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设计程序——1思维与方法

室内设计程序——1思维与方法

农耕文明时代的美学观
古代美学 10
● 近代美学强烈批判古代美学中试图建立某种审美标准,而将其 作为美的最好形式或关系的做法。 ● 费希纳(G.T.Fechner,1801-1887)认为,只有在一定的范围之 内,这些形式或关系才能体现出美的价值与意义,永恒一成不变的 美的形式并不存在。 ● 美学研究的主题由对“美”的形而上学探讨,转变到对审美心 理、美感经验以及艺术中微观问题的关注。
技术



艺术 + 科学 = 设计
感性的
理性的
图形思维
24
图形交流
图形思考
图形表达
图形分析
25
图形思考
什么是视觉思考? 视觉思考是一种应用视觉产物的思考方法——观看、想像、作画。
为什么要进行视觉思考?
视觉信息是人们获得信 息的主要途径,在视觉 文化崛起的时代,人们 每天接受的信息中有 80%来自视觉信息。随 着电视机等视觉工具的 发明和普及,视觉交流 在人们生活中日益增强。
7
设计与图形思维
什么是设计?
艺术+科学= 设计
8
生机 色彩
生命 流动
艺术 美
温暖 光明
香甜 可口
9
● 18世纪后期,“美学”(Esthetic)成为美的哲学命名并获得世 界的公认。 ● 对美学的思考却可以追溯到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ēs,前 469-前399)的时代。 ● 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美是视听而达的快感; ●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美的三要素: 整一、比例和明晰; ● 黑格尔(G. W. F. Hegel,1770-1831)指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 区别。
技术语言
18
关于设计……
艺术+科学=设计
19
城市 建筑
贸易 运输
科学 技术
生物 医疗
信息 交互
20
● 技术:技术就是改造环境以实现某种特定目标的特定方法。 ● 技术的存在取决于人们的需要,并满足其需要。 ●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技术是从科学 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技术来源于 实验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
工业文明时代的美学观
近代美学
11
● 在提倡生态主义的今天,对美的感知早已不仅仅停留在外观形 态的层面,而是蔓延到一个更广大的范畴 — 环境。 ● 早于西方存在于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的观点,透射出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传统审美哲学。 ● 今天的决策层和规划者往往关注于事物的表面现象,错位地强 调对象的形式感。 ● 社会的审美价值观念时空错位,成为阻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 主要障碍。
技术:改造世界的方法、手段
实现目标的物质保证
21
逻辑的科学……
设计的科学思维
22
设计灵感激发的顿悟状态与现代科学的发现逻辑,在认识规律上 有着内在的相似:
科学认识的程序 - 从累积到整理 科学研究的对象 - 从事物到系统 科学发展的阶段 - 从常规到革命
实践检验与信息反馈
逻辑整理
23
梦想
梦想实现
设计程序 ● 思维与方法
1
◆ 课程内容及授课方式
◆ 第 1 节: 设计与图形思维 室内设计图形思维方法
◆ 第 2 节: 设计定位与设计概念 ◆ 第 3 节: 设计方案与设计实施 ◆ 第 4 节: 设计程序的课题作业
2
设计程序的内容本质
◆ 第 1 层级: 发现问题 ◆ 第 2 层级: 分析问题 ◆ 第 3 层级: 解决问题
视觉信息
其余信息
26
图形思考
什么是视觉思考? 视觉思考是一种应用视觉产物的思考方法——观看、想像、作画。 为什么要进行视觉思考? 随着计算机等工具的发 明,人们的梦想越来越 多的得以实现。
技术的发展,能够帮助人们思考和想象吗?
27
图形思考
什么是视觉思考? 视觉思考是一种应用视觉产物的思考方法——观看、想像、作画。 为什么要进行视觉思考?
艺术的基本功能
15
● 艺术的思维,在于启发每个人都存在的创新意识,并具有设计创 造的潜能。 ● 打开设计之门的钥匙就是设计之“道”,道即方法,道即技能。 ● 得道与失道仅在观念之差,观念的形成在于悟性,悟性的培育在 于观察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
直觉判断:触发信息的直接领悟 类比推理:触发信息的直接转移
生态文明的美学观
生态主义美学观
12
形象的艺术……
设计的艺术思维
13
● 再现(客观生活)表现(主观情感)艺术表达的两种类型 ● 艺术表达能力:涉及人的感觉、意识、想象、情感、思维、语言 等哲学心理学领域的问题。 ● 艺术在设计领域的构思表达中需要掌握各种操作技巧
艺术的基本功能
14
● 设计内容的体现在于艺术表达能力的培养。 ● 两种外向化的艺术表达能力: (1)迅速捕捉自身思维火花的图形写照 (2)追求完美的设计专业内容终极展示 ● 一个优秀的设计者应该掌握多层次的艺术表现力。电子计算机出 现于设计领域,宣告了设计表现新时代的到来。 ● 一个设计思维与表达的转型期。
3
课题作业的方法
◆ 课内与课外的作业方式 ◆ 自由与开放的作业方法 ◆ 自主选择作业表达内容
4
课题作业的内容
◆ 以美院教学楼的内外环境为题 ◆ 选择定位提出概念的自主命题 ◆ 限定时空条件的实施方案表达
5
作业成绩的评定
◆ 完整表达设计程序
定位-概形思维 ◆ 室内设计图形思维方法
形象激发的灵感顿悟
16
蒙娜丽莎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
•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 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
• 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 感受似乎都不同。
• 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
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
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17
◆ 艺术的本质与表象
• “要么把人变成工具,要么把他塑造成人。只能二选其一。 ——艺术的本质
• 艺术往往被界定为一种意在创造出具有愉悦性形式的东西。这 种形式可以满足我们的美感。而美感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则要 求我们具备相应的鉴赏力,即一种对存在于诸形式关系中的整 一性或和谐的感知能力。 ——艺术的表象
【英】约翰·罗斯金 华亭译《艺术与人生》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10年4月第一版 【英】赫伯特·里德著 王柯平译《艺术的真谛》1页.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