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浅谈“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浅谈“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增多,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

而“口语交际”课,已将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课型。

《课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兴趣。

而要激起学生交际的兴趣,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乐于思维,敢于表达,激发其发言的欲望,轻松愉快地进行口语交际。

1、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

口语交际都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的。

如《保护有益的小动物》这一课首先播放一段小动物繁忙工作的情景:茂密的树林中啄木鸟在给老树治病,绚丽多姿的花丛中蜜蜂忙着采花粉,碧绿的稻田中一只只青蛙在捉害虫,肥沃的土壤中一条条蚯蚓钻来钻去地疏松土壤……小学生是非常喜欢小动物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把学生带入动物王国,让他们观察各种各样的动物对人类有哪些益处。

从而激发学生去保护它们,也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
际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2、表演模拟创设情景
表演模拟创设情景就是让学生扮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它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我想这样做》这一课我首先安排几个孩子扮演生活中的残疾人,让其他孩子仔细观察,说说它们有什么缺陷,在生活中有什么不便?这样的引入,学生特别感兴趣,积极性高,参与面也就广了。

又如《当小导游》这一课,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根本不知道导游是什么意思。

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引入方式:孩子们,我们学校美吗?他们就会说很美。

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为了给学生创设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的机会。

我让他们分成几个组,轮流当小导游介绍学校。

学生非常乐于参加,同时也明白了怎样当导游。

表演模拟创设情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充分利用插图创设情景
口语交际中的插图大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要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欲望。

如在教学《小兔运南瓜》这一课时,我首先出示小兔见到了大南瓜正在想办法和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将运
南瓜的过程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然后让学生和同桌讨论小兔是用什么办法把南瓜运回家的。

学生们被美丽的图画吸引住了,争着回答小兔可能想出的办法。

有的说是滚回家的;有的说是抬回家的;还有的说是撬回家的等等。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说的头头是道,有些办法我都无法想到。

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插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好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
在口语交际课中,我们都要实现一定的训练目标,而不可能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说。

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交际的能力不强,无论是内容、方式和语言形式都比较生疏,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

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交际,规范学生的语言,做好学生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喜欢说,会说。

三、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双向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不断发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在我们农村,方言的大量使用给学生的交际带来极大的阻碍。

一部分学生在交际时出现了不会说的现象,致使说话时磕磕碰碰,词不达意。

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

1、师生互动,加强引导、规范语言。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

“口语交际”中教师必须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言语进行指导、修正,并做好示范。

在进行《我的想法》这一课时,要先引导学生说说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你有什么想法。

再说说如果班里改选班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说说你的想法。

通过这样的
引导,学生才知道先说什么,再说什么。

2、生生互动,加强实践,发展口头语言。

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

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在问、说、评、议、辩中互动交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交际语言。

3、扩大互动,认真检验,巩固口语语言。

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他有长效性。

短短的45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

因此,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于是我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与爸爸、妈妈一起上市场,注意观察大人们在购买中的讨价还价,甚至自己出去购买一件小物品。

这样长期训练,扩大互动范围,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发展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人,学生有性格的差异,有智力的差异,有言行的差异,有语言发展水平的差异等,教师要尊重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关注生活,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交际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
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

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课后有一个拓展性的问题: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有的说它会看到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蓝天下是一片绿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它会说我该早点跳出井口来看看。

有的说它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和许许多多的树木。

它会说原来是我弄错了;还有的说,它看见果园里果子熟了,苹果露出了红红的脸颊,金黄的梨子像一个个灯笼;田野里,稲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等。

课文中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作为老师要为学生创造许多说话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如在教师节快要来临之际,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小朋友们,教师节快到了,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有的孩子说,我想到老师说:“老师,您白天给我们上课,夜晚还要给我们批改作业。

您真是太辛苦了!教师节快到了,我想送一束鲜花给您,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消除您一天的疲劳。

有的说,老师,您辛苦了。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听您的话……”学生们写出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恩,让我深受感动。

象这样的训练还有很多。

教师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他们口语交际能力。

六、加强沟通
不管怎样的孩子,也不管他怎样生气,只要老师你张嘴微笑,他就会感到你没有恶意,就会放下戒备心,听你要说的话,就会渐渐和你交谈,就会渐渐的接受你的观点,去反思,去反省,进而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只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能以心换心,用真诚换真心,那么你的一切沟通行为都会收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七、适时评价,促进提高
1、评出优胜者,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以自己宽大的胸怀去呵护学生在交际中的点滴进步。

“你说的真好”、“你真会听”、“你的进步真大”等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感受自身在交际中的价值,增强交际的信心。

2、鞭策落后,树立信心。

对于落后生,在交际中常会沉默不语,有些同学在说时,交际能力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常讲些科学家、伟人的故事,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有意识地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多加鼓励,树立交际的信心。

口语交际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训练口语交际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只有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更好地激起他们交际的欲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