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锚索

预应力锚索

编号:隧-021锚索框架梁施工技术交底编制:施工技术部中铁十六局集团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第二项目分部二0一一年八月锚索张拉计算书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技术交底书1工法特点其主要施工环节有三个:一是锚孔成孔,锚孔成孔的技术关键是如何防止孔壁坍塌、卡钻;二是锚孔注浆,注浆的技术关键是如何将孔底的空气、岩(土)沉渣和地下水体排出孔外,保证注浆饱满密实;三是框架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2适用范围本技术交底书仅适用于我分部管段隧道工程——预应力锚索及其框架梁施工。

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3.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锚孔钻造→锚索制安→锚孔注浆→框架梁(锚梁、锚墩或十字架梁)施工→锚孔张拉锁定→验收封锚。

3.2工艺流程4施工要求4.1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前必须进行锚索拉拔实验。

根据试验结果,及时调整锚索设计参数,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和技术可行。

4.1.1锚孔测放根据各工点工程立面图,按设计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采用测角量具控制角度,孔扣坐标误差误差不得大于10cm,孔斜率误差不得大于3%。

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

4.1.2钻孔设备岩层中采用潜孔钻机成孔;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等易于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施工,必要时采用跟管钻进技术。

4.2.1钻机就位锚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满足规范要求。

4.2.2钻进方式钻孔要求须采用风动钻进,禁止采用水冲钻进,确保锚索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

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4.2.3钻进过程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等情况作好施工记录。

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立即停钻,应及时采用套管跟进组合钻具作业或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4.2.4孔位孔深钻孔孔位、孔深不得小于设计值,并超钻50cm,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得立即停钻,要求稳钻3~5分钟,防止孔底尖灭。

为确保锚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为确保锚孔深度,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并且实际钻孔深度大于锚索设计长度0.5m 以上。

4.2.5锚孔清理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

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

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

如果设计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然后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待孔内粉尘吹净且孔深不小于锚索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将孔口塞好备用。

4.2.6锚孔检验锚孔钻造结束并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

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4.2.7锚索体制作及安装(1)锚筋的制作应搭建高于地面50cm以上与锚筋设计长度相适应的制作台及简易防晒防雨棚。

当设计为压力分散型锚索时,其材料采用直径Φ15.2mm,标准强度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

下料时应注意对钢绞线不同单元和钢筋锚接头进行醒目可靠的标记,还应注意各单元锚索长度是不同的,应仔细检查,在锚索上标记出编号及锚固段、自由段。

挤压头组装时,挤压套、挤压簧安装须准确,挤压推进应均匀充分,应严格控制钢绞线挤压套挤压工艺,并抽样3%进行检测,确保单根挤压强度不低于200KN。

组装承载体时应定位准确,挤压套通过螺栓在承载体和限位片之间栓接牢固。

架线环间距为1.0~1.5m,应准确定位、绑接牢固,锚孔孔口位置必须设置一个架线环。

注浆管穿索安装准确定位,绑扎结实牢固,并深入导向帽5~10cm。

导向帽可电焊固定于最前端承载板上,并应留有溢浆孔,保证孔底返浆。

所有的钢质部分均应均匀涂刷防腐油漆;当设计为拉力集中型锚索时,材料应用直径Φ15.2mm,标准强度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要求顺直,不扭不叉,排列均匀,除锈、除油污,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坑处剔出,按设计要求绑扎隔离架和束线环,使锚固段形成糖葫芦状;自由段除锈后,涂抹专用防腐油脂并立即外套Φ22m聚乙烯塑料管,两头用铁丝扎紧,并用高压胶布缠封。

防腐油脂应满足《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T3007)的技术要求。

(2)锚索下料采用机械或砂轮切割机切割,避免电焊切割钢绞线,切割下料时,应严格按照设计长度一次性截取,不得采用焊接。

考虑到锚索张拉工艺要求,实际锚索长度要比设计长度多留2.0m。

即锚索长度=锚固段长+自由段长+2.0m。

(3)腐蚀环境中得锚索必须按《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要求,采用I级双层防腐保护构造,拉力型锚索锚固段应外套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管,其壁厚不小于0.8mm,密度≥1.35kg/m3,抗拉强度≥45MPa,波纹套管与自由段的Φ22mm聚乙烯塑料套管搭接长度不小于0.2m,波纹管内注水泥浆。

安装锚索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缓将锚索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绞线长度,计算孔内锚索长度,确保锚固长度。

4.2.8锚固注浆(1)锚孔内注浆材料采用M40水泥砂浆,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当地层岩土具有侵蚀性时,按相关规定,选用抗侵蚀性水泥或掺入外加剂。

砂子采用石英质中粗砂,最大粒径不大于1.0mm,含泥量不得大于3%,砂中云母、有机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有害物质总含量不得大于1%。

砂浆灰砂比1:1,水灰比0.4~0.45,掺入聚丙烯晴纤维(PAN),掺入量为每方水泥砂浆掺1.8~2.0kg,聚丙烯晴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小于700MPa。

(2)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注浆压力不小于0.6~0.8MPa,确保孔内浆液饱满。

将自由段涂满防锈油,套上波纹管,管内注满黄油,并严格封闭两端,一次将锚索的锚固段和张拉段注满,不能留空隙。

砂浆经试验比选后确定施工配合比。

实际注浆量一般要大于理论的注浆量,或以锚具排气孔不再排气且孔口浆液溢出浓浆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

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施工过程中,做好注浆记录。

4.2.9框架梁(锚梁、锚墩或十字架梁)施工(1)框架钢筋绑扎修整边坡,按照框架竖梁、横梁尺寸及模板厚度,精确挖出单根梁肋轮廓。

先施工竖梁,并于接点处预留横梁钢筋,竖梁形成后,再施工横梁。

绑扎钢筋,用C20混凝土垫块垫起,与坡面保持一定距离,并和短钢筋锚钉连接牢固。

(2)立模板、加支撑用脚手架钢架杆支撑固定模板,模板底部要与基础紧密接触,以防跑浆,涨模。

模板表面刷隔离剂,便于脱模。

(3)浇筑砼①框架梁(锚梁、锚墩或十字架梁)采用C35砼现浇。

框架梁截面采用或0.4m*0.5m矩形截面,嵌入坡面20~35cm;采用锚墩形式时,根据地层承载力及锚索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尺寸的锚墩和承压板。

首先基底先平整,再进行钢筋制作安装,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

如锚索与竖梁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箍筋的间距。

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砼浇注要仔细振捣,保证质量。

承压板为预制钢筋砼正方形板,面板为受压构件,承压面积不小于1.0×1.0m,边长可采用1.0m、1.2m、1.5m(框架梁技术交底见)。

②锚索张拉锁定后,清刷、凿毛竖肋两侧及横梁下不混凝土,立模浇筑C25素混凝土截水槽,槽露出坡面0.1m,厚0.1m,埋深0.15m,位于横梁或顶梁处的截水槽顶面应作由中间向两侧的排水坡。

③框架梁内采用客土喷播植草或喷混植生护坡防护,当采用喷混植生护坡防护时,应在框架梁浇筑前铺网,保证压入框架梁不小于20cm。

框架梁间设2cm宽伸缩缝,用沥青麻筋填塞密实。

4.2.10锚索张拉及锁定、封锚(1)在砂浆未完全固化以前不得拉拔和移动锚索,待锚固体达到设计强度及锚索框架梁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锚索张拉锁定。

(2)锚索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以确保设计锁定预应力值;正式张拉前先对锚索进行1~2次预张拉,荷载等级为0.1倍的设计拉力。

锚索正式张拉分五级进行,每级荷载分别为设计的25%,50%,75%,100%和110%,除最后一级需要稳定10~20分钟外,其余每级需要稳定5分钟,并分别记录每一级钢绞线的伸长量。

在每一级稳定时间内必须测读锚头位移三次。

锚索张拉除考虑预张拉外尚应采取对称张拉,以免产生过大的次应力;非对称张拉时,可以采用每次张拉设计拉力的50%为一循环张拉程序,以保证各孔锚索受力均匀,张拉后若发现有明显的预应力损失,应及时进行补张拉。

在设计张拉完成6~10d后再进行一次补偿张拉,然后加以锁定。

(3)压力分散性锚索张拉前应先计算出每个承载体上的钢绞线应补偿的伸长值,并分配到每一级的张拉中。

每级加载时,先用小千斤顶进行补偿张拉,补偿按孔底向孔口顺序进行。

当补偿到位后,用大千斤顶整体张拉到该级荷载,以此类推,一级一级补偿,一级一级整体张拉,直至达到最大荷载。

(4)当张拉到最后一级荷载且变形稳定后,卸荷至锁定荷载锁定锚索。

锚索锁定后,按要求切除多余钢绞线,锚头及锚孔在锚索框架梁的锚孔部位补浆完成后,用C30混凝土及时封闭锚头,要求整齐、美观。

(5)按规定进行注浆体的强度试验,锚索张拉锁定时,应做张拉锁定记录。

5质量控制及检验5.1质量控制措施5.1.1路堑开挖事先做好天沟、排水沟等排水措施,以防水流充刷边坡及地表水流入路堑影响施工。

5.1.2锚索边坡开挖采用控制爆破,并从上往下分层开挖,分层锚固。

5.1.3锚索孔按设计图纸布置的孔位精确定位,位置允许误差小于100mm;钻孔的倾角误差控制在1度以下。

5.1.4钻机机台保持稳定牢固,在钻孔反推力作用下仍能保证钻机稳定和钻孔方向;钻孔施工尽量不扰动钻孔周围岩层,钻孔结束后,从孔底向外继续清孔至少10分钟。

5.1.5锚索材料确保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钢绞线按设计长度用无齿锯锯断,并清除其上油污、锈斑后再进行防腐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