五项:负责编制“强化纠错训练”的老师,要提前把“训练”打印出来发给全组老师,其他老师也要把每道题细细过一遍,
集体教研时把“强化纠错题”表填写好,主编老师先发言汇报,强
化训练的重点是什么?编排的理由?然后其他老师按顺序发表自己的
见解意见,集大家的智慧进行增减完善(组长主持)。

6、每周三安排下周几次教研备课的具体内容,组长要分好工,
明确具体项目的主备人,就是为了提前做准备。

“安排表”要交给
教研主任一份,把准备的东西要提前发到老师手中,给老师们留出审读思考做题的时间。

五备反思
没有总结和反思,就没有进步和提高。

各学科组,每隔二、三周就要对复习备考过程进行认真的反思,有什么不规范,低效的问题?怎么解决?怎么进行调整?往前进行的复习备考有什么注意事项,有什么需完善和注意的地方?
“一分布置,九分落实”,落实就是水平,实干就是能力。

年级上下要不折不扣的,认真细致的落实《宁晋中学教师常规绩效考核办法》《宁晋中学高三绩效奖励办法》《宁晋中学班主任常规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对关键环节要踏踏实实去跟进、督导、检查、记录和评价。

只有切实把复习备考环节做细做实做精,才能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使精准学习,深度备考真正落实到所有莘莘学子的身上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