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训诂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训诂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训诂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形训——
2、互训——
3、犹——
4、读曰——
5、当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以后泛指正。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

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务平实,忌好奇;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4、《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凡二十五卷;另一种的编者是,凡一百卷。

5、,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

6、读破又称或,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

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7、训诂的中心内容是,因此所谓训诂的方法,主要就是的方法。

8、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

9、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和
10、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其中一种是注释工作,其余两种是:、。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微闻:略略听到。

()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保:依恃,凭仗。

()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笃:察。

()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从:随着。

()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隈:躲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音义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特征?
2、如何进行“析词审义”
训诂学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

也称“当作”
二、填空题
1、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
2、解释佛典
3、实事求是;无征不信
4、释玄应;释慧琳
5、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6、破字;易字;假借字;读音
7、释词;释词
8、《五经正义》。

9、应用训诂学;理论训诂学
10、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三、判断题
1-5 ×√√××
四、简答题
1、音义关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偶然性、约定性、回授性、延展性、类聚性、多元性。

2、析词审义要做到“三分清”:分清词与词组;分清单纯音与合成词;分清合成词的含义与偏义;分清词组的结构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