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1 第4章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

必修1 第4章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


分子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C项正确,方式b的最大转运
速率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项正确,主动运输和协 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体现了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 择透过性。
【变式训练】图中M2曲线表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 分压的关系,M1曲线表示在g点改变某种实验条件后可能出现 的变化趋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变式训练】下列关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叙述,正确
的是(
能量
)
A.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但消耗ATP分解释放的 B.葡萄糖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但不消耗ATP分解释放的 能量 C.葡萄糖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也消耗ATP分解释放的能 量
D.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消耗ATP分解释放
考点 二 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 1.影响因素 (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细胞膜
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载体蛋白、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 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2.曲线分析 (1)物质浓度:
的能量
【解析】选C。
很多学生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 原因是小肠中存在大量的葡萄糖,会形成顺浓度梯度,这是不正确 的。一方面,人体吃进的主要糖类物质是淀粉而不是葡萄糖,淀粉 分解成葡萄糖需要过程和时间;另一方面,人体的小肠全长约为5~6 米,小肠腔面有许多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而形成的环形的皱 襞,以及皱襞的绒毛,由于皱襞绒毛的存在,使小肠面积增大了30 倍,另外,小肠上皮细胞上约有1700条微绒毛,又使小肠的吸收面 积增大了20倍,总之,小肠的表面积比原来的表面积增大了600倍左 右。有人经过计算,发现小肠的吸收面积如果全部展开,足有400平 方米之大,这么大的吸收面积,足以导致分解后在局部形成的葡萄 糖浓度比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要低。因此,葡萄糖被吸收进入小肠上 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即与Na+的协同运输,具体情况是,顺浓 度梯度每进入细胞膜2个 Na+就可以逆浓度梯度带进1个葡萄糖分子; 由于主动运输的原因,上皮细胞的葡萄糖浓度明显大于组织液中的 葡萄糖浓度,因此,葡萄糖分子又以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上肠上皮 细胞膜进入到组织液中
(2)氧气浓度:
(3)温度:
【高考警示】
(1)运输速率与O2浓度无关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还有协助
扩散。 (2)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除载体蛋白数量外还有浓度 差。
【典例2】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不包括胞吞和胞吐) 的方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只有在氧气存在时才会发生方式b所示的物质运输
D项错误,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增大土壤的含水量、氧量,
但此时的载体蛋白已经达到饱和了,因此应该表现为 M2曲线。
物质运输方式的判断方法 【典例】(2013·合肥模拟)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 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列四种曲线表示:
在研究肝细胞运输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③相符,试问:
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C.胞吞和胞吐 )
B.自由扩散 D.协助扩散
【解析】选D。曲线②表明物质X的运输有饱和现象,即需要载 体蛋白。曲线③表明物质X的运输过程与O2浓度无关,即不需 要能量。由此可断定物质X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方法归纳】关于物质运输方式的判断,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归 纳: (1)根据分子大小与载体蛋白、能量的所不同
B.M2曲线g点以后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K+的浓度
C.g点根细胞内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和中心 体 D.g点以后,采取中耕松土的措施可使曲线呈现M1的变化趋势
【解析】选A。A项正确,f处的氧分压为0,只能进行无氧呼 吸,催化根细胞细胞呼吸的酶是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 g处的 氧分压较高,催化根细胞细胞呼吸的酶主要是与有氧呼吸有 关的酶;B项错误,M2曲线g点以后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是运输K+的载体蛋白数量;C项错误,番茄细胞中不含中心体;
(2)根据曲线判断:
①随物质浓度的增加,有饱和点的曲线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
输(如图甲); ②成正比关系的曲线表示自由扩散(如图乙); ③与呼吸作用或氧浓度有关系的曲线表示主动运输(如图丙)。 (3)根据运输方向判断:逆浓度梯度运输的都是主动运输。
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通过方式a进出细胞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b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选A。由图可知,曲线a表示物质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 分子的浓度成正比,因此曲线a表示的是自由扩散;曲线b表示 在一定范围内物质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分子的浓度呈正相关, 而超过一定的范围,物质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分子的浓度无关, 因此曲线b表示的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A项错误,协助扩散 不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亦可由无氧呼吸供能; B项正确,水
【互动探究】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离子时,能量是怎样提供的? 提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由细胞质基质
中进行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其方式有何不同? 提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 量。
【典例1】(2013·马鞍山模拟)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分析不合理 的是( )
A.碘离子通过③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甲状腺细胞 B.图中只有③所示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C.②和③所示的过程都需要载体蛋白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和③有关
【解析】选D。图中①~③分别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 运输。碘离子进入甲状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A项正确。三 种运输方式中,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B项正确。协助扩散 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C项正确。果脯腌制过程中, 细胞被杀死以后,蔗糖才进入细胞,其运输方式既不是协助扩散, 也不是主动运输,D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