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民法学》 马工程

第二章 《民法学》 马工程

争议问题:劳动能力是否属于健康权的内容。
11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3.身体权
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保持其身体组织完整并支配其肢体、 器官和其他身体组织的权利。
身体权的内容为: 第一,保持身体组织的完整性,禁止他人的不法侵害。 第二,支配其身体组织,包括肢体、器官、血液等。 第三,损害赔偿请求权。
17
四、肖像权
(三)肖像权的合理使用 1.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肖像。 2.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而强制使用公民的肖像。 3.使用在特定场合出席特定活动的人物的肖像。 4.为了自然人本人的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使用 其肖像。 5.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目的而在一定范围 内使用他人肖像。 6.基于肖像作品著作权的使用。
10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2.健康权
健康权则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以维护人的身体的上述状态 和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健康权的内容主要体现为自然人对自身健康状况予以维护 的权利。这不仅包括自然人维护自身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追求体格完美,以及在生理机能、功能出现不正常的状态 时请求医疗、接受医治的权利,同时也具有维护社会利益 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意义。
誉权是否受到侵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看受害人的社会 评价是否因侵权行为而有所降低。
16
四、肖像权
(一)肖像权的特征 除了具备人格权共有的绝对性、专属性等特征外, 还有以下两项重要特征:第一,肖像权的主体只能 是特定的自然人。第二,与其他人格权种类相比, 肖像权具有更多的财产利益。
(二)侵害肖像权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未经许可而制作或使用他人肖像。 2.无正当理由。
5
二、人格权的主要权能
1.支配权 2.利用权 3.一定范围内的处分权
6
三、人格权与其他权利
(一)人格权与身份权 1.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共性 (1)人格权与身份权都是专属性的民事权利。 (2)二者都是非财产性权利。 (3)从法律保护的目的来看,二者表达了共同的
价值关怀。 2.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 (1)权利客体上的差别。 (2)权利取得上的差别。 (3)权利存续的期间不同。
问题。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人格权的主要权能、具体 人格权的各项权利的内容
一、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
1.人格权,是指以主体固有的人格利益为客体,以 维护和实现人格平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为目 标的权利。
2.人格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依法所固有的基本权利。 (2)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专属享有的民事权利。 (3)人格权以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为其客体。
12
二、姓名权、名称权
1.姓名权 姓名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决定、变更和使用自己的姓名
并得排除他人干涉或非法使用的权利。 姓名权的人格权属性包括: 第一,姓名权具有专有性。 第二,姓名权具有非财产性。 第三,姓名是使自然人特定化的标志,是自然人人格的外在
表现。 一般而言,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具体包括:干涉、盗用、假
9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1.生命权
生命权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的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生命权的主要特征在于: 第一,生命权的客体是生命及其安全利益,这与身体权和健
康权明显不同。 第二,生命权只有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或者处于危险状态
时,才能够行使,而且,对于生命权的主体来说,该项权 利的主要内容在于排除生命安全所受到的危险和威胁。 第三,生命权一旦受到实际侵害,法律救济的唯一功能在于 使权利主体的利害关系人得到财产上的补偿和精神上的抚 慰。 生命权的内容包括生命安全维护权和生命利益支配权。
15
三、名誉权
名誉权就是自然人或法人依法享有的维护所获得的社会公 正评价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的法律特征主要有: 1.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 2.名誉权的内容是就名誉受有利益和排除他人的侵害。 3.名誉权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非自然人。 损害名誉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侮辱和诽谤。 名誉权的客体是作为社会客观评价的名誉,因此,判断名
第二章 人格权法
1
第一节 人格权概述 第二节 具体人格权 第三节 一般人格权 第四节 人格权的保护
2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人格权法有有比较全面 清晰的认识和学习。 本章教学要求:讲解、分析人格权的概念、具体 人格权、一般人格权、对人格权的保护等,使学 生能够正确理解人格权的概念,掌握人格权的基 本内容,并能结合案例探讨对部分人格权的保护
18
五、隐私权
隐私权就是指个人对其私生活安宁、私生活秘密等享有的 权利,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 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此 种权利的基本特征包括:
1.主体的特定性。 2.内容的广泛性。 3.客体的可利用性。 当个人隐私与公共利益相冲突,如公众人物的隐私与社会
冒。
13
二、姓名权、名称权
1.姓名权 对姓名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何人在从事重要法律行为时,都负有使用其在户籍 上登记的正式姓名的义务。 (2)自然人不得基于不正当目的而取与他人相同的名字, 不得故意造成姓名权的冲突。 (3)不得滥用姓名权。
14
二、姓名权、名称权
2.名称权 名称权,即特定团体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及依照
公众知情权冲突时,就需要对个人的隐私权的行使和享有 作出适当限制。特别是对隐私的公开和利用而言, 权利 人必须遵守社会公共道德的要求。
7
(二)人格权与财产权 1.人格权与财产权的联系 (1)人格权的享有和保障是民事主体取得和行使
财产权的前提。 (2)财产权的享有和行使可以为民事主体人格权
的享有提供更为充分的保障。 (3)人格权也部分包含财产利益的因素。 2.人格权与财产权的区别 (1)权利客体不同。 (2)专属与否不同。
8
第二节 具体人格权
法律规定转让自己的名称,并得排除他人的非法干涉及不 当使用的权利。 名称≠字号、商号 法律对不同的团体或组织的名称设定有各不相同的具体要 求。另外,名称权人在行使其独占使用权时也要受到一定 的限制:禁止使用持不正当目的而使公众误认是他人营业 的名称,禁止使用有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误解的名称, 禁止使用外国国家 (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