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白塞病临床表现及治疗ppt课件
白塞病临床表现及治疗ppt课件
葡萄膜炎(色素膜炎)
前房积脓
皮肤病变
• 发生率:80%~98%。 • 皮损多样: ①结节性红斑样皮损,新发结节周围有 1~1.5㎝宽红晕,具有特征性。 ②毛囊炎样皮损,与痤疮相似。 ③针刺阳性反应:有诊断价值。凡针刺2448小时后,局部针眼处有毛囊样小红点或脓 疱者为阳性。本病活动期时阳性率高于缓解 期,静脉穿刺类似皮损具同等价值。
其他与本病密切相关 并有利于本病诊断的症状
• 关节炎/关节痛 • 皮下栓塞性静脉炎 • 深静脉栓塞 :血栓性静脉炎
•
上、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
• 大动脉栓塞、闭塞和/或动脉瘤 • 消化道溃疡 •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 肺血管炎症和浆膜炎 • 家族史
鉴别诊断
• 关节症状:类风湿关节炎、赖特综合症、强直性 脊柱炎等。 • 皮肤粘膜损害:多形红斑、结节红斑、梅毒、寻 常性痤疮、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 • 胃肠道受累: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 神经系统损害:感染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 脑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精神病。 • 附睾炎:附睾结核。
脑白塞病
消化道损害
• 发生率10~50%。 • 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均可受累, 溃疡可为单发或多发,以回盲部多见。 • 可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黑便, 严重者可有溃疡穿孔,甚至可因大出 血等并发症而死亡。
肠白塞病
血管损害
• 本病的基础病变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 均可累及,约10~20%患者合并大中血管炎, 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 动脉:动脉狭窄、扩张或动脉瘤,主动脉 弓及其分支上的动脉瘤有破裂的危险性。 • 静脉:较动脉多见,25%左右患者发生表 浅或深部的迁移性血栓性静脉炎及静脉血 栓形成,造成狭窄与栓塞。
• 主要条件:复发性口腔溃疡,>3次/年。 • 次要条件:
– 复发性外阴溃疡 (经医生确诊或本人确认有把握的外阴溃疡或疤痕)。 – 眼病: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裂隙灯下的玻璃体内有细胞出现。
– 皮肤病变:结节红斑、假性毛囊炎、丘疹性脓疱疹等。 – 针刺反应(+)。
具备主要条件,加上次要条件4项中任何2项,可诊断 本病,但需除外其他疾病。
全身治疗
• 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 ):消炎镇痛。 • 沙利度胺(反应停):妊娠妇女禁用。 • 糖皮质激素:常用量为泼尼松40-60mg/d。重症患者如严 重眼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可静脉甲泼尼龙冲击, 1000mg/d,3~5天为一疗程。 •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等。 • 生物制剂疗效和安全性尚在观察。 • 有结核病或病史,PPD强阳性可抗结核治疗至少3月,并 观察疗效。
结节性红斑样皮损
主要位于下肢, 尤其是小腿。
毛囊炎样皮疹
针刺反应——阳性
关节损害
• 约25~60%的患者有关节症状。 • 累及膝关节和其他大关节。 • HLA-B27阳性者可有骶髂关节受 累,出现于强直性脊柱炎相似表 现。
神经系统损害
• • • • 发病率5~50%。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多见。 发作与缓解交替。 可表现为头痛,共济失调,中风, 人格改变,意识障碍等。 • 脑干和脊髓病损是本病致残及死亡 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
复发性口腔溃疡
• 发生率:98%-100%,多为首发表现,是诊 断的必要条件。 • 发作次数:> 3次/年。 • 好发:舌、颊黏膜、牙龈及腭等处。 • 皮损:圆或不规则形溃疡,直径2~10mm, 境界清楚,中心为淡黄色坏死性基底,周 围为鲜红色晕。 • 疼痛,表浅, 1-3周消退,不留疤痕。
IgA肾小球系膜增生、淀粉样变。
• 附睾炎:<10%.特异性较高,一过性,易复发,
1-2周缓解。 • 心梗、瓣膜病变、传导系统受累、心包炎 等。
实验室检查
• 白塞病无特异血清学检查
诊断依靠临床表现
外周血白细胞轻度升高
血沉轻中度增快
CRP升高
PPD实验可阳性
诊断标准
1989年白塞病国际诊断标准(ISG)
治疗
一般治疗
• 急性活动期:卧床休息。 • 发作间歇期:预防复发。
控制口咽感染 膏、冰硼散、锡类 散等。 • 生殖器溃疡:1:5000高锰酸钾清洗后加用 抗生素软膏。 • 眼炎: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散瞳防止炎症 后粘连,重症者可球结膜下注射肾上腺皮 质激素。
CT重建见腹主动脉 瘤、肠系膜上动脉 起始段动脉瘤、右 肾动脉根部动脉瘤 破裂假性动脉瘤形 成。
肺部损害
• 发生率低,5~10%,严重。 • 肺血管受累时可有肺动脉瘤形成, 瘤体破裂是可形成肺血管-支气管 瘘,肺静脉血栓可致肺梗死,大量 咯血可致死亡。
其他
• 肾脏:蛋白尿、血尿、肾性高血压,病理为
手术治疗
• 重症肠白塞病并发肠穿孔时可行手术治疗。复发 率50%,与手术方式及原发部位无关,慎重。 • 血管病变术后可于吻合处再次形成动脉瘤,一般 不主张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 眼失明伴持续疼痛者可手术摘除。 ※ 手术后应继续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减少复发。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白塞病临床表现及治疗
• 本病在东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 病率较高,又被称为丝绸之路病。
新闻
定义
• 白塞病,又称口-眼-生殖器三联征,是一种 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病情严重时 可累及中、大血管,出现多系统、多脏器 损害。 • 好发年龄为16-40岁,男:女=0.77:1。 • 男性患者血管、神经系统及眼受累较女性 多且病情重。 • 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
复发性生殖器溃疡
• • • • • 发生率约75%。 单发,次数较口腔溃疡少。 女性位于外阴和阴道。 男性位于阴囊和阴茎。 溃疡深大,剧痛,1-3周缓慢消退, 可留瘢痕。
女性外阴溃疡
男性阴茎溃疡
眼炎
• 50%患者眼部受累,葡萄膜炎(色素膜炎)最 常见。 • 男性>女性,且病变较重。 • 致盲率25%,致残主要原因。 • 表现: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 眼球痛、畏光流泪、异物感以及飞蚊症等。 • 单独视盘水肿提示脑静脉血栓。 • 颅内血管病变导致视野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