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生产管理复习知识大全

服装生产管理复习知识大全

CHAPTER 1 概论名词解释1.管理的定义“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表现、善用各种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服装生产管理的定义服装生产管理,也称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是有关服装生产活动方面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它由质量、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调度与控制等管理子系统组成。

3.5R:以合适的数量、合适的价格、合适的时间以及合适的场所向用户提供合适的商品(产品+信息+服务=商品)。

4.5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好习惯。

5.ISO认证:(质量认证和保证体系、环保体系)6.CSM :(Compliance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综合认证体系,包括质量、环保、安全与健康、社会责任、贸易法规)7.服装生产管理要素:人、材料、加工方法、机械设备、资金、市场与信息8.PDCA循环(戴明循环):服装生产管理时,可按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四个阶段,把成功的经验肯定下来,使之标准化,当下一次制定计划再进行同样的工作时,不必再进行研究、讨论、请示,可直接按标准进行生产;失败的要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同时,将这些内容再次反馈到下一次的PDCA循环中去.简答题1 服装生产制作方式及成衣化的特点成衣化(ready –mades、dress making)——工业化标准生产方法;半成衣化(easy-order)——以工业化标准生产为基础,由用户对某些部位提出特殊要求,结合工业化生产的方法,投入工厂生产线完成;定做(order made)——个人体形为准,量体裁衣单件制作;家庭制作(home sewing)——自己购料、裁剪、缝制服装。

成衣化服装的特点:(1)能利用科学专业知识;(2)能有效地利用人、物、机器(确定工艺标准和生产管理技术);(3)寻求完善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以计算机应用为主,推行自动化、机械化);(4)能进行工业化连续生产;(5)质量好而且价格合适。

2 成衣化生产流程(信息传递和反馈)3 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定义“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表现、善用各种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服装生产管理的定义服装生产管理,也称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是有关服装生产活动方面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它由质量、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调度与控制等管理子系统组成。

4 生产管理模式和工具5 来料来样加工的三个基本条件6 IT和计算机技术在服装生产中的应用7 我国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从制造到智造8 服装精益生产的方法和工具CHPTER 2 质量管理(QC)名词解释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2.IWS:国际羊毛局3.质量与质量管理:狭义的质量是指产品的质量,而广义的质量是指诸如人员、销售、情报、工序、部门、系统、企业的形象、企业方针以及经营管理等的质量。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经济地生产满足用户需求的质量而采取各种措施的系统。

4.检验:是用某种方法对产品进行测定,将其结果与评定标准比较,以便确定每个产品的优、劣或批量的合格与否。

5.5W1H:1 在工序的何处Where;2 检验何种特性What;3 何时When;4由谁负责Who;5 为什么检验Why;6 用什么方法How。

6.抽样:根据产品质量要求,从总体中抽取部分样品,按规定的标准进行检验,并由此对总体进行合理评价和处置。

7.全数检验:又称普遍检验。

对送交检验的全部产品(包括零件、半成品)逐件进行测定判断每一件产品是否合格并剔除不合格品的检验方法。

8.抽样检验:从已交检的产品批量中,随机抽取部分样本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同产品的质量标准比较,作出产品批合格或不合格判定的检验方法。

抽样检验可以减少检验工作量,节省检验费用。

9.计数调整型抽检方案:计数调整型抽检方根据抽样目的或检验结果,按设定的规律选用某一种抽样水平进行抽样检验。

10.ABC分类管理法:主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被管理的事物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特征,进行计算﹑分类﹑排队,按其重要性程度﹑定量地分为A﹑B﹑C三类,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法,对起决定性影响的A类物质进行重点管理。

11.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简答题1 抽样检验和全数检验的定义及应用范围;全数检验:又称普遍检验。

对送交检验的全部产品(包括零件、半成品)逐件进行测定判断每一件产品是否合格并剔除不合格品的检验方法。

(1)即使数量很少,但不合格品出厂会造成很大影响时;(2)若不进行全数检验就不能剔除不合格品或由于制造工序不稳定,在物品中混入若干不合格品且不能保证合格率时;(3)全数检验容易进行,而且费用便宜;(4)若混入不合格品会造成致命或重大损害时,如高压锅炉,霍夫曼型蒸烫机的耐压检验,因与人命有关,为此必须进行全数检验;(5)每件产品都必须是合格品,如高档服装、半定做服装,由于每件尺寸与规格均有差异,因此必须进行全数检验。

抽样检验:从已交检的产品批量中,随机抽取部分样本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同产品的质量标准比较,作出产品批合格或不合格判定的检验方法。

抽样检验可以减少检验工作量,节省检验费用。

⑴ 破坏性检验如材料的拉伸试验、疲劳试验等项目,不破坏产品就不能测定;⑵ 连续体如服装粘合衬卷材、胶片等连续体是不能全部开卷检验的;⑶ 数量多如内衣、袜子、西服胸衬等大批量或自动生产线产品。

服装企业的原材料检验、出厂后商检局或用户的检验通常采用抽样检验。

2 系统抽样方法的应用;系统抽样也即用间隔法进行抽样。

如从150个产品中抽取5个试样时,可先对产品编号,然后进行间隔抽样。

由于这时的抽样比是三十分之一,因此可从随机表中1到30的数字中随机点取,若点中10则可取10、10+30=40、70、100、130五个号码作为试样编码。

3 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的方法和基本要求;计数调整型抽检方根据抽样目的或检验结果,按设定的规律选用某一种抽样水平进行抽样检验。

计数调整型抽捡方案使用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

从1942年由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制定的第一个“ Jan-STD105”方案以来,已作了多次修订,并由美国、英国、加拿大联合制定了“ MILSTD-105D”标准。

1973年国际标准组织(ISO)采用并推荐“ 105D”为国际标准,命名为ISO2859。

我国以ISO2859为基础,略加修改公布了国标GB/T2828-2003。

调整型统计抽捡方案是目前在抽样实践中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科学抽样方案,可以根据产品质量检验情况调整抽验方案的宽严程度。

该标准规定了三种抽样水平,即正常、加严、放宽。

在产品质量正常情况下,采用正常的统计抽捡方案;当产品质量变差或生产不稳定时,换用加严统计抽检方案;当产品质量比所要求的更好或生产很稳定时,则换用放宽抽检方案。

要点:放宽和加严时要求产品是连续批。

4 质量与检验的关系;如果认真地进行检验,是否能获得优质产品呢?可以说只通过检验是创造不出质量的。

检验是对质量进行评定,只能起到区分优质产品和劣质品或批量产品合格与否的作用。

当质量的设计、目标及标准规格制定得不准确时,检验结果很难符合用户的要求。

当检验部门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进行检验时,会出现两种情况:检验部门认为是劣质的产品,对制造部门和用户来说可能是合格品;或者检验部门认为是合格的产品,用户会认为是劣质品。

5 确立检验点的方法;(1)简单服装产品流水线结束后检验;(2)复杂、厚重服装部件结束或组装前进行检验;(3)各部门、车间之间设立检验点。

6 检验管理的要点;1 检验器具的管理;2 检验员的管理(检验员的意识;检验员的选择;检验结果一致性);3 检验环境的管理7 5W1H的应用;8成衣检验过程及内容9质量管理的统计工具及应用范围质量管理工具有直方图,帕累托图,特性要因图,检验明细表,控制图,扇形图,相关图等,这七种图表法简称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除上述方法外,也有服装企业采用线性规划、ABC分类管理法、定置管理法、颜色管理法等进行生产管理和过程控制。

10控制图在疵品率的控制中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什么?11服装认证的种类和特征:ISO系列标准;SA 8000系列标准;CSC 9000TCSC9000T即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hina SocialCompliance 9000 for Textile & Apparel Industry)。

CSC9000T是基于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公约及国际惯例上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12试述ABC管理方法在服装企业运营中的应用ABC分类管理法:ABC分类管理法主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被管理的事物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特征,进行计算﹑分类﹑排队,按其重要性程度﹑定量地分为A﹑B﹑C三类,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法,对起决定性影响的A类物质进行重点管理。

在进行ABC分类管理时,一般先把被管理的物资,根据它的特征因素值(如销售额﹑价值等)的大小,由高到低对所有物资品目进行顺序排列。

ABC三类物资分类示意表类别物资品目占总量的比例特征因素值占总量比例管理方法A 10-15 75-80 重点管理B 20-30 15-20 次要管理C 60-65 5-10 一般管理合计100 100 /1.QC三阶段:产品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C)2.TQC的五个观点:⑴为消费者服务⑵预防为主⑶用数据说话⑷按科学规律办事⑸讲究经济效益3.产品质量构成:设计质量、制造质量和销售质量4.服装生产及商品的特点:(l)商品计划周期短;(2)材料的变化;(3)不完整的设计图纸;(4)完全不合格品很少。

5.质量管理工具:有直方图,帕累托图,特性要因图,检验明细表,控制图,扇形图,相关图等,这七种图表法简称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6.服装的质量检验:按其生产过程可分为入库检验、样板复核、裁剪检验、半成品检验及成品检验第三章思考题 p155名词解释1.成本管理(Cost Control):是指进行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以及采取降低成本措施的管理工作。

2.⑴ 直接成本—成本内容中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费用,直接费包括材料费、工资等劳务费以及外加工费等;⑵ 间接成本—与生产产品间接有关的费用,间接费与每一个产品无直接关系,它是对全体产品分摊的费用。

1 成本管理系统和分析方法2 成本分析的基本过程在服装产品成本分析和计算时,会出现各种费用的名称,对此应全部列出,划分到所属区域,明确做到:⑴ 要素成本(成本三要素);⑵ 部门成本(各部门成本);⑶ 产品成本(不同产品的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