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二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二

第四课时现代汉语中的几种特殊单句
1.把字句
例如:
⑴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
⑵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

2.被字句
例如:
⑴豹子被我们打死了。

</
⑵玉石眼被郭全海追了回来。

注: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来代替“被”。

【练一练】
1.请将“我们打败了大连队。

”变换为
①把字句
②被字句
将它们填入下列句子中,看哪个更合适。

③,要取代我们去参加英东杯的希望破灭了。

④大连队从八一队招来两个边锋,满以为能夺冠,但
是,,获得了胜利。

2.根据上下文判断,填入下面句子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还骂个不休。

A.二诸葛把她拦回去
B.被二诸葛拦了回去
3.连动句
例如:妈妈上街买菜了
4.兼语句 </
例如:小明通知小刚来开会。

他埋怨我没给他办成这件事。

风吹雪花飘。

【练一练】
3.下面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着雨,寒冷、路滑,但王小明一定会按时来上课的。

变否定句是:天下着雨,寒冷、路滑,王小明一定不会按时来上课的。

B.真没想到,这件事还是被他父亲知道了。

变主动句是:真没想到,这件事还是叫他父亲知道了。

C.我需要削铅笔,把小刀给我!
变疑问句(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是:我需要削铅笔,难道你不应该把小刀给我?
D.世界上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变感叹句是: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了啊!
第五课时单句与复句辨析
一、组合下列几个句子,给“复句”下定义。

①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即分句组成。

②分句之间意义紧密联系。

③分句的结构相互独立。

④分句之间有一定的的逻辑关系。

复句
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

【练一练】
一、下面句子属于单句的一项:()
A.与其说是他天资比较聪明,还不如说是他学习刻苦勤奋。

B.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C.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D.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

二、请指出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1.我们去地里拔草。

2.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地里拔草。

3.虽然道路泥泞坎坷,但曙光就在前方。

4.我坚信,虽然道路泥泞坎坷,但曙光就在前方。

5.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
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
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
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6.这件事情大家都赞成。

7.他一坐下来就看书。

8.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演变和发展。

9.一个人的读书习惯,包括其他习惯,总是靠熏陶逐步养成的。

10.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

三、请将下列这个复句变成一个以“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作主语的单句。

帕格尼尼是世界级小提琴家,更是一位奇人,虽然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然而他却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第六课时复句类型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不是A,而是B”。

2.承接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

4.选择复句: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不如b”。

例如:5.转折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

例如。

6.因果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然a就(那么)b”、”因此”。

7.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

8.条件复句。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b”。

9.解说复句: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用几个分句表达。

例如: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10.目的复句,由两个有目的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个分句表示一种行为,后一个分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为的是”、“以免”、“省得”。

【练一练】
1.下面对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这是递进复句)
B.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

(这是选择复句)
C.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

(这是条件复句)
D.既然主人盛情邀请,我们就不要推辞了。

(这是因果复句)
2.对复句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

(这是并列复句)
B.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这是选择复句)
C.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这是条件复句)
D.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

(这是因果复句)
3.对下列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⑴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能的。

⑵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不同。

⑶阳光映照着雨后树林,树叶绿得更加鲜艳。

⑷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

A.并列转折因果条件
B.递进转折条件假设
C.并列转折条件假设
D.递进转折因果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