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奥法施工原理及方法

新奥法施工原理及方法

1 2 4 3 4 1
5
5
图 6-3 环 形 开 挖 留 核 心 土 法
工字钢
核心土
临时工作平台
2.单侧壁导坑法 特点: ① 洞室开挖跨度减小,有利于围岩稳定; ② 导坑要闭合,增加了材料用量; ③ 进度慢。 适用于:断面跨度大,对地表沉陷有控制要求的 软弱地质。
2 2 1 3 1 3
图 6-4
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
• 少扰动
• 早喷锚
• 勤量测 • 紧封闭
开挖
• 爆破 • 出渣 • 超前支护 • 立架 • 喷锚支护
初支
防水排水
• 排水、集水管道 • 防水板、土工布
二衬
• 二衬钢筋 • 预埋件 • 模筑混凝土
初期支护 防水层 模注二次衬砌
C25素 砼 隧 道 中 线
线 路 中 线
2%
控制超挖的主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施有: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爆破方法和钻爆参数。 光面爆破应使用低密度、低爆速、低猛度、高 爆力的炸药。 测量放样要正确。
加强钻孔技术管理,提高钻孔精度。
建立健全开挖、测量、爆破质量管理检查制度。
超 挖
侧 卸 式 装 载 机
挖 掘 机 & 自 卸 车
出渣是隧道作业的基本作业之一。出渣作业能力的强 弱,决定了它在整个作业循环中所占时间的长短(一般 在40%~60%),因此,出渣运输作业能力的强弱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速度。
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为: 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 预裂爆破: 预裂爆破实质上是光面爆破的一种,其爆破原理 与光面爆破相同,只是分区起爆顺序不同。预裂 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为:
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
产生超挖的原因
围岩层理与节理。 测量放样误差。 炮眼开挖位置的准确性。 爆破方法与爆破参数。
新奥法的优点:
新奥法摒弃了采用厚壁混凝土结构支护松 动围岩的理论,可以节省大量材料,改善 施工条件,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也为大型 机械化施工提供了条件。
量测控制曲线
1.如果位移时态曲线趋于平稳,说明位移速率不断下
降,这是稳定的标志。 2.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也即位移出现反常 的急剧增长现象时,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 或危险状态,应加密监视,并适当加强支护,必要时 应立即停止开挖并进行施工处理。
单侧壁导坑法
3.双侧壁导坑法(眼镜工法)
特点: ①双导坑,使洞室最大开挖跨度更小,稳定性增加; ②耗材增加; ③进度慢。 适用于:对地表沉陷要求更高,或跨度更大的隧道。
3 3 1 4 2 1 2 4
图 6-5 双 侧 壁 导 坑 法
双 侧 壁 导 坑 施 工
光面爆破 预裂爆破
光面爆破的定义
光面爆破是先爆除主体开挖部位的岩体,然 后再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周边孔药包, 将光爆层炸除,形成一个平整的开挖面,是 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工方法, 达到爆后壁面平整规则、轮廓线符合设计要 求的一种控制爆破技术。
根据弹塑性理论,以岩石力学为基础提出支护结构 的支护参数,开挖后及时采用柔性支护,在尽量控 制围岩变形、积极发挥围岩自承能力的同时,依靠 现场量测来指导隧道的设计和施工。
传统矿山法把围岩看做荷载的来源,其围岩 压力全部由支护结构承担,围岩被视作松散 结构,无自承能力。采用大量的钢木支撑, 采用刚度较大的单层衬砌。 而新奥法完全相反,它把支护结构和围岩本 身看做一个整体,二者共同作用达到稳定洞 室的目的。
湿喷
将原材料湿拌均匀后装入喷射机,用液态的速凝剂借压缩空气通过另设的管道喷 出,在喷枪后部与湿料混合。为了减轻操作喷枪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条件, 已有用于大、中、小断面的各种类型喷射混凝土机械手。
(六)二次衬砌
光爆设计
地质调查
放样布眼
原因分析
定位开眼
修改光爆设计




光 面 爆 破 工 艺 流 程 图


联起爆网络






光爆效果检查
掏槽眼 辅助眼
周边眼
(为控制掘进断面周边而钻凿的炮眼)
(在工作面上首先爆破以造成第二个自由面的炮眼)
上 台 阶 : 1段 : 4个 , 每 孔 装 药 5巻 3段 : 5个 , 每 孔 装 药 4巻 5段 : 9个 , 每 孔 装 药 4巻 7段 : 2个 , 每 孔 装 药 4巻 9段 : 12个 , 每 孔 装 药 4巻 10段 : 31个 , 每 孔 装 药 1巻 11段 : 13个 , 每 孔 装 药 4巻 共 76个 孔 , 215巻 炸 药 。 下 台 阶 : 1段 : 8个 , 每 孔 装 药 4巻 3段 : 8个 , 每 孔 装 药 4巻 5段 : 4个 , 每 孔 装 药 4巻 7段 : 10个 , 每 孔 装 药 4巻 7段 : 13个 , 每 孔 装 药 1巻 共 43个 孔 , 共 142巻 炸 药 。
路线设计标高 隧 底 填 充 C10素 砼
C25素 砼
复合式衬砌结构图
1.全断面法 2.台阶法 3.分部开挖法
全断面法
按照隧道设计轮廓线一次爆破成型 1. 适应条件 ⑴ Ⅲ、Ⅱ、Ⅰ级围岩 ⑵ 大型施工机具(钻孔台车、模板台车等) ⑶ 经济性考虑:中长隧道。
2.施工特点 ⑴ 工序少,管理方便; ⑵ 进度快~各工序流水作业、能应用大型机械 设备爆破效果好; ⑶ 对围岩扰动少~爆破1次; ⑷ 要求地质条件较好。
2.喷射混凝土的工作原理
喷层和围岩组成一个共同作用的整体,承受围岩压力,衬砌厚度 可大幅减小;同时喷射混凝土的细小颗粒将岩层缝隙填充粘结, 使围岩的整体性提高,阻止了围岩向坑道的变形,围岩压力也大 为减小,封闭围岩防止风化,避免坍方落石。 所以喷射混凝土的作用的实质是通过对围岩的改造,达到围岩稳 定的目的,是一种积极地支护模式。
4. 施工工序 ⑴ 长台阶法 台阶长度L≥5B,B为洞室的宽度。 甚至可以上台阶先贯通,即为“半断面法”。 特点:进度快,仅次于全断面法。 适用于:Ⅲ~Ⅰ级围岩。
(2) 短台阶法 台阶缩短: (1~1.5)B≤ L<5B, 特点: ① 支护闭合时间加快,围岩稳定性增加; ② 台阶缩短加大了对下台阶施工的干扰。 适用于:Ⅴ、Ⅳ级围岩
在选择出渣方式时,应对隧道或开挖坑道断面的大小、
围岩的地质条件、一次开挖量、机械配套能力、经济性 及工期要求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
1.锚杆 2.喷射混凝土 3.拱架 4.网片
1. 锚杆的支护效应
(1)悬吊效应
(2)组合梁效应
(3)加固效应
锚杆的种类
1.早强砂浆锚杆 2.中空注浆锚杆 3.自钻式中空锚杆
1 2 B >(1~ 1.5)B (b) 1
2
⑶ 超短台阶法 上台阶长度仅为3~5m。 特点:更有利于控制围岩变形,但上下台阶相隔太 近,施工干扰大。 适用于:软弱破碎围岩(Ⅴ、Ⅵ级围岩)
1 2 B (c)
1
2 <B(或 3~ 5m)
分部开挖法
1.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特点: ① 留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优于超短台阶法: ② 进度慢。 适用于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小型施工机具。
喷射混凝土用材料:
1.水泥 2.砂石 3.速凝剂
速凝剂的作用使喷射混凝土速凝快硬,防止喷层因重力 作用 而塌落,有固态和液态两种
3.喷射混凝土施工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1.干喷 2.湿喷
干喷
先将水泥、砂、石按一定比例(通常为1:2:2)和速凝剂干拌均匀后装入专用的 喷射机,在压缩空气推动下,将干拌料沿料管连续地输送至喷枪,再在喷枪的后 部与从水管经水环射出的高压水混合,然后高速喷射到岩面,凝结硬化而成。
台阶法
1. 特点 将断面从上至下分成2个或3个台阶开挖; 随着台阶长度的调整,它几乎可以用于所有的地层, 因而是在现场使用的主导方法。 2.种类 长台阶法 短台阶法 超短台阶法
3. 选择台阶长度的条件 (1) 初期支护闭合环的时间要求 围岩越差,闭合时间要求越短,台阶必须缩短。 (2) 施工机械施工场地需求大小 原则: 希望初期支护尽快闭合。 围岩不好时,应以条件⑴为主; 围岩较好时,应以条件⑵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