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病是外邪侵犯少阳, 出现以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为主证的疾病。

病机:胆气内郁,三焦失枢病位:半表半里病性:热证少阳病治则:和解少阳代表方:小柴胡汤兼夹证:随证加减第一节少阳病辨证纲要一、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3)邪在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火气为病”火胜则苦,胆气上逆——-口苦灼伤津液——-咽干循经上扰清窍——-目眩二、少阳病治禁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提要】论少阳中风证的症状、治禁及误治后的变证。

足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走于耳中,下胸中,贯膈;手少阳之脉上耳后,人耳中,出耳前,止于目锐眦,其支者布胸中,络心包,下膈。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

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65)【提要】论少阳病禁用汗法以及误汗后的变证与转归。

第二节少阳病本证一、小柴胡汤证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6)少阳病的证治病程:五六日往来寒热——正邪分争,邪胜则寒,正胜则热胸胁苦满——少阳经气不利神情默默——肝胆气郁,疏泄失职心烦——胆郁,胆热扰心不欲饮食——胆热胃虚,胃气上逆喜呕——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或然证:胸中烦而不呕——痰热结聚于胸渴——津液不足腹中痛——脾虚肝旺胁下痞硬——水饮结聚于胸胁心下悸,小便不利——水饮停留,影响及心不渴,身有微热——表证仍在咳——寒饮伤肺处理:小柴胡汤随证加减【辨治要点】病机: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主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

治法:和解少阳,调达枢机。

方用小柴胡汤。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博,结于胁下。

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97)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266)【提要】论少阳病的证治。

少阳病的发病机制与转归阳明的证治(97)病因: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论发病病理: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部位结果: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脏腑经络密切相联,病邪较重所致之症治疗:小柴胡汤药后反应:渴者——病转阳明处理:以法治之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101)【提要】论小柴胡汤的运用原则及柴胡证误下后的证治与机转。

伤寒或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四大主证之一)——说明证情的不典型性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说明病程的曲折性复与柴胡汤——再与小柴胡汤药后反应:蒸蒸而战,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战汗伤寒四五日,身热恶寒,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99)【提要】论三阳证见,治从少阳之法。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00)【提要】论少阳兼里虚寒证,治宜先补后和之法。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229)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30)【提要】辨阳明病柴胡证未罢的证治。

以下各种发热,不适合用小柴胡汤的是()A.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者B.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C.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D.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E.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陽去入阴,属里证,不用小柴胡汤。

第三节少阳病兼变证一、少阳病变证治则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267)【提要】论少阳病误治后的变证与治则。

二、柴胡桂枝汤证(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半量合方)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146)【提要】论少阳兼太阳表证的证治——太阳少阳并病。

【辨治要点】病机:邪犯少阳,太阳表证未解。

主症:发热,微恶风寒,肢节烦疼,微呕,胸胁心下微满,伴有舌苔薄白,脉浮弦。

治法:和解少阳,兼以解表。

方用柴胡桂枝汤。

三、大柴胡汤证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03)【提要】论少阳病兼阳明里实的证治。

呕不止——少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胃扰心郁郁微烦——少阳气郁,热扰心神心下急(胸胁苦满之甚)——邪入阳明,胃热结聚,气机阻滞(可见不大便)病机:少阳枢机不利,阳明腑实结聚。

主症: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急或痞硬,大便秘结或下利臭秽不爽,伴见小便色黄,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治法:和解少阳攻下里实—----大柴胡汤方义: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和解少阳大黄、枳实—----泻阳明里实芍药—----益阴和营,缓急止痛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165)提要:论少阳兼里实证治分析:发热汗出不解——邪热内传阳明心中痞硬——胃热气机壅滞呕吐——胆热犯胃下利——燥屎内结,热结旁流大柴胡汤证也可出现下利,其机理是()A.湿热下注B.少阳兼阳明,壅热迫津下泄C.胆气下迫D.阳明燥结,热结旁流E.气机下陷,清阳不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大柴胡汤证也可出现下利,其机理是阳明燥结,热结旁流。

四、柴胡加芒硝汤证(小柴胡汤加芒硝)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

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

潮热者,实也。

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104)【提要】论少阳病兼阳明里实误下后的证治。

【辨治要点】病机:邪犯少阳,兼阳明里实,燥热较甚,正气偏虚。

主症: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伴有下后微利。

治法:和解少阳,泻热去实。

方用柴胡加芒硝汤。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口渴——三焦气化失司,津不上承,胆火灼津不呕——邪在胸胁而胃气尚和【提要】论少阳病兼水饮内结的证治。

【辨治要点】病机: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

主症: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

治法: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方义】柴胡桂枝干姜汤即小柴胡汤去半夏、人参、生姜、大枣,加桂枝、干姜、瓜蒌根、牡蛎而成。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出现小便不利而渴的原因是()A.上热下寒B.上火下水C.胃热脾寒D.三焦决渎失职,水饮内结E.膀胱气化不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出现小便不利而渴的原因是三焦决渎失职,水饮内结。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砺汤主之。

(107)【提要】论少阳邪气弥漫,烦惊谵语的证治。

一身尽重——阳气内郁,不得通达,经气壅滞【方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由小柴胡汤去甘草,加龙骨、牡蛎、桂枝、茯苓、铅丹、大黄而成。

【辨治要点】病机:邪犯少阳,弥漫三焦,表里俱病,虚实互见。

主症:胸胁苦满,心烦,心悸,惊惧不安,谵语,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治法: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

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七、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提要】论少阳郁热内迫阳明下利或呕的证治。

【方义】黄芩汤药仅四味,方中黄芩苦寒,清泻少阳郁热,治肠澼下利;芍药酸苦微寒,坚阴止利,并于土中伐木而缓急止痛;甘草、大枣益气和中,厚土以御木。

本方是治疗热利的祖方。

【辨治要点】病机:少阳邪热内迫阳明,胃肠升降功能失职。

主症:下利灼肛,或下利黏腻而不爽,有热臭气,甚则里急后重,腹痛,或见呕吐,伴发热,口苦,小便短赤,脉弦数。

治法:清热止利,或兼和胃降逆。

方用黄芩汤,或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