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颜色的配色定律

颜色的配色定律


染料
颜料
溶解性 溶解于水或有 分散在水、有机溶
机溶剂中
剂、树脂中
离子键、共价 粘结物使颜料粒子 作用机理 键、氢键、范 机械附着在物体上
德华力
染料和颜料的应用方法
染色 染料由外部进入到被染物的内 纤维、纺织物、
部,使被染物获得颜色。
皮革等(染料)
着色 将染料分散于被染物中,固化 塑料、橡胶、
成型后得到有颜色的物体
用于电影、电视彩色图像,舞 台灯光等。
Color
international
第四章 色料减色法
1、色料
指颜料、染料等自身有色而且能使其它
物质获得鲜明和坚牢色泽的物质(无机物 或有机物)。
染料
凡能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并 能使纤维或其它材料着色的有机物 质称为染料。
染料的种类
按颜色:黄、橙、红、紫、蓝、绿、棕、黑 按化学结构:偶氮染料(50%)、蒽醌染料、硝基和 亚硝基类、芳基甲烷类、酞菁染料、杂环类染料 按应用方法:酸性、碱性、活性、分散染料等
品红 黄 青 品红 黄 青

绿蓝
红绿









复色比间色和原色明度降低、颜色暗淡。
色料减色法本质: 色料的选择性吸收,使色光能量减弱,
新颜色的明亮程度降低而趋于黑暗:-色料 相加,能量减弱,越加越暗。
色料混合后,混合色是光源减去被几种色料 吸收一种或几种单色光,所剩余的光所引起的颜 M
黄色Y
青色C
色料三原色的性质
以黄、品红、青三种色料为基础,以 任意两色按不同比例相混合,可以调配出 其他所有颜色。自然界中任何其它色料都 无法混合出这三种颜色。
白光
吸收蓝色 黄色料
黄色
黄色料:白光-蓝光=红光+绿光=黄光
%)
理想三原色料的分光光度曲线
100 反 射 率 (
有机颜料
偶氮颜料(47%):耐久性差、颜色鲜艳: 甲苯胺红、汉沙黄等。
酞菁颜料(28%):耐酸碱、耐光: 酞菁蓝、酞菁绿。
喹丫啶酮颜料:耐光、耐热、耐化学品性好: 橙、品红、紫红。
有机、无机颜料对比
有机颜料:着色力强、色泽鲜艳、透明性高。 无机颜料:耐热性、耐光性、遮盖力强。
染料和颜料对比
400 500 600 700波长(nm)
黄色料
白光
吸收绿色
品红色
品红色料:白光-绿光=红光+蓝光=品红光
%)
理想三原色料的分光光度曲线
100 反 射 率 (
400 500 600 700波长(nm)
品红色料
白光
吸收红色
青色
青色料:白光-红光=绿光+蓝光=青光
理想三原色料的分光光度曲线
100 反 射 率 (
3)互补规律 互补色:两种色料混合后得到黑色,这两
种色料就是互补色。 品红 黄 青 品红 黄

绿蓝

三对典型的互补色料: 红-青、绿-品红、蓝-黄
4)代替律
古铜色=红+绿 =品红+2黄+青 =黑+黄 =红+青+黄 =2黄+蓝 =黄+品红+绿
5、色料减色法的应用
①应用三原色料可以调配所有颜色,但实际很少 从原色料开始调配颜色;
颜料
指不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的白色、 黑色或彩色粉末状物质。
按颜色:白色、黑色、黄色、红色、蓝色、绿色 按组成:无机颜料、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inorganic pigments)
白色:二氧化钛或钛白粉(TiO2) 金红石型:耐候性好,用于户外; 锐钛型:白度高、易粉化、用于室内。
红色 :氧化铁红( Fe2O3) 黄色 :氧化铁黄( Fe2O3•H2O) 蓝色:铁蓝、群青 黑色:碳黑 金属颜料:铝粉、铜粉
纤维原浆(染
料和颜料)
涂色 借助于涂料的作用,使颜料附 涂料、油墨、 着于物体表面,使物体着色。 涂料印花、绘 画(颜料)
染料和颜料为什么具有颜色?
发色理论:Witt发色团学说 ☆ 有机化合物染料和颜料的分子必须含有发
色团和助色团 发色团是不饱和基团:-N=N-、>C=C<、 -N=O等, 主要的助色团:-NH2、-OH、-NHR、- OR、-Cl、-COOH等。
Color
international
配色技术
Color
international
色光加色法
可见光波长范围:380-780nm
红色(R) 橙色(O) 黃色(Y) 绿色(G) 青色(C) 蓝色(B) 紫色(V)
- 780 to 630 nm - 630 to 600 nm. 红光(600-700 nm ) - 600 to 570 nm. - 570 to 500 nm. 绿光(500-570 nm ) - 500 to 470 nm. - 470 to 420 nm. 蓝光(400-470 nm ) - 420 to 380 nm
白光
品红色 红色 黄色
①两种原色料等量混合得到典型的间色。
黄色
绿色
青色
①两种原色料等量混合得到典型的间色。
品红色
蓝色
青色
②两种原色料不等量混合,可以一系列颜色渐变 的间色。
2)复色形成规律 复色:三种原色料混合得到的颜色。
①三种原色料等量混合,可得到黑色或灰色
2)复色形成规律
②三种原色料不等量混合,可得到一系列复色
1、色光的三原色
绿光
蓝光
红光
(CIE)标准色光的三原色的代表波长
红光 700nm 绿光 546.1nm 蓝光 435.8nm
性质:红光、绿光、蓝光这三种单色光以 不同的比例相混合,可以得到其余所有色 光,而它们自身却不能由任何色光混合得 到。
两种色光等量混合相加:
红光R+绿光G=黄光Y 红光R+蓝光B=品红光M
绿光G+蓝光B=青光C
2、色光加色法 按红、绿、蓝原色光的加色混合
原理生成新色光的方法。 色光相加,能量增加,越加越亮。
蓝光+ 绿光+ 红光= 白光
互补色: 任何两种色光混合后得到白光,这两种
色光就称为互补色光。
中间色:任意两种非补色光混合产生的色光。
红光
绿光
蓝光
红光
黄光
青光
品红光
3、色光加色法的应用
400 500 600 700波长(nm)
青色料
%)
3、色料减色法 当白光照射到色料上,色料从白光中减去一
种或几种单色光,而呈现另一种颜色的方法称为 色料减色法。
4、色料混合变化规律 1)间色形成规律
三原色料
品红 黄 青 品红 黄 青

绿蓝
红绿
间色:由两种原色料混合得到的颜色。
①两种原色料等量混合得到典型的间色。
②尽可能用最少种类的色料调配出最准确的颜色; ③采用补色料(不用黑色料)来降低颜色明度; ④色料可以互相替代调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