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方案及完整计算书

模板方案及完整计算书

模板施工方案XXXXXX宿舍楼编制: 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审批: ______________XXXXXX有限公司一、编制依据1、xxxxxx 宿舍楼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2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3建筑施工规范大全、4建筑施工现场检查手册等、二、工程概况1xxxxx 宿舍楼工程,位于xxxxxxx 。

工程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为条形基础与平板式筏、板基础,建筑面积3797.22 平米,地上六层,建筑高度22.05 米。

三、施工准备1据工程各构件尺寸提出模板工程详细计划,包括:模板、钢管、扣件. 加固穿墙螺栓. 蝶形卡、及木方子等。

2材料部门按计划组织周转工具进场。

、3模板支设以前,应做好各种预留. 预埋及钢管隐验。

、四、施工方法(一)墙模板工程剪力墙全部采用木模板配 $ 14穿墙螺栓,用$ 48X 3.5钢管和5X 10方木作为横纵龙骨进行加固。

龙骨横向间距700,纵向间距20;穿墙螺栓水平方向间距700,垂直向间距600。

为保证剪力墙位置及断面尺寸正确,支模前,在水平钢筋上放置定制好的混凝土支撑。

施工方法:模板位置弹好以后,先安一面模板,相邻模板搭接要紧密,然后安装斜撑及穿墙螺栓。

清扫干净墙内杂物,安装另一侧模板。

安装完后,安装纵横龙骨,先安纵向(用铅丝临时固定),后安横向,同时用穿墙螺栓外垫碟形卡,两端拧上双螺母固定,调整斜撑并拧紧穿墙螺栓螺母,必须保证模板牢固可靠。

验收要求:模板位置误差w 5mm,垂直误差w 6mm .注意事项:(1 )支模前先复标高及内外墙线位置,看不清线或受钢筋位移影响不支模;(2)支模前,模板表面要涂刷隔离剂;(3)外围剪力墙所用穿墙螺栓中间必须加止水片。

(二)柱模施工柱模施工采用木模板,钢管柱箍竖向龙骨、斜撑和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找正。

施工方法:(1 )首先根据柱断面尺寸配模。

毕后安装钢管柱箍(用0 48X3.5钢管及十字扣件拉紧),然后调整至正确位置再进行加固,柱箍间距400—600mm。

3)安装竖向钢管龙骨,用以竖向调直及增加柱模整体性。

三)梁模板施工;2)模板安装前,先配置对拉螺栓(作用及方法同前),安装时从一面开始安装,安装完梁底模板根据图纸设计尺寸情况进行整体配模,待梁底支撑脚手架搭设完毕后进行入模、调整位置、加固,形成梁底模整体。

1、支撑系统:梁底支撑系统采用双或三排脚手架,全部使用0 48X 3.5钢管、扣件搭设。

所有支撑脚手架均设扫地杆,因操作人员行走要求,第一大道横杆高度可为1800mm因为本工程梁较密,固搭设满堂红脚手架。

架体搭设时及时加剪力撑。

2、施工方法:(1 )梁模a. 放梁位置b. 在梁两侧立钢管支柱(间距400-500mn),支柱下要夯实并铺通长木脚手架板;c. 距地200mm加设纵横扫地杆;距地1800mm 3300mm设纵横水平拉杆。

d. 按梁底标高调整支柱高度,安设梁底支撑龙骨(间距》500mm并将龙骨找平,e. 安装梁底模,并按施工规范要求起拱;f. 安装两侧模,侧模和底模通过角模进行接连;g. 安装梁侧纵横龙骨及斜撑,竖龙骨间距》500mm梁内侧加钢管。

粱模上口用锁口钢管(0 48 X 3.5 )拉紧,当梁高超过700mm时,加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2)板模①•支撑系统;采用①48 X 3.5满堂钢管脚手架。

板底支撑使用钢管、木方结合。

板模使用竹木胶合板。

为了实现楼板模板早拆,缩短模板周转周期,施工时通过部分竖向支撑将大跨度板变成短跨受力状态。

由于早拆的竖向支撑应单独进行施工,并自成体系。

②.施工方法:a. 配模。

制作定型模版。

配模时,应据楼板块具体尺寸并结合实现早拆的支撑位置进行。

小块异型位置可用同厚度的模板代替,但均应拼缝紧密,采取措施使表面平整。

制作完后,对各版块进行分类编号并分别码放整齐,以便施工时“对号入座”加快施工进度。

b. 支模。

支模时从开间一侧开始逐排设支柱,同时安设大横杆小横杆。

调节支柱高度,将板底龙骨找平。

c. 铺板模。

所有板缝均用不干胶带纸粘帖。

d. 模板检查。

(四)立杆接长方法:1. 站杆采用搭接接长。

水平杆采用对接接长,接头位置相互错开。

2. 满堂脚手架利用横杆连接,间距 1.5m。

五、模板拆除:1. 模板拆除前必须申请办理拆模手续,待砼强度达到拆模强度要求后模板方可拆除。

2. 柱拆模:先拆加固斜撑,撷去对拉螺栓两端螺母,卸掉竖向龙骨及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砼脱离。

不得猛敲、猛砸。

3. 墙模拆除:先拆斜撑,然后卸去穿墙螺母及纵横龙骨,用撬棍轻轻撬橇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即可把模板吊运走。

4. 梁板模板拆除:拆除对拉螺栓母T拆除梁侧模T拆除板底水平拉杆T卸下板底龙骨T拆除板底支柱T卸下模板T拆梁底小横杆T拆除梁底模。

注意事项:(1)拆模时严禁将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

(2)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棱角。

(3)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按编码放整齐,以备后用。

六、安全措施:1 、安装梁底模板时,应注意随铺随固定,不得虚放及梁底模有探头现象,不用的模板应及时运用。

2 、铺设模板时,板底龙骨要及时用铅丝和支撑系统扎牢,不得虚放。

3 、现场操作,必须戴好安全帽及安全带。

4 、支模时,操作面要按要求搭设护栏及安全操作台,操作台上铺设脚手板,不得站在钢管上操作。

5 、砼浇筑安全措施:(1)、本工程砼浇筑均采用商品砼。

(2)、剪力墙浇筑时,应搭设砼浇筑操作平台及护栏。

操作平台上满铺脚手架。

(3)、砼浇筑时,人应站在输送管口旁边,不得正对管口,以防砼喷射在人体上或水泥浆溅入眼中。

4)、汽车泵输送管移动时要慢,注意人员和成品的保护。

(5)、模板支拆前必须向施工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6)、拆除摸板过程中,严禁往下抛掷物料,应将手持工具放在稳妥处或工具袋内,防止物体从高处坠落伤人。

(7)、拆除作业完工前,不准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到指定地点存放。

(8)、模板拆除作业中,应设专门监护人员及醒目警示牌。

(9)、拆下的模板及时清除灰浆,清除的模板必须及时涂刷模剂。

模板及配件应设专人保管和维修,并要按规格、种类分别存放。

七、模板及支架的计算:顶板模板计算:(以板厚180mm勺为例进行计算。

)(一)基本参数;1. 脚手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80 ;纵距:0.80 ;间距: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 0.10 ;脚手架搭设高度(m)4.0 ;采用的钢管:$ 4.8 X 3.5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2. 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0.35 (KN/卅);混凝土与钢筋自重;25.00 (KN/m2);楼板浇筑厚度(m :0.180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nf): 2.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ni): 1.003. 木方参数木方弹性模量E(N/mm): 9500.00 ;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f): 13.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f): 1.400 ;木方的间隔距离(mr)35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 ;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 ;(二)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其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5.000 X 10.000 X 10.000/6 = 83.33cm';3I =5.000 X 10.000 X 10.000 X 10.000 /12= 416.67cm ;1.荷载的计算(i)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5.000 0.350 0.180 =1.575KN / 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0.350 0.350 =0.122KN / 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pl =(1.000 2.000) 0.800 0.350 =0.840KN;2. 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共识哦如下:PL ql2M max '4 8均布荷载q =1.2 (1.575 0.122) =2.037KN /m;集中荷载p =1.4 0.840 =1.176KN;最大荷载M 二PI/4 ql/8 =1.176 0.8000/4 2.037 0.800/8 = 0.398KN m;最大支座反力N =P/2 ql/2 =1.176/2 2.037 0.800/2 = 1.403KN ;方木的最大应力值=M/W =0.398 106/83.333 103=4.778N / mm2;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 N / 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4.778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0N/mm2,满足要求。

3. 方木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二ql/2 - p/2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3Q/2bh T 1其中最大剪力:V =0.800 2.037/2 1.176/2 =1.403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T =3 1402.800/(2 50.000 100.000) = 0.421N / 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T = 1.400N / mm2;_ 2 2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为0.421N/mm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400N /mm,满足要求。

4. 方木挠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力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5ql448EI 384 EI均布荷载q =q1 q2 =1.575 0.122 =1.698KN/m;集中荷载p=0.840KN: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V =5 1.698 800.0004/(384 9500.000 4166666.67) 840.000 800.0003/(48 9500.000 416666667) = 0.455mm方木最大允许挠度值V :二800.000/250 = 3.200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455m 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3.200m m满足要求。

(三)木方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2.037 0.800 • 1.176二2.806KN ;最大弯矩M max 二0.550KN m;最大变形V max = 0.870mm;最大支座反力Q max =7.050KN;钢管最大应力计算值二二0.550 106/5080.00二108.342N / mm2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fl = 205.00N / mm2,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