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苄星青霉素治疗对梅毒RPR转阴疗程观察40例论文

苄星青霉素治疗对梅毒RPR转阴疗程观察40例论文

苄星青霉素治疗对梅毒RPR转阴的疗程观察40例
【摘要】目的观察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对梅毒rpr转阴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和其对该病的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来我所皮肤性病科就诊的梅毒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及其相应护理,实验组给予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

观察临床效果梅毒rpr转阴及其相应副作用,并对比之。

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梅毒疗效显著,促进梅毒rpr转阴,副作用较少,可能降低远期复发率。

【关键词】梅毒;苄星青霉素;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6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43-01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病,其因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致,它的历史已经有数百年了,目前遍及范围非常广泛,是感染率极高的性传播疾病;该病主要分为获得性梅毒,先天梅毒和妊娠梅毒等[1],可分一期、二期、三期梅毒。

苄星青霉素是一种长效青霉素,并且其抗菌谱依然与青霉素相似它较普通青霉素的显著优点是,吸收速度比较缓慢,从而延长作用时间。

但它的不足之处是在血液中浓度比较低,因而不能替代青霉素,急性感染者应用效果会欠佳。

本研究将苄星青霉素应用于梅毒的临床治疗,促进梅毒rpr转阴,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并且有减少复发率的可能。

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取我所2009年9月——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梅毒患者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平均(38.62±8.23)岁,病程1-24月,平均病程(12±7.5)月,所选病例均符合≤梅毒诊断标准≥[2]。

排除对象:①未确诊梅毒患者;②对本药禁忌症患者;③伴其它严重病症者;随机化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在病症分型,性别,年龄构成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及其相应护理,实验组给予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生产厂家: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44727规格:120万单位),用法: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2-3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普通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使用常规剂量。

观察临床效果梅毒rpr转阴及其相应副作用,并对比之,其他临床症状除给予上述药物治疗外均相同对症处理。

1.3 疗效标准与判断执行卫生部制定的《皮肤性病临床指导用药疗效评价指标》,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不良反应等。

计算各指标的改善百分率(治疗后值-治疗前值)/治疗前值×100%);显效:临床症状好转度达到9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达到60%或者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改善未达到30%。

总疗效率=(显著改善+有效改善)/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采用统计学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有效
率采用x2检测,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

从而表明,梅毒疗效显著,促进梅毒rpr转阴,副作用较少,可能降低远期复发率。

我们可以将该药科学地应用于梅毒的临床治疗,按个体化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剂量,充分发挥该药的优势,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建.我国抗梅毒药物治疗现状[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12(1):74-75.
[2] 王砚董,国辉,赵鸭.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梅毒36例[j].江西中医药,2010,31(2):48-49.
[3] 贺伟,李云华,高美先,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梅毒及对rpr的影响[j].内蒙古蒙医学院学报,2008,27(5):49-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