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实验报告篇一: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实验研究报告摘要本实验采用棒框仪测量6名大二心理系学生的认知方式,并用excel与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性别差异的问题采用了配对T检验的统计方法。
结果发现男性与女性的认知方式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男性和女性都明显倾向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
一、引言记忆广度是指按一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之后,被试能够按刺激呈现顺序正确再现刺激系列的内容。
一般是呈现后,要求立刻再现。
该方法是测定短时记忆容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呈现的材料不同,短时记忆广度也会有所差异。
记忆广度的研究最早是由贾克布斯(Jackobs,1887)根据艾宾浩斯发明的系列回忆加以改动后创造的。
关于记忆广度的计分方法有多种:1.设每种刺激长度呈现3次,每通过一次得1/3分,以3次都能通过的长度数为基数,加上其后面未能完全通过长度的通过比率。
如:6位时3次都通过(作为基数),7位时通过2次,8位通过1次,而9位3次均未通过,则记忆广度为6+2/3+1/3=7。
2.如8位能够通过(只要有一次就可以),而9位时3次未能通过,则记忆广度为8.5。
3.采用奥伯利(Oberly 1982)的直线内样法。
即以系列长度为横轴,以被试的正确回忆数目转换成正确百分率为纵轴,在 50%处向曲线作平行线,在交点处再作垂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即为被试记忆广度数。
本实验使用的是第一种计分方法。
二、目的1.通过测定数字和字母两种实验材料的记忆广度,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
2.探讨实验材料与记忆广度之间的关系。
三、仪器与材料1.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2.材料:(1)字母:随机排列的大写英文字母,长度4~15。
(2)数字:随机排列的0到9的数字,长度4~15。
3.被试:华东师范大学09级本科生生6名,年龄均在20岁左右四、方法1. 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单击呈现实验简介。
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参数),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
可先进行练习实验,也可以直接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2.指导语是:这是一个测验记忆能力的实验。
下面屏幕将要呈现一组字母或数字,请你注意尽力记住呈现内容和呈现的顺序。
在呈现完毕出现“嘟”声后,请你立即将刚才呈现的内容回忆并用电脑键盘逐一顺序输入,输入完毕按回车键予以确认。
当你明白了上述指导语后,可以先点击“练习”按钮,试做若干次。
然后再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实验。
3.如参数设置中选字母为实验材料,则实验开始屏幕会呈现多组英文字母。
长度从4个开始每种长度呈现3次,被试答对至少一次,呈现的长度自动递增直至被试 3次都答错,实验自动停止。
被试每看过呈现的一组字母后,会出现提示音和提示语“请输入”,要求被试回忆并顺序输入呈现的字母。
如选数字,其实验过程与字母相同。
4.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
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
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五、结果1.分别计算被试两种实验材料的记忆广度。
表 1 不同记忆材料的记忆广度测试结果图 2不同记忆材料的记忆广度测试结果表2.1 实验材料对记忆广度测试结果的描述性统计Paired Samples StatisticsPair 1数字字母Mean 8.7167 6.4333N 6 61.21559 1.08012.49626 .44096由上表可以看出,伴随性概率小于0.05,即不同记忆材料对记忆广度的影响显著。
五、讨论1.根据被试的记忆广度,说明短时记忆的特点。
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很短,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
一般人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
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无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无意义音节,短时记忆广度7±2个,超过这一范围记忆就会发生错误。
且与人的母语背景、对记忆材料的个人偏好有关。
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
可以通过复述进行强化,且短时记忆可以进行跨通道知觉编码、复述、强化。
如在本实验中,记忆材料首先以视觉形式进行编码,然后通过语言通道进行复述强化。
2.检验不同材料的记忆广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对结果作出解释。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被试对数字的短时记忆广度平均数为8.71,对字母的记忆广度平均数为6.43,相差达到2.28,而且经分析两种记忆材料对记忆测试的结果影响差异小于0.05,仅为0.01,差异性显著,所以两种记忆材料对该背时群体的影响区别十分大,被试对数字的短时记忆广度明显好于对字母的短时记忆广度,这可能与中国人的母语不是拼音文字,对字母的熟悉程度不及数字,所以普遍对数字的短时记忆好。
但是总体上记忆广度的测试结果还在7±2范围内,有较强说服力。
六、参考文献①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XX年10月第一版②杨治良,王新法心理实验指导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XX年9月篇二: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实验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实验杨一鸣(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班级11150201 山西041004)摘要本实验以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46名本科生为被试,使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材料分别测定被试的字母、数字。
实验结果表明:数字的记忆广度比字母的记忆广度大。
说明了大多数的短时记忆编码并不是按照刺激物的原有物理属性进行的,而是依据听觉形式进行编码的,也有视觉编码机制;对记忆材料进行组织形成组块,可以扩大记忆信息的容量。
关键词字母数字记忆广度1前言记忆是人类高级心理功能,是心理学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其中,短时记忆容量限制的研究已久,包括短时记忆概念、编码方式、记忆容量(记忆广度)、加工策略和提取方式等方面。
有研究表明,不同性质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不同,以汉字、图形、数字、位置4 种性质特征的材料来说,数字类短时记忆容量最大,其次是图形类,再次是汉字类,位置类的短时记忆容量最小。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以组块(chunk)为单位进行测量。
组块是指人们在过去经验中已变为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独立体。
G. A. Miller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 个组块,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这就是短时记忆的组块理论。
记忆广度的研究最早是由贾克布斯根据艾宾浩斯发明的系列回忆加以改动后创造的。
它是指按一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后,被试能够按刺激呈现顺序正确再现刺激系列的内容。
该方法是测定短时记忆容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一般是呈现后,要求立即再现。
呈现的材料不同,短时记忆广度也会有差异。
记忆广度的计分方法主要有3种:(1)设每种刺激长度呈现3次,每通过一次的1/3分,以3次都能通过的长度数为基数,加上其后面未能完全通过长度的通过比率。
(2)如8位能够通过(只要有一次就可以),而9位数时未能通过,则记忆广度为8.5。
(3)采用奥波利的直线内插法。
即以系列长度为横轴,以被试的正确回忆数目转换成正确百分率为纵轴,在50%处向曲线作平行线,在交点处再做垂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即为被试记忆广度数。
本实验采用第一种计分方法。
通过对不同性质材料的记忆广度的测定,了解不同性质材料的记忆广度是否存在差异。
2 方法2.1 被试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院本科生46名。
6名男生,40名女生。
2.2 仪器与材料2.2.1 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2.2.2 材料:(1)字母:随机排列的大写英文字母,长度4—15。
(2)数字:随机排列的0到9的数字,长度4—15。
2.3 程序2.3.1登陆并打开PsyTea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分别选中实验列表中的“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单击呈现实验简介。
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参数),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
可先进行练习实验,也可直接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2.3.2 指导语为:这是一个测验记忆能力的试验。
下面屏幕将要呈现一组字母或数字,请你注意尽力脊柱呈现的内容和顺序。
在呈现完毕出现“嘟”声后,请你立即将刚才呈现的内容回忆并用电脑键盘逐一顺序输入,输入完毕按回车键予以确认。
当你明白了以上实验步骤后,可以先点击“练习”按钮,试做若干次。
然后再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2.3.3 如参数设置中选字母为实验材料,则实验开始屏幕会呈现多组英文字母。
长度从4开始,每种长度呈现三次,背时只要答对一次,呈现的长度自动递增直至被试3次都答错,实验自动停止。
被试每看过呈现的一组字母后,会出现提示音和提示语“请输入”,要求被试回忆并顺序输入呈现的字母。
如选数字,其实验过程与字母相同。
2.3.4实验结束后,数据分别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结果可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3 结果3.1 不同实验材料的记忆广度如表1表1 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学习材料N Mean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记忆数字19 8.42 1,165267 广度字母23 5.33766 b 1603.2不同材料记忆广度的差异以不同材料为自变量,记忆广度为因变量,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不同材料的记忆广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7)=7.178,p 字母-数字 M 2.750 SD 1.084 t 9.918 df 7 p 4 讨论4.1 由表一可以看出所有被试的字母和数字的记忆广度在4~8之间,这说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记忆广度一般为7±2个项目。
在实验过程中被试均对所要记忆的材料进行了口头上的复述,说明大多数的短时记忆编码并不是按照刺激物的原有物理属性进行的,而是依据听觉形式进行编码的。
4.2 由3.2可以得到,数字与字母的记忆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数字的记忆广度比字母的记忆广度大,这可能是由于字母的读音相似度比数字的大,同时字母的外形相似度也比数字的大因为短时记忆的编码,并不完全是按听觉形式进行的,也有视觉编码机制。
5 结论数字的记忆广度比字母的记忆广度大。
6 参考文献①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XX年10月第一版②黄希庭张志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版篇三: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实验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实验姓名、(地址,省份,邮编)摘要:本实验以36名心理系的学生为被试,得出初步结果后果排除极端数据得到最终结果,研究数字和字母两种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
结果发现字母和数字材料记忆广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数字好于字母。
关键词:学习材料记忆广度1 前言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