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试验

建筑材料试验




2)湿润坍落度筒及其他用具,把筒放在铁 板上,用双脚踏紧踏板。 3)用小方铲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均匀地 装入筒内,每层高度约为筒高的1/3左右。 每层用捣棒沿螺旋方向在截面上由外向中 心均匀插捣25次。插捣深度要求为:底层 应穿透该层,上层应插到下层表面以下约 10~20mm。 4)顶层插捣完毕后,用镘刀将混凝土拌和 物沿简口抹平,并清除筒外周围的混凝土。 5)将坍落度筒徐徐垂直提起,轻放于试样 旁边。坍落度简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 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 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在150s内完成。 用钢尺量出试样顶部中心与坍落度筒的高 度之差,即为坍落度值。
二、堆积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颗粒状材料,在 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我们通过对细骨料堆 积密度的测试,让学生了解堆积密度的测试方法,加 深对堆积密度概念的理解,以及主要仪器的使用。 2、细骨料堆积密度试验 (1)主要仪器设备 标准容器(容积为1L)、标准漏斗、台秤、铝制料勺、 烘箱、直尺等。 (2)试样制备 用四分法缩取3L试样放入浅盘中,将浅盘放入温 度为105土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 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建筑材料试验
试验一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的试验




一、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密度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物理性质。通过试验加 深学生对材料密度的理解,掌握材料密度的测 定方法、主要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试验资料的 整理。 2、主要仪器设备 李氏瓶、筛子(孔径0.20mm或900孔/ cm2)、量简、烘箱、天平、温度计、漏斗、小 勺等。 3、试样制备 将材料(建议用石灰石)试样磨成粉末,使它 完全通过筛孔为0.2mm的筛,再将粉末放入 烘箱内,在105~110℃温度下烘干至恒重,然 后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目的 根据国家标准要求,用ISO胶砂法测定 水泥各标准龄期的强度,从而确定和检验 水泥的强度等级。 2.主要仪器设备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实台、 试模(三联模40mm×40mm×160mm)、 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及抗压夹具、天 平、刮平刀,标准养护箱(20士1℃,相对 湿度大于90%),养护水槽(深度>100mm)。
试验五 钢筋试验




一、拉伸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延伸 率。注意观察拉力与变形之间的变化。确定应 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曲线,评定钢筋的强度等 级。 2.主要仪器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为保证机器安全和试验准 确,其吨位选择最好是使试件达到最大荷载时, 指针位于指示度盘第三象限内。试验机的测力 示值误差不大于1%。 (2)量爪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1mm)。



3.试件制作和准备 抗拉试验用钢筋试件不得进行车削加 工,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小冲点或细 划线标出原始标距(标记不应影响试样断 裂),测量标距长度L。(精确至0.1mm)。 4.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测定 (1)调整试验机测力度盘的指针,使对 准零点,并拨动副指针,使与主指针重叠。 (2)将试件固定在试验机夹头内。开动 试验机进行拉伸,拉伸速度为:屈服前, 应力增加速度按表5-2规定,并保持试验 机控制器固定于这一速率位置上,直至该 性能测出为止;屈服后或只需测定抗拉强 度时,试验机活动夹头在荷载下的移动速 度不大于0.5L0/min.




3.试验方法及步骤 (1)称取水泥试样50g,精确至0.05g。 将水泥试样倒入符合GB 3350.7要求的 干筛内,并加盖。 (2)用一只手执筛往复摇动,另一只手 轻轻拍打,拍打速度每分钟1:20次,每 40次向同一方向转动60°,使试样均匀 分布在筛网上,直至每分钟通过的试样量 不超过O.05g为止,称量筛余量m1。 4.试验结果确定 按下式计算水泥的筛余百分率(精确至 0.1%): 式中β——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率(%); m——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5、学生根据试验情况编写试验报告。
(4)试验结果确定 坍落度测定提起坍落度筒后,立即测量筒高与 坍落后混凝土试件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此值即 为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mm),并精确至 5mm。 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混凝土拌合物发生崩塌或 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取样进行测定,如仍然 出现上述现象,则该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不好, 并应记录备查。 (5)坍落度的调整 1)当坍落度低于设计要求时,可在保持水灰比 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水泥浆量,其数量可为 原来计算用量的5%至10%。 当坍落度高于设计要求时,可在保持砂率不变 的条件下,增加骨料用量。 2)若出现含砂量不足,导致黏聚性、保水性不 良时,可适当增大砂率,反之则减小砂率。 5、学生根据试验情况编写试验报告。按照试验指 导书的格式编写。




(3)试验方法及步骤; a .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m1)。 b .取试样一份,用漏斗和铝制料勺将其 徐徐装入标准容器,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 标准容器简口。 c .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 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 (4)试验结果确定 试样的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lOkg/m3): ρ’0=x1000 式中 m1——标准容器的质量(kg); m2——标准容器和试样总质量(kg); V’0——标准容器的容积(L)。 3、学生根据试验情况编写试验报告。 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格式编写。






(3)拉伸中,测力度盘的指针停止转动时的恒定荷 载,或第一次回转时的最小荷载,即为所求的屈 服点荷载Fs(N)。按下式计算试件的屈服强度: 式中fy——屈服强度(MPa); Fs——屈服点荷载(N); A——试件的公称横截面积(mm2)。 当fy>1 000MPa时,应计算至10MPa;fy为 200~1 000MPa时,计算至5MPa; fy≤200MPa时,计算至1MPa。 (4)向试件连续施载直至拉断,由测力度盘读出 最大荷截Fb(N)。按下式计算试件的抗拉强度: 式中fu——抗拉强度(MPa); Fb——最大荷载(N); A——试件的公称横截面积(mm。)。 fu计算精度的要求同fy。 5、学生编写试验报告。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格 式编写。

(3)混凝土抗压强度是以 150mm×150mm×150mm的立方 体试件作为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 其他尺寸试件的测定结果应乘以尺 寸换算系数, 200mm×200mm×200mm试件的 换算系数为1.05, 100mm×lOOmm×lOOmm试件的 换算系数为O.95。 学生根据试验情况编写试验报告。按 照试验指导书的格式编写。




3.试验方法及步骤 (1)试件成型 (2)养护 养护的目的是为保证水泥的充分 水化,并防止干燥收缩开裂。 4.试验结果确定
R
f


3FL 2b3
5、学生根据试验情况,编写试验 报告。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格式编写。
试验三 普通混凝土试验





一、新拌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试验 1、试验目的:新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 保证混凝土便于施工、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 能,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 2、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坍落度值>lOmm,骨料最 大粒径≤37.5mm的混凝土拌合物测定。 3、主要仪器议备 坍落筒(图12—5)、捣棒、小铲、木尺、钢尺、 拌板、 镘刀、下料斗等。 4、试验方法及步骤 1)按配合比计算15L材料用量并拌制混凝土(骨 料以全干状态为准)。

试验四 建筑砂浆试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砂浆的稠度试验 1.目的 通过稠度试验,可以测得达到设计稠度时的加水量,或在施工 期间控制稠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2.仪器设备 砂浆稠度仪(图12—7)、捣棒、台秤、拌锅、拌和钢板、秒表等。 3.试验方法与步骤 (1)将拌好的砂浆装入圆锥筒内,装至筒口下约lOmm,用捣 棒插捣25次,前12次需插到筒底,然后将砂浆筒在桌上轻轻振动 5~6下,使之表面平整,再移置于砂浆稠度仪台座上。 (2)放松固定螺钉,使圆锥体的尖端和砂浆表面接触,并对准中 心,拧紧固定螺钉,读出标尺读数,然后突然放开固定螺钉,使 圆锥体自由沉入砂浆中lOs后,读出下沉的距离(以mm计),即为砂 浆的稠度值。







4、试验方法及步骤 (1)将不与试样起反应的液体(水、煤油、苯等)倒入李氏瓶中,至 突颈下部。并将李氏瓶放在盛水的玻璃容器中,使刻度部分完全 浸入,并用支架夹住,容器中的水温应与李氏瓶刻度的标准温度 (20士2℃)一致。待瓶内液体温度与水温相同后,读李氏瓶内液体 凹液面的刻度值为y,(精确至O.1mL,以下同)。 (2)用天平称取60~90g试样(准确至O.Olg,以下同),记为m1, 用小勺和漏斗小心地将试样徐徐送入李氏瓶中(不能大量倾倒,否 则会妨碍李氏瓶中空气排出或使咽喉部位堵塞),直至液面上升至 20mL刻度左右为止。 (3)转动李氏瓶,使液体中气泡排出,再将李氏瓶放入盛水的玻璃 容器中,待液体温度与水温一致后,读液体凹液面刻度值V2。 (4)称取未注入瓶内剩余试样的质量(m2)计算出装入瓶中试样质量 研(两次称量值m1、m2之差)。 (5)将注入试样后的李氏瓶中液面读数减去未注前的读数(V2-V1), 得出试样的绝对体积V。 5、试验结果确定 按下式计算出密度ρ(精确至0.01g/cm3) ρ=式中m——装入瓶中的质量(g); V——装入瓶中试样的体积(cm3)。 按规定,密度试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 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但两次结果之差不应大于O.2g/cm3, 否则重做。 6、学生编写试验报告。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格式编写。
试验二 水泥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