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试卷(一)答卷注意事项:1、学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试题卷上答题。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宜过大,以防试卷不够使用。
4、本卷共6大题,总分为100分。
一、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1.统计的三种含义:、、。
2.统计包括、、三大职能。
3.按变量性质不同,分为变量和变量。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5.列举两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6.分布数列由和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7.典型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式和式。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发展水平只能表现为平均数。
()2.在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中,其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3.数量标志是用来表明事物数量特征的。
()4.人均粮食产量是相对指标。
()5.在任何情况下,调查单位都是填报单位。
()6.统计资料搜集中的调查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总体。
()7.调查时间指完成统计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8.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经济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9.连续型变量要做单项式分组。
()10.月末库存量是时点指标。
三、选择题(共15分,每个选项1分)1.研究某物流企业职工的工资情况,资料如下:该企业有职工230人,职工年平均工资3500元。
李华是该企业的一名职工,其个人资料如下:性别男、年龄35岁、文化程度大学专科、月工资4200元。
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资料中总体是( ),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所有职工B.每一个职工(2)职工年平均工资3500元是()。
A.指标B.数量标志(3)李华的个人资料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工资”都是(),“男”、“35岁”、“大学专科”、“4200元”都是()。
A.标志 B.标志表现2.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城市职工家庭调查生活状况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3.在统计资料的搜集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A.调查对象 b.填报单位 C.汇总单位 D.调查单位4.下列指标中,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A.工人出勤率B.每百元产值利税额C.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D.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5.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是()。
A.动态相对数B.结构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6.增长1%的绝对值是()。
A.本期水平除以100B.累计增长量除以100C.逐期增长量除以100D.前期水平除以1007.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费用水平比上年下降6%,实际下降了12%,则该企业的费用水平计划完成程度为()%。
A.150B.50C.112D.93.628.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则()。
A.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B.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C.平均数的代表性不受影响D.无法判断9.按()抽取样本单位是抽样推断的前提,社会经济统计中的抽样推断一般要求使用大样本,即n大于等于()。
A.随机原则B.总体范围一致原则C.60D.3010.按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
A.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C.环比指数四、计算题(共60分)注:计算结果凡除不尽的,一律保留两位小数!1.(5分)A企业某产品总成本3000万元,同期B企业同一产品总成本则为4000万元。
试计算相对指标,并说明该相对指标的种类。
2.(5分)某车间9月份6名工人生产量分别为258件、260件、272件、285件、354件和395件。
计算该车间9月份6名工人的平均生产量。
3.(20分)某企业的调查资料如下表所示:(1)直接填写表中所缺数字;(2)计算平均增长量。
某企业近几年利润资料表4.(15分)某企业三种商品的销售价格及销售量资料如下:某企业三种商品销售情况表试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的变动影响销售额变动的数额。
年份利润(万元)增长量(万元)发展速度(%)逐期累计环比定基 2013 120 - - - - 2014 18 182015 682016 1122017 1805.(15分)从一批零件中随机抽取100件对其长度进行检测,平均长度为10毫米,标准差为0.15毫米。
要求:以 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t = 2)估计该批零件平均长度的区间范围。
统计学基础答案(一)一、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1.统计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包括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三大职能。
3.按变量性质不同,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
5.列举两种非全面调查方法: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6.分布数列由各组的名称和各组的单位数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7.典型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解剖麻雀式和划类选典式。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发展水平只能表现为平均数。
(×)2.在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中,其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3.数量标志是用来表明事物数量特征的。
(√)4.人均粮食产量是相对指标。
(×)5.在任何情况下,调查单位都是填报单位。
(√)6.统计资料搜集中的调查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总体。
(×)7.调查时间指完成统计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8.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经济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9.连续型变量要做单项式分组。
(√)10.月末库存量是时点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个选项1分)1.研究某物流企业职工的工资情况,资料如下:该企业有职工230人,职工年平均工资3500元。
李华是该企业的一名职工,其个人资料如下:性别男、年龄35岁、文化程度大学专科、月工资4200元。
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资料中总体是( A ),总体单位是( B )。
A.该企业的所有职工B.每一个职工(2)职工年平均工资3500元是(A)。
A.指标B.数量标志(3)李华的个人资料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工资”都是(A),“男”、“35岁”、“大学专科”、“4200元”都是(B)。
A.标志B.标志表现2.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城市职工家庭调查生活状况是( D )。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3.在统计资料的搜集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D)。
A.调查对象B.填报单位C.汇总单位D.调查单位4.下列指标中,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C )。
A.工人出勤率B.每百元产值利税额C.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D.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5.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是(D)。
A.动态相对数B.结构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6.增长1%的绝对值是( D )。
A.本期水平除以100B.累计增长量除以100C.逐期增长量除以100D.前期水平除以1007.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费用水平比上年下降6%,实际下降了12%,则该企业的费用水平计划完成程度为( D )%。
A.150B.50C.112D.93.628.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则( B )。
A.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B.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C.平均数的代表性不受影响D.无法判断9.按(A)抽取样本单位是抽样推断的前提,社会经济统计中的抽样推断一般要求使用大样本,即n大于等于(D)。
A.随机原则B.总体范围一致原则C.60D.3010.按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A)。
A.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C.环比指数四、计算题(共60分)注:计算结果凡除不尽的,一律保留两位小数1.(5分)A企业某产品总成本3000万元,同期B企业同一产品总成本则为4000万元。
试计算相对指标,并说明该相对指标的种类。
比较相对指标=3000/4000=75%或比较相对指标=4000/3000=1.33(133.33%)【计算3分,说明2分】2.(5分)某车间9月份6名工人生产量分别为258件、260件、272件、285件、354件和395件。
计算该车间9月份6名工人的平均生产量。
工人平均生产量=∑x/n 【 2分】=(258+260+272+285+354+395)÷6=1824÷6=304(件)【 3分】3.(20分)某企业的调查资料如下表所示:(1)直接填写表中所缺数字;(2)计算平均增长量。
某企业近几年利润资料表【所缺数字,每个1分】(2)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项数=(18+50+22.56+5.44)/4=96/4=24(万元)【 5分】4.(15分)某企业三种商品的销售价格及销售量资料如下:某企业三种商品销售情况表试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的变动影响销售额变动的数额。
表中数字 每个 1分 (共 8分) 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6.1297500972001===∑∑pq p q K q (5分) 由于销售量增加29.6%,使销售额增加:(元)2220750097200001=-=-∑∑p q p q (2分)5.(15分)从一批零件中随机抽取100件对其长度进行检测,平均长度为10毫米,标准差为0.15毫米。
要求:以 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t = 2)估计该批零件平均长度的区间范围。
已知 x = 10 毫米 标准差σ=0.15毫米 n = 100⑴ )(t ϕ= 95.45% 得 t = 2μ x = ==10015.0n σ = 0.15/ 10 =0.015(毫米) (4分) x ∆= t μ x = 2 * 0.015 = 0.03(毫米) (3分)x x x X x -∆+∆≤≤ (3分)9.97≤X ≤10.03 (3分)以 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出该批零件平均长度在9.97毫米 至10.03毫米之间。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