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遇到中点常加的辅助线
等腰底三合一
解题方法技巧:等腰三角形中有底边中点或要证是底边中点时,常连底边中线,利用等要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题
口诀: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在三角形中,如果已知一点是三角形某一边上的中点,那么首先应该联想到三角形的中线、中位线、加倍延长中线及其相关
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性质、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性质),然后通过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题1、已知,在矩形ABCD中,E为CB延长线上一点且AC=CE,F为AE的中点,求证:BF⊥FD
例题2、如图、AB=AE,∠ABC=∠AED,BC=ED,点F是CD 的中点
求证:(1)AF⊥CD
(2)在你连接BE后,还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请写出三个(不要求证明)
跟踪训练1、如下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的中点,ME⊥AC于点N,求MN的长为多少?(自己画图)
2、如图、等腰△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过A 的直线MN∥BC,在直线MN上点A的两侧分别取E、F 且AE=AF,求证:
DE=DF
3、如下图△ABC 中,AB=AC=10cm.BC=8cm,点D 为AB 的中点
(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
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时,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
(2)若点Q 以上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
同类型题:
如图,已知△ABC中,AB=AC=12cm,BC=10cm,点D为AB的
中点。
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B向C点运
动,同时,点Q在线段AC 上由点A向C点以4cm/s的速度运
动。
(1)、若点P、Q两点分别从B、A 两点同时出发,经过2秒后,
△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2)、若点P、Q两点分别从B、A 两点同时出发,△CPQ的周
长为18cm,问:经过几秒后,△CPQ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
解:(1),△BPD与△CQP 是全等。
理由如下:
当P,Q两点分别从B,A两点同时出发运动2秒时
有BP=2×2=4cm,AQ=4×2=8cm
则CP=BC-BP=10-4=6cm
CQ=AC-AQ=12-8=4cm
∵D是AB的中点
∴BD=1/2AB=1/2×12=6cm
∴BP=CQ, BD=CP
又∵△ABC中,AB=AC
∴∠B=∠C
在△BPD和△CQP中
BP=CQ ∠B=∠C BD=CP
∴△BPD≌△CQP(SAS)
(2)设当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t秒时,
有BP=2t,AQ=4t ∴t的取值范围为0﹤t≤3
则CP=10-2t,CQ=12-4t
∵△CPQ的周长为18cm,
∴PQ=18-(10-2t)-( 12-4t)=6t-4
要使△CPQ是等腰三角形,则可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① 当CP=CQ时,则有10-2t=12-4t
解得:t=1
② 当PQ=PC时,则有6t-4=10-2t
解得:t=
③ 当QP=QC时,则有6t-4=12-4t
解得:t=
三种情况均符合t的取值范围。
综上所述,经过1秒或秒或秒时,△CPQ是等腰三角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