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已亥杂诗》赏析

《已亥杂诗》赏析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赏析】一二两句写离京南归时的情形,失落与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笔锋陡转,以落红化泥护花作比,说明自己身虽脱离官场,仍心系国家,形象生动而含蕴沉著。

作者:龚自珍(1792-1841),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主旨: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归的喜悦,又有离别的愁绪,更有忠心报国继续服务乡民的信念。

●全文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表达作者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心情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请用第一人称描述“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所呈现的内容:
夕阳西下,我怀着无边无际的离愁.挥动马鞭,离京东去, 打算回到那远在天涯的家乡. ▲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请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略作赏析。

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全力。

比喻新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炽热的爱国热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指什么?这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落红”指落花,暗指自己辞官。

作者以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可谓千古名句,写一段话用上此句诗。

(50字左右)
如: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他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诗句描写的那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啊!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

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40字以内)
答:①从语言上谈,这两句诗语言精美,用新奇的比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这两句移情于物,表达了对新生命的赞美。

②从含义上谈,这两句诗是说飘落的红花并不是无情物,即使化作春泥,也要去滋养呵护着花儿。

③从情感上谈,这两句诗表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④从哲理上谈,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反映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补充资料:古诗中的离愁别绪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1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