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案
审核:
编写:
北京铁五院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2008年3月11日
一、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位置:
委托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拟建建筑物主要数据和特点见下表:
拟建建筑物概况一览表
楼号
地上层
数
地下层数
结构
类型
基础
型式
±0.00
标高(m)
基底
相对
标高
(m)
复合地基
承载力
标准
(kPa)
备注拟建建筑物基底持力层主要为层,其承载力特征值
为 kPa,地基土不能满足建筑物上部结构荷载及变形的要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设计采用对地基加固处理。
地基处理设计参数如下:
楼号
复合
地基承
载力
(kPa)
桩径
(cm)
有效
桩长
(m)
单
桩承
载力
(kN)
置换率
桩间距
(正方形
布桩)
(m)
桩数
(根)
混凝土
强度
备
注
二、检测目的
对基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和评价。
三、检测依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2003)
四、检测方案
根据上述检测工作目的,特制定具体检测方案如下:
采用低应变检测法中的反射波法来检测和评价抽检基桩桩身的完整性。
根据国家标准(规程)的规定,本次检测的基桩数量为根(占总桩数的)。
如果检测结果中III、IV类桩数超过检测数的20%,应加倍检测;加倍检测后,III、IV类桩数仍超过检测数的20%,则应对全部基桩进行检测。
五、基桩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检测
本次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使用反射波法。
全部检测桩桩位现场随机选定。
检测目的是通过低应变动测,以测试所完工基桩的桩身完整性。
本次试验拟采用FDP204PDA型基桩动测仪。
1、检测方法及原理
反射波法的基本检测原理(见下图)是在基桩顶部进行竖向击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的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等部位)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将产生反射波。
基桩动测仪对反射波进行接收、放大、滤波及数据处理后,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据此计算桩身波速,以判断桩身的完整性。
反射波法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示意图
2、判别标准
依据反射波形特征,将所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质量等级分为如下四类:
Ⅰ类桩: 桩底反射清晰,桩身完整; Ⅱ类桩: 桩身轻微缩径;
Ⅲ类桩: 桩身有严重缩径或裂隙、离析等; Ⅳ类桩: 桩身有严重缺陷,如断桩、桩长不够等。
Ⅰ、Ⅱ类桩为合格桩;Ⅲ类桩为可利用桩;Ⅳ类桩为不合格桩,需对桩身处理,检测合格后方可利用。
六、现场工作安排 1、进场时间
待桩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
如工期紧迫,可酌情提前,具 体时间可由地基设计施工单位根据桩体强度情况确定。
2、检测工期
检测工作可根据施工进度安排。
现场检测完毕7天后提供正式检
锤
拾振器
桩
基桩动测仪
计算机 分析处理
打印机
测报告。
试验结束后可提供中间检测结果已供验槽使用。
3、受检桩的选择
受检桩由甲方或监理会同地基设计施工单位根据桩的养护时间、桩体强度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随机确定。
4、受检桩技术要求
受检桩需剔截桩头并保持桩头平整,桩顶应与槽底标高一致。
5、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⑴在测试期间,测试仪器由专人操作,其他人不得随意操作室,严格按规范及本工地技术要求进行加、卸载仪器操作;
⑵检测人员要认真负责,原始数据、资料要真实完整;⑶我中心保证提供真实、科学、公正、可靠的测试结论,并对测试结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