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字标题》教学案列薛城区双语实验小学孙俊会课题:设计艺术字标题科目:信息技术课时:1课时授课年级:四年级教材分析:《设计艺术字标题》这一课是青岛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4课,本课主要是在前两课制作的书签基础上,为书签制作艺术标题。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并根据所选择的艺术字样式对艺术字进行修饰,理解与艺术字相关的概念,学会移动艺术字和修改艺术字的环绕方法,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学生分析: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想象力丰富。
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基础,为学习提供了保障。
在上节课中,学生学会了插入对象后对对象进行大小调整、位置移动、颜色修饰与填充等操作,但大部分学生不满足现状,希望获得更多的技能,从而制作出更漂亮的书签。
设计理念:《设计艺术字标题》是基础性的知识,也是教材关于“插入图片”知识铺垫的延伸,要让学生踏踏实实地学好。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因此我认为从认知上考虑,要注意传授知识的科学性;从技能上考虑应注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思维角度上考虑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抽象的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
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自身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和修饰方法。
2.能力目标:教师分析和演示艺术标题的添加方法,指导学生自己练习,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熟练掌握与艺术字相关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艺术字的移动和修饰技巧,了解制作艺术字的流程。
3.情感目标:通过对艺术标题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艺术字的插入方法。
(2)艺术字的修饰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主题需要修饰艺术字。
教法与学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恰当,才会有效。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运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分层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通过开展探究学习、小组讨论、协作交流、自主创新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在不断探索,不断交流、不断评价中自然达成学习目标,改善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1.收集一些带有艺术字的书签作品,让学生欣赏。
2.将第5课的书签和图片素材通过网络教室发放到学生的电脑中。
3.教师自己制作一个未加标题的书签。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创境,导入新课。
1.欣赏生活中的艺术标题过渡语: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收集来的漂亮的书签标题上有些特殊的字,与我们平时见到的字相比,它们有什么特点?请学生谈谈艺术字标题的特点(形状不同、字体各异、色彩丰富等)提问:那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生活中的标题会用艺术字来设计呢?学生谈谈艺术字的作用。
(使标题更美观、更醒目、更生动活泼等)【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此漂亮的标题或标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通过问题式的谈话交流的方式,能使学生在感受美了解美的同时,起到激发学生创作的想法与欲望的作用与目的。
】2.设计情境老师这里有个未完成的书签,一直没时间来给它做个标题,我想请一位同学帮忙,你愿意吗?你能够设计出既美观又醒目的标题吗?让我们进行今天的学习之旅吧!看一看谁才是班上最优秀的艺术标题设计师。
(板书题目:艺术标题会更妙)【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兴趣转变为学习动力,使学生身临其境,不得不探索和应用本节课的知识来解决情境中出现的问题。
为下面的进一步学习与探索奠定基础。
】(二)任务驱动,探索新知。
过渡语:想帮老师设计书签标题,首先需要成为“班级最优秀的艺术标题设计师”,必须通过三关的任务考验,用你们的声音告诉我,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过渡语,可以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
三个任务完成的目的是为了评出“班级最优秀的艺术标题设计师”这一情景而服务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在既保持兴趣的同时,又自始至张终地围绕着本节课的知识来学习,有利于课堂获得更好的效果】任务一:插入艺术字向学生交待第一关的任务:怎样插入艺术字。
出示“闯关锦囊”:参考课本第37~39页1~5的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提供锦囊,可以让学生明白原来课本是帮助自己闯关的有力工具,学生能迅速地找到学习的方法,为下面的闯关做了铺垫】学生通过翻阅课本,自主学习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待大部分的学生完成任务,请一或两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步骤(边说边操作,师在旁补充点评)(重点说明艺术字的文字环绕方式)教师根据学生介绍板书方法。
板书:插入→图片→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设置字体→确定【设计意图:促使学生使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动手能力】任务二:艺术字的调整学生可以凭借闯第一关的经验来过第二关。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自学效果如果较好,可以通过台上选手的操作一带而过。
如果学习效果不好的话,根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示范讲解。
任务三:美化艺术字过渡语:我们发现刚插入的艺术字在颜色搭配上过于简单,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修饰美化。
第三关的任务:设置艺术字的填充效果1、学生分组尝试操作把学生分组参照课本步骤,采取自己摸索、讨论、与同学合作学习、与教师探讨等方式尝试操作。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
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
不仅可以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能体现分层教学】2、学生交流收获当大多数学生都完成了作品,我就请几名学生上台进行现场闯关,边演示边讲解。
在闯关的过程中台下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或考一考台上的选手,台上的选手一一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做适当地补充与说明。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交往、互动的过程,是相互交流、交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
生生的互动、师生的互动,有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
】(三)实践运用,提高发展。
让学生收发资料,把教师先前做好的没有标题的书签的用艺术字添加标题并进行美化,保存下来。
提醒学生注意艺术字和文档内容的和谐美。
有问题可以通过直接向教师请教或者和其他学生交流,如果先设计完成的同学,请他下位参观别人的设计作品,对比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修改。
学生作品完成后,利用小组评议评出星级作品,授予“班级最优秀的艺术标题设计师”称号。
【设计意图:创设适宜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仅有利地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求知,也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这篇文档的内容是热情洋溢发人奋进的,学生在插入艺术字时要根据文档的内容进行设计,这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也能把德育融入到信息技术教育之中。
】(四)练习巩固1、给“练习1.wps”或“练习2.wps”书签,添加喜欢的艺术字。
2、展示学生的书签,评一评。
(五)本课小结1、你学到了什么操作知识?(学生总结)2、根据本课学习情况,在书上给自己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6、设计艺术字标题插入艺术字方法:插入→图片→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设置字体→确定(“艺术字”工具栏)教学反思: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
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1、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既然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那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广播系统,即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又可以进行示范演示。
课堂上演示我在课前收集的一些好的作品,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
教师再也不用为维持课堂纪律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2、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
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
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能够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采取“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学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时,一开始老师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讲解,而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要用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最后解决实际操作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会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