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应用的几种常见题型分析————————————————————————————————作者:————————————————————————————————日期:1教学重点、难点1、欧姆定律及相关变形公式的应用计算2、串并联电路中各量的关系及欧姆定律的应用考点分析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1. 串联电路的特点(1)nIIII====21(2)nUUUU+++=21(3)nRRRR+++=21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
(4)nnRRUU11=或RRUUnn=2. 并联电路的特点(1)nIIII+++=21(2)nUUUU===21(3)nRRRR111121+++=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4)11RRIInn=或nnRRII=二、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RUI=,式中的I、U、R的单位分别为A、V、Ω。
定值电阻电压变化问题例:一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4V增加到6V,通过它的电流将从0.5A增加到______A,这只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同步链接: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24A~0.45A,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4.8V~9V.那么该电源的电压为_____V,电阻R1的值为Ω.串联中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问题例:把一只电阻R接到某电源上,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8A,若在电路里串联一只30Ω的电阻,此时电路的电流为0.6A.求电源电压和电阻R的阻值.同步链接:1、在某一段电路上串联一个4Ω的电阻后,电路中的电流变为原来的一半,那么原来电路中的电阻是_____Ω.2、电阻R1为18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A;电阻R2为12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为0.5A。
把它们串联后,允许接在最大电压为_____V的电路串联分压问题例: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20Ω开关K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8A,开关K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则电阻R2是多少?电源电压是多少?同步链接:1、把R1=15Ω和R2=5Ω的两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R1两端的电压是3V,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V,电源电压是_______V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3V,R2为6Ω,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如把S合上,电流表的示数为A.0.5A B.0.75A C.1A D.1.5A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问题例: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A2的读数为0.3A,电流表A1的读数为0.8A,求R1、R2的电阻值。
同步链接: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 l 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并联分流问题例:有R1和R2两个电阻,且R1>R2,将它们分别接到同一电源两端,要使电路中的总电流最大,连接方法应该是()A.只接入R1B.只接入R2C.R1和R2串联后接入D.R1和R2并联后接入同步链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在AB两点间接一只10Ω的电阻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在AB两点间换接一只20Ω的电阻,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等于0.5AB.小于0.5AC.大于0.5AD.因R0未知,故无法确定混联电路问题例:如图所示,R2=20Ω,电源电压15V且不变.当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当S1,S2都合上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A.求R1和R3的阻值分别是多大.同步链接:1、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9Ω,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则这两个电阻的值分别为_____Ω和_____Ω;把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值为_____Ω,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 __.2、R1和R2两只电阻串联后,接到6V的电源上,R1中的电流为0.2A,把两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另一个电源上,R1,R2中的电流分别为0.15A和0.6A,那么R1,R2的阻值分别为_____Ω和_____Ω.电路安全问题例: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A”电源电压为18V恒定不变,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5V,求:(1)电阻R1的阻值(2)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是多少才能保证两电表的安全?变换电路问题例: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1=6Ω,R3=4Ω,当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1)R2的阻值;(2)当S1、S2均合上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3)仅合上S1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同步链接:1、在下图所示电路中,U=9V ,R 1=6Ω,R 2=3Ω,R 3=4Ω.求(1)开关S 置于a 时,R 1中的电流是多少?(2)当S 置于b 时,R 1中的电流是多大?2、如图所示R 2 = 6欧 ,当开关S 分别与a 、b 接触时,电压表的示数之比2:3,则R 1的阻值是多少?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 后,两灯都正常发光,两电表指针都有偏转,示数稳定.已知电源电压为8V ,灯L 1的电阻为16Ω,灯L 2的电阻为12Ω,则甲电表的示数为 ,乙电表的示数为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D 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V 保持不变,电阻R 1=5Ω,R 2=10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A 1的示数是 A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A 2的示数是 A .4.如图是R 1和R 2两个电阻中的电流随它们两端电压变化的I —U 图象.从图象可知,电阻R 1 R 2(选填“<”、“>”或“=”).题2图A A R R S 题3图 题4图 题5图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 闭合后,电压表V 1的示数为4V ,电压表V 2的示数为6V ,电流表A 的示数为1A ,且将R 2和R 3对换位置后,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不变,则电源电压为 V .6.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 ,实验结论是 ;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 ,实验结论是 .这两个实验所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7.探究物理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常用运用到许多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 下列过程中运用了“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A .测量一张白纸的厚度B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C .曹冲称象D .牛顿总结出惯性定律8.关于公式R=U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9.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 .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 .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D .保护电路10.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示数之比U 甲:U 乙=3:2,当开关S 断开,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为 ( )A. 2:1B. 3:1C. 2:3D. 1:3题10图 题11图 题12图11.如图所示, 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图中位置向a 点移动时,电表V 1、V 2、A 的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 )A .V 1减小,V 2减小,A 增大B .V 1增大,V 2减小,A 增大C .V 1增大,V 2减小,A 减小D .V 1减小,V 2增大,A 减小1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 闭合后,移动滑片P ,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从6V 变化到2V ,同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从0.5A 变化到1A .定值电阻R 0阻值和电源电压分别为 ( )A .4Ω 8VB .6Ω 12VC .8Ω 10VD .16Ω 10V13.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A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 .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14.小明同学在物理实践活动中,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用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反映弹簧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四个电路中有一个电路能实现压力增大,电表示数增大,这个电路是()25.小明按下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请回答:(1)图示电路是电路,电压表V测的电压.(2)比较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可得结论:.(3)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4)比较电流表A1(或A2)和电压表V1示数,可得结论:.(5)定值电阻R1= ,第三次实验中R2接入电路的电阻为.(6)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1示数将,电压表V1示数将,电压表V2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次数A1示数A A2示数A V1示数(V)V2示数(V)V示数(V)1 0.4 0.4 4 8 122 0.6 0.6 6 6 123 0.8 0.8 8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