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第四章 企业内部 环境分析
你认为外部环境跟内部环境,那一方面 更容易让企业获得持久的超额利润和竞 争优势?
企业的内部环境
企业的内部环境或条件是指企业能够 加以控制的内部因素。 内部环境分析目的:扬长避短
一、资源、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围绕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问题进 行了大量研究,产生了许多理论和流派。
组织资源(关键性资源) 无组织(有乌合之众) 不合理的组织(朽木之师) 良好的组织(精锐之旅):如何构建良
好的组织? 有效率 统一指挥、协调一致 合理的管理层次和幅度 责权对等
技术资源
各种知识产权(商标、专利、著作权、已 登记注册的设计、商业机密、特殊的经 营执照与许可)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知 识。
1、环境决定论
20世纪60—80年代,人们认为超额利润是由 外部环境特点决定的。公司只有在实施了适用 于宏观及行业和竞争环境的战略后才能获得超 额利润。 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强 调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结构的产业分析理论
2、资源基础理论(RBT)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源基础理论 (RBT)兴起,成为目前战略管理领域中重 要的产品竞争能力分析: 从产品的市场地位、收益性、成长性、 竞争性和结构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销售活动能力分析: 从销售组织、销售绩效、销售渠道、促 销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
新产品开发能力分析 市场决策能力分析
eg.自有资金、借款、债权等资产。
实体资源 厂房、生产设备及先进程度 原料以及采购渠道
企业资源的分类
(2)无形资源 根植于企业历史、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资产。 无形资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 通常难以从资产负债表上找到。
人力资源 员工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 培训水平、适应力、判断力和工作态度 信任和团队精神
2、企业资源分析过程
评价资源的价值和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贡献 分析现有资源 分析资源的利用情况:原则上运用投入产出比
进行,具体可采用一些财务指标进行 分析资源的应变力:分析重点放在那些对环境
变化特别敏感的资源上 进行资源的平衡分析 识别资源强势和弱势,明确企业的战略性资源
(二) 企业能力分析
独特而有价值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 争优势的基本源泉。
当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风靡于世之际,资源本位企业 观的兴起与壮大,为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 了必要的平衡力量,使我们再一次清醒地意识到,战
略的实质和精髓在于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的契合。
资源基础模型揭示了公司独特的资源与能力组合
对战略的决定性影响。
企业能力是将众多资源结合运用来完成一 项任务或活动的技能。
企业能力源于企业资源的整合,是企业分 配资源的效率。
资源与能力有着较大的不同。一般而言, 资源可以被看成是相对静止的资产、项目、属 性、关系和存在;能力可以被理解为组合和应 用资源的技巧和手段。
虽然资源本身不是能力,但优势资源的拥有的确能够 给企业带来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如企业独占制造产 品的专利或拥有从事某项业务的特许权,运输企业拥 有一条好的线路等等。
二、 企业资源和能力分析
(一)企业资源分析 资源理论把企业的绩效差别归结为企业
的资源不同。 所谓资源,是指企业所控制或拥有的各
种要素。
1、企业资源的分类
按是否容易辨识和评估分为有形资源和 无形资源。 (1)有形资源 可见的、能量化的资产。 财务资源 现金储备及融资能力(对外筹款和举债 (借债)能力) 创造现金收益的能力(盈利)
能力是通过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不断融合而 产生的,所以资源产生能力。
通常把企业能力分为:
财务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组织管 理能力、研发能力、企业文化等。
能力分析强调通过与竞争对手对比来认 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1、财务能力分析
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广泛使用的方法是财 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评价体系主 要由五大类指标构成,即收益性、安全 性、流动性、成长性和生产性指标。
资源:企业生产过程的投入
公司的战略不 仅要同外部环 境相匹配,更 要同公司的内 部资源和竞争 能力相匹配。
能力:将众多资源结合运用来完成一项 任务或活动的才能
竞争优势:企业战胜竞争对手的能力
有吸引力的行业:利用公司资源和能力 挖掘有机会的行业
战略设计和实施:采取能够获取超额利润 的战略行动
超额利润:获取超额利润
资源基础理论揭示了公司独特的资源与能 力组合对战略的决定性影响
RBT的实质是以企业内部资源为分析的 基础和出发点,通过探讨企业独特的资 源与特异能力,达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和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
总结:资源分析与产业分析的互补
1、产业的吸引力取决于企业的资源与 能力
不同类型的产业,对于不同能力的企业 来说,吸引力是不一样的
创新资源
创意;科技能力;创新能力。
声誉资源
——客户声誉( 品牌及对产品质量、耐 久性和可靠性的理解)
——供应商声誉(有效率、相互支持的 双赢关系和交往方式)
商誉主要包括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品牌重 购率、企业形象等内容。一般来说,企业的信 誉和知名度往往与公司联系在一起,有时也与 特定的品牌有关。
“资源基础理论”(RBT) 基本观点:
取胜的关键力量不是来自于有吸引力的市场 领域,而是公司卓越的、专有的、难以仿效的 、可持续提高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
RBT基于两个假设作为分析前提:
(1)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具有“异质性"(企业拥有的 资源各不相同)
(2)资源在企业之间的“非完全流动性”。
因而企业拥有稀有、独特、难以模仿的资源和 能力使得不同的企业之间可能会长期存在差异 ,那些长期占有独特资源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持 久的超额利润和竞争优势。
2、资源与能力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的选择
正如一个产业并非对所有的企业都具 有吸引力,某种特定的资源与能力也并 非在所有产业环境下都有价值和独特性。 一种资源在真正能够帮助企业利用环境 机会并在竞争中胜出的情况下才算最大 限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3、公司的战略不仅要同外部环境相匹配, 更要同公司的内部资源和竞争能力相匹 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