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行的短期借款二、银行产品的销售方式:分支行,自动柜员机,电话bank,网上银行三、分析负债人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反映了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而得到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障债权人利益的程度。
资产负债率越低,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越高。
反之亦然。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与股东所提供资金的对比关系,可以用来分析借款人的财务风险以及股东权益对债务的保障程度。
产权比率越低,债权人的贷款越有保障。
(3)有形净值债务率=债务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它是产权比率的延伸,更为保守的反映了借款人在清算是债权人的贷款被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4)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反映了借款人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多少倍,该比率越高,说明借款人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
四、商行经营风险的衡量指标五、《巴塞尔协议》19881、核心资本也称一级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股本指已经发行并完全缴足的普通股和永久的非积累性的优先股公开储备是指通过留存盈余和其他盈余方式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明确反映的储备,如股票的发行溢价,公积金,未分配利润2、附属资本也称为二级资本①非公开储备②资产重估储备③普通准备金和普通呆账损失准备金④混合资本工具⑤长期次级债务3、核心资本充足率.>=4%资本充足率>.=8%4、总风险资产=表内加权风险资产+表外风险加权资产+衍生工具风险资产表内风险加权资产=∑(表内资产账面价值*相应的风险权重)表外风险加权资产=∑(表外资产账面价值*信用风险转换系数*相应的风险权重)衍生工具风险资产=∑(衍生工具资产账面价值*信用风险转换系数+当前市场风险敞口替代成本)*相应的风险权重六、商行发行金融债券的目的?提高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化解金融风险。
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行金融金融债券可以作为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能有效解决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问题,也可以作为主动负债工具。
七、1,资本的概念资本也称资本金,是指商业银行在建立之初由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以及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税后留存收益和银行借入的长期次级债务用来转增资本的资金,它代表着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
商业银行资本涉及的相关概念:①最低资本②注册资本(必须大于最低资本)③发行资本(也称名义资本,是商业银行实际已向投资者发行的股份总额,不能超过注册资本)④实收资本(如果全部发行的股份全部收到股金,则实收资本等于发行资本)2、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股本、盈余、债务资本、储备资本股本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只有永久性非积累优先股才属于核心资本盈余包括资本盈余(资本溢价)和留存盈余(未分配利润)是调节资本金和影响股息政策的基本工具。
债务资本是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金。
(属于次级债务或附属债务)储备资本也称为准备金,主要包括为应对股票资本减少的资本准备金,应对贷款呆账和证券贬值的贷款和证券损失准备金)3、资本的主要功能营运功能,保护功能,管理功能4、商业银行资本的筹措(一)、商业银行外源资本金的筹集①发行股票②发行优先股③发行资本性票据和债券(二)、商业银行内源资本金的筹集主要来源于银行的留存盈余,主要有以下通道:资本溢价和股票溢价,法人财产重估增值,公积金八、商行的贷款业务1、按贷款是否承担本息收回的责任及责任大小的不同分为自营贷款,委托贷款,特定贷款2、按贷款的质量(或风险程度)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贷款)→不良贷款3、贷款的构成要素:对象,用途,期限,利率,方式4、贷款管理原则①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原则②合法性原则③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5、贷款政策贷款政策是指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各项方针、措施、程序的总称。
6、贷款过程控制1、贷款三查制度①贷前调查②贷时审查③贷后检查2、贷款管理责任制①审贷分离制②贷款分级审批制7、对借款人信用的平价(6C原则)①借款人的品德(character)②借款人的能力(capacity)③借款人的资本(capital)④借款人的担保品(collateral)⑤借款人的经营状况(condition)⑥借款人事业的持续性(continuity)8、、贷款价格有哪些:贷款利率,承诺费,补偿性余额,隐含价格9、贷款的定价方法①成本加总法贷款价格=筹集放贷资金成本+贷款管理成本+预计补偿风险的成本+目标收益(注:没有考虑到其他银行的竞争,可能会影响贷款定价的市场竞争力)②基准利率加点法是指以对信用等级最高的客户发放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最低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每笔贷款根据其违约风险和期限风险的大小,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或乘以一个系数来确定。
信用越高的借款人,贷款风险越低,贷款价格越低(注:基准利率加点法,表现出更强的市场导向,但由于对资金成本的重视程度不够,有时可能导致占有市场而失去利润的结果)③交易利率定价法是指以交易利率(如同业拆借利率,国库券利率,定期大额存单利率)为基础,根据借款人的情况加上某个加息率(如0.5% 1%)来确定贷款价格。
(注:交易利率法既可以保证银行的收益,又可以给予借款人自由选择权,降低了借贷双方的利率风险)④成本收益法是指将贷款定价纳入到客户与银行整体业务关系中考虑(注:成本收益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定价方法,但其前提是进行客户收益和成本的核算,短期内国内银行难以实施)10、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一)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①主观因素引起的风险→与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相关(如对贷款对象了解不深入,信息管理手段落后,内部控制松懈。
)②客观因素产生的风险→不是商业银行所能左右的(国家政策调整,市场突变,自然灾害。
)(二)贷款的风险管理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在贷款风险发生前力图控制和消除风险损失;二是在贷款风险损失发生后自我承担并进行风险补偿(三)贷款风险管理的策略①风险规避(通过信用分析和项目评估,对贷款偿还能力不足,贷款偿还无可靠保证的企业和项目不发放贷款)②风险分散(一、贷款投向的分散化;二、款投量的分散化;三、贷款方式的分散化;四、贷款期限结构的分散化)③风险转移(一、贷款担保;二、实行贷款利率浮动;三、资产证券化)九、第一章1、商业银行的特征①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②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体现在经营对象的不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货币和货币资产。
③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有所不同。
商业银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
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一)安全性原则——则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随时能应对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
问题:商业银行保持安全性的原因有?①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影响安全的风险因素,比如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②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较少导致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在总资产中占比一般不超过10%,而一般工商企业则达到50%以上。
(注:负债经营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特点)③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必须坚持稳定经营的方针问题:商业银行如何提高经营管理的安全性?①合理安排资产的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的质量②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保障债权人的利益③遵纪守法,合法经营(二)流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的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银行的流动性,银行主要建立两级准备金来实现。
一级准备,又称现金准备,包括银行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及同业存款等。
二级准备,又称二级准备金,包括短期国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及短期同业拆借等。
(三)效益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其经营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问题:影响银行效益性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存贷款规模、资产结构、自有资金比例、资金自给率水平、资金管理体制,运营效率等。
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贷款的利息收入,投资收入,劳务收入(各种手续费,佣金等)商业银行的业务支出:吸收存款支付的利息,借入资金支付的利息,贷款与投资的损失,以及支付工资,办公费,设备维修费,税金等问题: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主要途径主要有哪些?①扩大赢利资产比例②降低资金成本③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3、商业银行设立的一般程序①申请登记(大多数商业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以公司形式组建)②招募股份③验资开业(我国商行注册资本至少10,城市银行1亿,农业商业银行5000万)4、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①单元制②分行制③持股公司制④连锁制(注:连锁制的成员银行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地位,掌握着各自的业务和经营政策,具有自己的董事会)5、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①决策系统(主要有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组成)②执行系统(行长和副行长及其领导的各业务部门组成)③监督系统(由监事会和稽核部门组成)十、第三章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1、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创新(背景:1933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制订了Q条例)(一)支票存款业务的创新①有息的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egotiate ordered withdrawl,NOW)②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super NOW)(存款最低额,平均余额必须达到2500$)③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oney market deposit account,MMDA)④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utomate transfer service account,A TS)(共同点:把传统活期支票存款的方便性和储蓄存款的获利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二)定期存款业务的创新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negotiate certificate of deposit,CDS)(三)储蓄存款业务的创新个人退休金账户(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s,IRAs)(利息较高,但客户到一定年龄后才可提款,可形成银行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四)其他存款业务的创新①投资账户②现金管理账户2,、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的目标①提高存款的稳定性②提高存款的增长率④降低存款的成本3、商业银行存款成本的构成①利息成本②营业成本③相关成本(包括风险成本,连锁反应成本)4、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通过负债筹集资金面临的风险主要有①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于期限错配和利率的敏感性产生的问题:防范流动性风险的途径一方面,从资产的角度,建立分层次的准备金,通过资产的变现来解决头寸的不足;另一方面,从负债的角度,根据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拓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渠道②利率风险问题:防范利率风险的途径对未来利率的变动进行科学的预测;运用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利率互换来规避利率风险③清偿性风险包括由流动性引起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相同)和绝对清偿风险绝对清偿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总值小于负债总值问题:对绝对清偿风险的防范一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高整个社会对商业银行的信心二是增加银行的资本金,确定适度的负债规模④资本金风险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由于银行的资本成本高于吸收存款和其他负债的成本,因此银行总是倾向于不断提高资本的杠杆作用,即在既定的资本规模下,加大负债比例,从而达到降低资金成本,增加银行盈利,扩张资产的作用十一、第六章1、证券投资的功能①增加收益(利息收入、资本溢价)②降低风险(首先,证券投资为银行分散资产提供了选择机会;其次,证券投资分散风险比贷款更加有利)③保持流动性④合理避税2、证券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债券投资收益率①票面收益率②当期收益率(债券的票面收益额与债券现行市场价格的比率)③持有期收益率(是指银行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证券后,持有一段时间,并在该证券未到期之前,在二级市场上再次卖出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