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 感觉概述 考点
一、识记: 1、感觉 2、感受性 3、感觉阈限
二、领会: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2/29/2012
感觉的一般概念
感觉是 1、人们获取信息的第 一步 2、感官→觉察刺激→ 转换成神经冲动→ 传往大脑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
感觉阈限
韦伯定律
费希纳定律
绝对感觉阈限
第二节 视觉
考点
一、识记: 1、视觉适应; 2、色觉的属性 二、领会: 1、视觉产生的机制; 2、色觉理论
12/29/2012
基本的视觉现象——视觉适应
一、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 感受性发生变化 二、适应现象 1、明适应 2、暗适应
明适应(光适应)
一、☞对光的感受性下降 二、情景:暗处→光亮处 三、现象:在强光下,最 初的瞬间发眩,看不清 四、例子:夜间行车,对 面有车行驶,要将远光 灯改为近光灯。
A.后像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
全国2003年10月真题 全国2008年7月真题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 共12分) 21.适应 答案:适应指的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 性发生的变化。
第三节 听觉
考点 领会:一、基本的听觉现象
二、听觉产生的机制
12/29/2012
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三、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 蜗牛壳内 基底膜
毛细胞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道
声波的通道
鼓膜
耳蜗
听神经
声音放大
鼓室内 听小骨
振动传声
大脑
听觉
第三节 听觉
听觉刺激
听觉现象
听觉机制
声音的 属生机制
听觉理论
音强
位置学说
音高
频率匹配 学说
音色
考点(领会)
基本的 听觉现象
声音的 属性
听觉的 适应
声音的 混合
音强
音高
音色
听觉的 疲劳
声音的 掩蔽
声音的属性
一、声音的三大属性:
1、音强:声音的大小。由振动的大小振幅决定;单位分贝 2、音高:声音高低。由振动的次数频率决定。单位赫兹 3、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由混合音的复合程序与组成形式构成 二、常人听觉的音高范围:20~2000HZ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23.绝对感觉阈限 答案: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2010年4月真题
29.简述感受性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1)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2)为了产生感觉,刺激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 的数量;随着刺激的强度增大,感觉也加强; 即感受性也加强。 (3)刺激的强度超过某种限度时,它又会破坏 感觉系统的正常活动。太强或太弱的刺激量并 不能被人觉察。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发 生变化所需的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例关系。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5.差别感觉阈限指的是( )
A.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B.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C.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异量 D.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深度知觉
1、深度知觉指人对物 体远近距离即深度 的知觉,又称距离 知觉 。 2、深度知觉由一定线 索引起的。
运动知觉
是物体的运动特 性在人脑中的直 接反映 。 包括对物体真正 运动的知觉和似 动。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 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时间知觉有四种形式: (1)对时间的分辨; (2)对时间的确认; (3)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4)对时间的预测
凸透镜---水晶体
白纸板---视网膜
物体
光线
角膜
视网膜
瞳孔
水晶体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视觉的形成过程
物体 视 网 膜
光线
角膜 视网膜 上的感 光细胞
瞳孔
视觉 神经
水晶体 大脑 一定 区域
• 眼睛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完善的视觉结构 • 光波≯角膜→瞳孔→水晶体→视网膜(成像)
网膜:是真正的感光机构
棒体细胞:分散在网膜周围
知觉的理解性
一、理解性 ☞对现时事物的知觉…… 需有过去经验、知识 ……以便解释、说明 二、知识经验不同,知觉 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知觉的恒常性
一、恒常性 ☞在变化中→把事物知觉 成→稳定不变的整体
二、包括
1、大小恒常性 2、形状恒常性 3、颜色恒常性
几种复杂的知觉及其机制
知觉
深度知觉
运动知觉
时间知觉
听觉适应与疲劳
☆ 听觉适应: 1、持续的声音刺激,引起 听觉感受性下降。 2、听觉适应有选择性。 3、听觉适应恢复快。 ☆ 听觉疲劳: 1、较长时间的声音刺激, 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 低。 2、恢复时间很长,如经常 性发生,会造成听力减退 甚至耳聋。 3、音隙、音岛、失聪
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两个声音 同时 到达耳朵 强度 大致相同 强度 相差较大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6.简述知觉的特征。 26.(1)知觉的整体性(1分),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 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的特性(1分); (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根据当前需要,把外来刺激 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1分);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知觉事物过程中需要以过去 的经验、知识为基础。(1分); (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 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1分)。
2008年10月全国自考心理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 30分)
3.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答案:(1)感觉通道的性质;(2分)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2分) (3)个体的兴趣和情绪。(1分)
锥体细胞:集中于网膜中心
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
专门反应光的波长
色觉理论
三原色说 (杨-黑理论)
四色说 (拮抗理论)
视网膜上 的锥体细胞
神经结细胞
色觉理论
三原色说 (杨-黑理论) 视网膜上 的锥体细胞
四色说 (拮抗理论)
神经结细胞
颜色混合现象
正后像 负后像
颜色互补现象
视觉后像
颜色对比现象
第二节 视觉
视觉刺激
视觉现象
视觉机制
视觉适应
色觉
眼睛
色觉理论
眼睛的 构造
三原色说
视觉的 产生机制
拮抗理论
考点(识记)
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指定是眼睛在刺激物持续作 用下,感受性发生了变化。视觉的适应 现象最常见的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
考点(识记)
色觉的属性
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1、色调是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 2、饱和度与光的强度有关; 3、亮度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
差别感觉阈限
第一节 感觉概述
感觉的概念
感觉的 生理机制
感受性与 感觉阈限
感受器
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考点(识记)
感觉的基本概念 感觉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同时也可以从身 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感觉是人们的感官 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化成 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考点(领会)
• 听小骨:振动,把声音放大 • 耳蜗: 蜗牛壳是听觉的主要器官
声波 外耳道 • 耳廓收集的_______ 通过____________, 鼓膜 听小骨 引起_____的振动,这种振动能引起_______
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内耳中的
蜗牛壳 ________是听觉的主要器官。并由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听神经 ______ 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的听觉现象
(1)声音的属性:音高、音强、音色 (2)听觉的适应与疲劳 (3)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考点(领会)
听觉产生的机制 • 人耳是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 声源 →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使声波 通过)→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耳蜗 (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传递冲 动)→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全国2006年4月真题
8.当两个强度相差较大的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 混合时,我们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 音。这种听觉现象称为( ) A.混合音 B.拍音 C.纯音 D.声音的掩蔽
全国2007年7月真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 30分)
28.基本的听觉现象。
(1)声音的属性:
全国2012年4月真题
5.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一是色调,二是 饱和度,三是( )
A.色彩 B.亮度 C.颜色
D.色光
全国2006年1月真题
14.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 前一幅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幅画面又出 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 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 )
频率 相差大
频率 接近
掩蔽
混合音
拍音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一、耳朵的结构
听小骨
耳廓
蜗牛壳
外耳道
鼓膜
认识耳朵的结构
外耳: 耳廓、外耳道 中耳: 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 半规管、前庭、耳蜗(蜗牛壳)
二、耳朵的各部分功能
• 耳廓:
收集声波
• 外耳道: (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 • 鼓膜: 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知觉的 特性
整体性
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