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第一节、教学内容设计策略语言学界、语文教育界的一些专家、学者都主张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而言语就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语言存在言语之中。

根据运用语言的不同凭借和方式,我们可以将言语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口语交际”中的“口语”指的是“口头言语” 。

口语交际即口头言语交际,指的是人与人交往的特定的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言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

口语交际由于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因而在教学内容的取材上,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发展需要,体现更大的灵活性。

一、确立好话题以话题为纽带,在真实情境中把交际双方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培养孩子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确立一个好的话题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

教师在确立话题时,首先应考虑话题的价值、现实意义以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这直接关系到话题能否激起学生的思索,能否将口语交际落到实处。

另外,话题应是多元的,开放性的,要接近学生的生活。

既可选取教材里阅读和写作的材料,巩固并提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效果;有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学习、生活中的话题。

诸如交往类话题就很好,生活中这类话题有很多,道歉、祝贺、做客、待客、转述、劝阻、商量、请教、赞美、批评、安慰、解释、采访、辩论、借物、问路、指路、看病、打电话、接电话、推荐与自我推荐、当导游等等。

再比如,我发现最近班内出现了不团结的现象,就抓住这一契机,以“学会安慰、学会宽容、学会批评、学会赞美”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话题,多给学生提供交际互动的平台,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其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使其学会诚恳、文明地与人交际,学会尊重对方的文化、风俗。

二、提供多样呈现方式口语交际教学以交际活动中语言功能训练为主要形式,引出口语交际的功能项目有以下几种方式:1 图画引入法,即以图画的方式引出口语交际的功能项目。

如“接待” ,以三幅图引入,第一副图:我打开门,看见阿姨;第二幅图,阿姨送我礼物;第三幅图,我和阿姨道别。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你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很好地完成接待任务。

2 操作引入法。

即以操作活动的方式引出口语交际的功能项目。

如结合学校的科技节车模活动,将四驱车的组装方法介绍给大家。

3 情景引入法。

即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围绕情景中的任务或事情进行交际。

如“转述” 。

有一天,林刚接到章叔叔打来的电话。

章叔叔说:“你好,林刚吗?麻烦你跟你爸爸说一声,后天下午 3.00 我会到他的公司找他,请他把合同书准备好,到时候如果谈得好的话,我希望我们能够直接签约,谢谢。

”第二天,林刚爸爸回来了,如果你是林刚,你该怎么跟爸爸说? 4 话题注入法,即给予一个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个给定的话题进行讨论。

如,很多同学在过年的时候都会受到压岁钱,那么多压岁钱该怎么用?把你的想法说一说,看谁说得有道理。

三、根据教学任务将口语交际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1 根据教学要求,把内容设置进一步具体化。

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部分往往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要想使教学取得实效,教师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学生实际,对话题进行开掘,并结合话题搜集相关资料,整合这些材料、内容。

2 将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组合。

如教学“学会转述” 话题,可以将以前学过的“打电话”、“学会祝贺”组合在一起,设计一个话题,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向别人表达祝贺并转述别人的祝贺。

这种把不同的口语交际内容组合在一起进行实践联系的做法,将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策略无疑起到关键的作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有效、合理地运用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可以使口语交际教学由单薄走向丰厚。

案例分析一听广播,打电话,写紧急通知执教:特级教师于永正班级:徐州市鼓楼小学二年级(1)班师:同学们,刚才课间活动时,你们在议论什么?怎么那么高兴?[评:从课间议论谈起,导入新课自然。

]生:我们在议论明天爬山的事。

生:我们在议论爬山比赛谁能得第一名。

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详细地告诉我?生:周老师告诉我们,明天要搞一次爬山比赛。

生:山上有数学题,看谁找得到,做得对。

谁找得最多,做得对,谁就是第一名。

师:噢,是这么回事。

那谁去放数学题,放在哪儿?生:今天午饭后周老师就去放数学题。

有的放在石缝里,有的放在树枝上。

师:好,这个活动真有意义。

那么,你们现在关心的是什么呢?生:我最关心明天能不能得第一,第一有奖。

(众笑)生:我最关心明天的天气。

师:为什么关心明天的天气?生:因为明天要是下雨,我们的爬山活动就搞不成了。

藏在山上的数学题就会淋湿了,或者被风刮跑了。

师:那么,你们希望明天有一个什么样的天气?生:我希望明天天气晴朗,一丝风都不刮。

师:谁能再说具体一点?生:我希望明天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太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们好高高兴兴地搞爬山活动。

(众赞叹)师:说得好。

徐州人民广播电台每天上午十点半预报天气,现在时间正好到了(打开收音机),请仔细地听。

[评:为使第二天的爬山活动能顺利进行,学生特别关心天气情况。

教师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训练他们听的能力。

学生都能认真地听。

这里,“听”成了爬山活动的实际需要。

](这是根据教学需要,请播音员特别录制的,但学生们都信以为真。

广播里说,明天天气很坏,大家听了流露出失望的神情。

)师:这是真的吗?是不是我听错了?同学们,播音员阿姨说的什么?生:阿姨说明天有大雨。

生:还刮东北风,四到五级,阵风七级。

生:阿姨说明天的最低温度是零度。

师:能不能连起来说?谁连起来说给大家听听?生:电台广播说,今天下午到明天,徐州市区和各县有雨,雨量大;偏北风,风力四到五级,阵风七级;明天最低温度零度。

[评:听的能力主要看对听的内容和理解和记忆。

要学生复述天气预报的内容,是对听的能力的检查。

]师:说得不错。

同学们,看来明天的活动不能搞了。

(同学们不大高兴,议论纷纷,一学生举起手来。

)师:你要说什么?生:有时广播员也说得不准。

(众笑)师:大部分的预报还是准的,看来你是很想明天按计划搞活动,是不是?(生点头)那好,朱校长也来听课了,我们问问她明天怎么办。

(朱校长回答,活动改在星期六举行。

)师:哟,周老师在文教局开会,今天不回学校了,活动改期这件事她不知道,怎样告诉她?生:写信告诉她。

师:写信太慢,来不及了。

(众生纷纷举手)生:打电话告诉她。

[评:打电话是日常生活中一种传递信息的十分方便的交际手段。

由于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就使儿童认识了它的实际价值。

这也避免了过去有的说写训练中那种空对空的弊病。

]师:很好。

打电话是个好办法。

那么,我们拿起电话来,向周老师说什么呢?生:我们对周老师说,明天天气不好,爬山活动不搞了,星期六再搞。

师:说得还不够清楚,不够全面,想想看,最要紧的是什么话?谁再来说一说。

生:我们对周老师说,天气预报明天有雨,爬山活动不搞了,星期六再搞,请您今天下午不要到云龙山放数学题了。

[评:打电话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清楚具体,要把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对方。

告诉周老师下午不要到云龙山放数学题,这是最要紧的话,是不能不说的。

老师及时加以提示是十分必要的。

]师:很好。

同学们想不想打电话?生:(兴高采烈地)想师:同位的同学互相练习一遍。

每个人当一次周老师。

(学生兴致勃勃地握起拳头当听筒,互练了一遍。

)师:正好,我这里有两部玩具电话机,我来当周老师,请同学们给我打电话,谁说得清楚,谁就代表大家到办公室给周老师打电话。

生:(拿起电话就打)喂一一(众笑)师:拿起话筒先要拨号码,老师忘记告诉你了,文教局的电话号码是2 5 0 2 6, 如果记不住,可以查电话号码簿,或拨114,问查号台。

[评:怎样拨号,怎样查号,这是打电话的常识,也是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

](该生打后,其他同学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求打电话,老师又找了两个同学打,说错之处,予以纠正。

)师:现在,我找一个同学到办公室给周老师打个电话。

(同学们高兴极了,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还站起来。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前去。

)[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新鲜有趣,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异常高涨。

这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师:哎呀,还有一件事。

二年级其他三个班的同学们还不知道,怎么办?生:写个通知送到广播室播送一下。

[评:对象不同,内容不同,采用的交际手段也不同。

由训练打电话到训练写通知,转接得非常自然。

]师:这个建议好。

因为事情紧急,我们在“通知”前面加上“紧急”二字。

现在,每人练习写一个紧急通知。

(交待了通知的格式和内容,然后让同学们写,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通知。

(读后,让大家补充内容)师:补充得很全面。

请同学们再把自己的通知修改修改,同位同学互相检查一下。

改好,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生:紧急通知:因为电台预报明天刮大风下大雨,二年级的爬山比赛改在星期六上午举行。

请同学们今天下午不要准备水壶和午饭了。

鼓楼小学1 986年12月9日师:好,就请你把通知送到学校广播室,中午放学前广播一下。

(这时,派去打电话的同学回来了。

)师:电话打通了吗?你是怎样打的?请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先拿起电话筒,再拨号码,电话筒里发出“嘟一嘟一”的声音。

一会儿,有人接电话,我一问,正是周老师……师:看来,你真会打电话了。

(下课)[总评]:这节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进行了实用性的听、说、写训练。

教师让学生在言语交际的实践中学习言语交际,课堂上学到的东西马上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派上用场。

于老师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值得提倡的。

四、口语交际内容与语文教学的其他环节结合起来在语文教科书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话题,而这些话题又都是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的,每单元只需一至二课时,这样必定会使训练面有限。

要解决这个矛盾,,最简便有效的措施就是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资源,善于将口语交际和识字写字教学、阅读、写作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以阅读教学为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中常有不少的对话段落出现,而这些课文又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学生在模拟对话的过程中,能受到典范语言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案例分析二在学生充分阅读《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一文的基础上,“猎人”又出现了,学生争先恐后上前阻止他打鸟,这次劝说变得有理有据。

“猎人”的态度也由满不在乎到理屈词穷,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师:(以”猎人”的口气)啊,树林里的鸟真多啊!昨天我吃的斑鸠肉真香啊!今天又可以美餐一顿了。

生:(大吼)嘿,不许捕鸟!师:这样劝不礼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