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中山大学机械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中山大学机械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

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什么呢?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

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

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

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

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

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中山大学机械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和(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911)信号与系统或(917)自动控制系统参考书目为:1.《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奥本海姆著,刘树棠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先介绍一下英语无非几大模块: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作文。

首先最最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如果你把阅读搞“好”了,其他的都不成问题而“好”的定义,不是简简单单的把题做对,“好”的定义有很多方面,下面的内容我会说。

其次是作文,我们都知道考研英语作文有两篇:大作文和小作文。

就英语一来说,大作文通常(是通常哈)是图画作文,小作文是一封信。

而作文是有模板的,模板不是最后简简单单的别人总结的东西,模板是要靠自己的积累,积累,量变后的质变。

今年我在考场上用20分钟的时间把我自己总结的模板稍作修改,工工整整的默写了下来,那感觉真的很爽。

最后对于完形、新题型、翻译来说,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上,这些自然也不成问题。

下面我将从几个时间段和模块来说一下我自己英语复习的方法。

用书: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木糖英语真题解析Part 1:考研准备–7月初打基础打基础打基础无论你现在几月份,只要你开始准备考研你就必须要学英语了,我们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应该都知道,英语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提高的科目,英语的学习需要日积月累,需要长期的量变才能发生质变。

1、阅读:以前看过一篇经验贴,有一句话记忆犹新:阅读生万物。

对的,阅读搞“好”了,完型,新题型,翻译,甚至作文都不成问题。

下面我将详细的说一下我是怎么研究阅读的:暑假之前,我只研究了1998–2004的阅读,这七年的阅读用来打基础。

1998-2001年阅读是每年五篇,之后都是四篇。

一天一篇总共32篇,做了两遍。

步骤如下:Step1单词短语先把一篇阅读里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出来,然后找一个本子,把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和短语全都记下来(只要第一眼看过去不熟悉的我就记下来)。

Step2全篇翻译阅读单词整理完以后我就开始全文翻译阅读了。

我也看过很多经验贴,很多人都是只翻译的长难句,而我的建议是打基础的这段时间应该要全文翻译。

因为看似简单的句子,其实大多时候我们并不懂,而且全文翻译对于后面的翻译题也有很大的帮助,毕竟翻译题并不是只有长难句,往往越短的句子越难翻。

Part2 7月初–9月初暑假期间这段时间可是黄金时期,不用上课,有大把的时间去学习,一定要好好把握哦。

翻译我是听了网课,暑假我听了做题方法,然后就是一天翻译2-3个真题的句子,两天就能翻译完一年的真题,我先是不看答案,自己去翻译;然后看着真题,一点点的去研究;最后就是听讲题视频。

这样下来一天我大概用半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

我也忘记了大概是多久翻译完的,这个你可以看看视频。

Part3 9月–11月中旬1、阅读①9月–10月中旬:近十年阅读开始第二遍过程跟第一遍差不多,不同的是一天研究两篇,翻译全文变成翻译长难句,重心在分析题目方面。

关于做题的技巧什么的,后面我还会讲。

②10月中旬-11月中旬这一个半月的时间我是把近十年的阅读又重复做了一遍,这个时候单词短语没什么大问题了,重点是分析题目。

3、单词从9月份开始我的单词记忆还是真题+单词书+app 就不详细的说了。

4、完型新题型我是十月份开始一天一篇交叉的做的。

对于完型来说很多人说平均分都是2/3分,但是我觉得最近几年的完型真的很简单,不用特意去准备,前期短语搭配背好了,这个时期完型做的真的很顺利。

Part4 11月中旬–12月中旬1、阅读2、近三年的真题,12篇阅读,按照上面的方法分析。

第一遍(20天,12月初就能结束)方法还是做题,分析题目;单词短语句子:没有一个不明白的单词,没有一个读不懂的句子。

这个时候已经背了将近20年的单词短语了,两本单词书,几千个单词,所以再看这些真题里的单词就简单多了,背起来也没有那么费劲,更不用花太多时间,阅读翻译的话我就只翻译得我不太懂的句子和长难句,第二天早上还是全文口译。

第二遍(10天12月15左右结束的)继续做题分析题目,记忆单词短语长难句。

第三遍(4天)一天一年把这四年的真题阅读又完完整整的做了一遍。

(911)信号与系统专业课复习专业课一般推荐至少复习三轮~友情提醒:不同学校甚至不同方向的一轮复习都很有可能完全一样准备!都是踏踏实实看教材等等!一轮就不要想这个学校重点是什么,凡是范围内都要精读!一轮复习(2~6月)巩固基础知识、结合辅导资料精读参考书籍二轮复习(7~9月)①补充参考书的同类书、相关书籍②寻找目标学校的最近真题,根据不同题型给真题做个分类(例:近年考过X次周期性信号的频谱特点是离散谱,而非周期性信号的频谱特点是连续谱。

周期信号的频谱包括幅度谱和相位谱。

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包括离散性、谐波性和收敛性,分别以什么形式出过a、b、c题目)根据自己做的真题分析做一个统计表,按照常考的频率不同划分出重点的章节、知识点和概念。

三轮复习(10~12月)①根据参考书和研教新版的习题集,把二轮复习中整理出来的重点章节、知识点和概念重新再梳理一遍,理解并记忆相应的体系和解释,比如周期相同的脉冲,相邻谱线间隔相同;脉冲宽度越窄,频谱宽度越宽,频带内所含分量越多。

单个矩形脉冲的频带宽度一般与其脉冲宽度τ有关,τ越大,则频带宽度越窄。

周期性矩形脉冲信号的频谱,脉冲周期T越长,谱线间隔越小。

信号在时域中的扩展对应于其频谱在频域中压缩。

脉冲宽度一定的周期脉冲,周期T愈大,谱线间隔愈小,频谱愈稠密;谱线的幅度愈小。

周期相同的脉冲,相邻谱线间隔相同;脉冲宽度越窄,两零点之间的谱线数目越多,频带内所含分量越多。

周期信号的频带宽度与脉冲宽度成反比,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②根据参考书和研教新版的辅导资料,把找到的真题自己做出答案,并背诵!再说一下习题的问题,大家做题千万不要盲目,很多同学喜欢刷题,不过我认为做题要做的精,如果只是多而不精的话,其实更多的是在浪费时间,我用的研教新版的习题集属于那种非常贴近真题的类型,毕竟专业课真题不多,通过做研教新版的习题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出题老师的思路,甚至还有原题出现,比如我在考试中遇到的已知某LTI系统在激励信号下的零状态响应为,又已知该系统在下的零状态响应为,求该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这道题,之前就已经在做习题的时候做过好几遍了,简直就是送分。

战线到底是长好还是短好?答:看你效率,不要疲劳战术。

但如果是跨考,还是建议早点开始准备。

为什么要看参考书以外的相关书籍?怎么看?(这个问题非常关键)答:总有些个同学对考研复习有误解,他们的思路是:“只要我好好抓住参考书,题目就没个跑,看别的东西都是浪费时间”。

作为一个本专业的过来人,我还是比较反对这种想法的。

我的观点是:参考书以外的相关书籍不仅要看,而且是一定要看!时间少了可以少看,但不能不看!只考参考书的内容是绝对、绝对、绝对不够的!下面我详细说明一下通过历年真题检测复习效果:真题对于考研er的意义非凡,是检验复习效果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

如果不知道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真题。

用真题给自己来一场模拟考试,近几年的题可以放在冲刺阶段模考使用,现阶段可使用年份稍远些的真题。

做题时,尽量模拟真实的考试时间、考场环境。

做完后,不要执着于分数的高低,重要的是认真分析错题,巩固知识的薄弱项,毕竟错题才是你的最弱的点,而考试中很可能考到这个点,而这道题就是我在巩固错题时特意学习过的。

不仅是专业课,公共课也有共同的规律,我在看英语真题的时候也走过弯路,《木糖英语英语手译》厚厚的一本,做题时找不准方法就会显得没有效率,所以在做题时一定要掌握规律,把一些选项中的“坑”总结出来,并且总结各种题型,政治也是如此,《政治新时器》中的真题和练习题,都有不少的大题,大题刷起来只靠数量取胜是完全不行的,还是要沉住气耐心的把大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总结出来,不在乎数量,而是做完一道题,掌握一道题中涉及到的规律并加以总计,然后再去做题,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度。

说了这么多,有些跑题,我们继续聊专业课。

真题很重要,但它是有限的,尤其是一些专业课的真题,可能只有一两年的,所以一定要再结合其他的模拟题进行检验,比如这种:2、用做题时间证明掌握程度在做题时,如果对某知识点了解得不深刻、掌握得不全面,花费的时间必然会较多,做题慢证明了你对该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好,这是你的复习薄弱区,所以要及时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做题慢还有可能是对该题型不熟悉,没有掌握该题型的解题技巧,这一题型是你的软肋,所以要多针对这一类题型的练习,寻找解题方法。

3、复述知识点对于学过的东西,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以及复述内容的完整程度,是检验复习效果的一个有效办法。

复述并不要求一字不落地重复内容,而是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阐述内容。

内容一定要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能让别人听懂,遇到讲得磕磕绊绊或说不清楚,甚至是脑袋空白的地方一定要回到课本中再度学习、深入理解,最好可以归纳到一个本子上,方便理解记忆。

建议在复述时,用录音机记录自己复述的内容,不仅方便看自己的复述效果,还能在一次次的复述中看到自己的进步。

4、总结、分析复习进度通过每天、每周、每月总结自己的复习情况,可以直观地、动态地看到自己的复习进度和效果,并对进度和效果加以分析、对比,调整复习侧重点及任务安排、解决复习中出现的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