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仪器性能及其表征;仪器分析校正方法;实际工作中,选择
仪器性能及其表征;仪器分析校正方法;实际工作中,选择
13
4)检测限(Detection limit, DL)
检测限:在已知置信水平,可以检测到的待测物的最
小质量或浓度。它和分析信号(Singnal)
与
空白信号的波动(噪音, Noise)有关,或者 说与信噪比(S/N)有关。
只有当有用的信号大于噪音信号时,仪器才有可 能识别有用信号,如下图所示。
14
变异系数;方差
误差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灵敏度
校正灵敏度;分析灵敏度
检测限
空白加 3 倍的空白标准偏差
线性范围
可以分析的浓度范围
选择性
选择性系数
其它原则:
分析速度;
分析难度或方便性;
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
仪器维护及实用性;
分析测试费用。
8
1)精密度(Precision)
使用同一方法或步骤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所得分析数据之间符合的程度。
标物质的原子、分子或功能基团组成信息;
2 ) How much ? 定 量 分 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目标物质的数量信息。
2
2. 分析化学分类 从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分析化学分为两类:
经典分析以及仪器分析,后者比前者晚100多年!
经典分析
化学分离:沉淀、萃取、蒸馏等分离方法;
标准偏差(Absolute standard deviation),s
s
N
( xi x)2
i 1
N 1
平均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mean, sm)
sm s / N
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反应速率 动力学方法
热性质 热重分析;差示扫描;差热分析;热导分析
放射性 活化分析(如中子活化);同位素稀释法
5
必须注意:
1) 从经典分析到以上众多仪器分析中选择一个合适方
法
并不容易;
2) 大多仪器分析灵敏度较高,但不是所有仪器分析的
灵
敏度都比经典方法高;
3) 仪器分析对多元素或化合物分析具更高的选择性,
定性定量方法:利用物质原子、分子、离子等的特性, 如电导、电位、光吸收和发射、质荷比、荧 光等;
评 论:经典分析方法多适于常量分析!尽管此法仍有广泛应用,但随时间的推 移,尤其是随着大量的、新的仪器分析方法的出现,该法将走向没落!
思考:仪器分析方法所利用的许多物理现象的发现有一个多世纪了,可为什么其 应用却远远滞后?
第一章 《仪器分析》引言
本章提要: 1. 分析化学的任务; 2. 分析化学分类; 3. 仪器性能及其表征; 4. 仪器分析校正方法; 5. 实际工作中,选择仪器分析方法的几
种考虑。
1
1. 分析化学是做什么的?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的!这句
话可展开为:
1) What ? 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 目
在建立新的分析方法时,对标准物质的测量可找 出误差的来源!并通过空白分析和仪器校正来消除误 差。
10
3)灵敏度(Sensitivity)
反映了仪器或方法识别微小浓度或含量变化的能 力,也就是说,当浓度或含量有微小变化时,仪器或 方法均可以觉察出来。
影响灵敏度的因素有二:
a)校正曲线的斜率; b) 分析的重现性或精密度。
4
类 特性
仪器方法
说明
光发射 发射光谱(X-射线;紫外可见;电子;Auger);荧光;磷光和冷光(X- 光辐射由待测物产生
射线;紫外可见)
光吸收 分光光度法(X-射线;紫外可见;红外);声光光谱;核磁共振;电子 电磁辐射与待测物作
自旋共振光谱
用后产生的变化
光散射 浊度法;拉曼光谱
光折射 折光分析;干涉法
但未考虑测定重现性影响!
12
因 此 , 有 人 建 议 以 “ 分 析 灵 敏 度 (Analytical Sensitivity)”表示,即
分析灵敏度 k / s
优点:当仪器信号放大时,k 值增加,灵敏度提高; 但此时 s 也相应增加,从而一定程度地保证了
灵敏度恒定;
缺点:s 与浓度有关,即灵敏度随浓度而变化!
SDL=Sb +k1 sb
S
sb
测定次数,n
仪器噪音及方法检出限
K1=3时,可以认为仪器检出的最小信号值SDL可能性为95%
15
检出限如何计算呢?
测定空白样品(或浓度接近空白值)20-30次,求其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 Applied Chemists,即IUPAC推荐使用“校正灵敏度”或者“ 校正曲线斜率”作为衡量灵敏度高低的标准。
11
60
50
40
S 30
20
10
0
0
0.1
0.2
0.3
0.4
0.5
0.6
c
仪器和方法的灵敏度描述
k1, k2分别为两条校正曲线的斜率,即灵敏度。
光衍射 X-射线和电子衍射光谱
光偏转 旋光分析;旋光性色散分析;圆振二向色性分析
电 位 电位分析
四种电学特性的测量
电 荷 库仑分析
电 流 电流分析法;极谱分析
电 阻 电导分析
离 色谱分析 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
多组份同时分离分析
析 电泳
质量/电荷 重量分析;质谱分析
四种混合特性
RSD s / x
l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 CV)
CV s / x 100 %
方差(Variance): s2
9
2) 误差(Bias)
测量值的总体平均值x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即
bias x
通过多次测量已知浓度或含量的物质(称为标准 物质),得到总体平均值与标准物质含量(真实值) 比较。
定 性 方 法 : 加 入 各 种 试 剂 , 测 量 待 测 物 ( analyte, target
species)的颜色、沸熔点、气味、光学性
质 (拆射、反射、衍射等)以及在不同溶剂中的 溶解特性。
3
定量方法:重量法、滴定(容量)法
仪器分析
化学分离:色谱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开始取代沉淀、 萃取、蒸馏等分离方法;
但
经典分析中的重量或容量分析的选择性比仪器分析
法
要好;
6
3. 仪器性能及其表征 问题:如何判断哪种仪器分析方法可用于解决某个分
析问题呢? 基于以上问题,你必须了解该仪器的性能,或者 说,该仪器到底可作什么分析!
7
仪器性能及其表征
判据
性能表征
(Criterion) 精密度
(Figures of Merit) 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