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国家性质

第三章 国家性质


二,三个文明的含义,在宪法中的体现及相 三个文明的含义, 互关系 物质文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成果. 物质文明 工具,技术,财富,生活水治文明: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政治文明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制度,设施和行为等内 容.解决国家权力运作中的规范和保障的问 题. ——国体,政体,政党制度,国家机构及其 权限和活动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 原则,法治原则的确立;国民基本权利义务 的确定等.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 (1)政治协商:它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 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 重大问题在决策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 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2)民主监督:它是指对国家宪法,法律和 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 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批评和建 议进行监督. (3)参政议政:它是指通过参与人大代表选 举,推荐并评议国家领导人,担任国家机关 领导职务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执掌国家 政权.
作业与习题: 1.关于经济制度与宪法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 的?( )2009 A.自德国魏玛宪法以来,经济制度便成为现代宪法 的重要内容之一 B.宪法对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构 成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我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六条规定,法律范围内的非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 则 答案:D
(三)国家性质与宪法 1,资本主义国家 宪法中无明文规定,以"主权在民"的抽象 原则来规定,民有,民治,民享 2,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性质,无产阶级专政.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 《共同纲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 国家; 54年宪法:人民民主国家; 75,78宪法: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主席,副主 席,秘书长, 常务委员
主席,副主 席,秘书长
4,人民政协的组织
第三节 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一,经济基础与宪法 经济基础(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在一定的历史 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 分配制度. 1,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达是宪法生存的经济基础. 2,宪法对经济基础起着重要的确认和保障作用.
第四节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一,"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的发展 : 两个文明" 三个文明"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2001年,江泽民提出"法治与德治"的概念,并将 法治归入政治文明范畴,德治归入精神文明范畴. 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三个文明确认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三个基本目标. 2004年宪法修正案:"国家要推进物质文明,政治 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精神文明: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表现 精神文明 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等事业的发达和人 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精神动力 和智力支持的问题. 1,文化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科学事业; 发展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发展文化事业. 2,思想道德建设:"四有"公民;提倡"五 爱"的社会公德;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2,政党制度在宪法中的体现 最初宪法中无政党制度的规定,作为宪法惯 例存在:英国,美国 最早涉及政党制度的宪法:魏玛宪法,公民 的结社自由 二战后:直接——法国,德国 间接——我国(序言,正文间接) 内容:结党自由;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政党与国家权力 的关系;政党的组织活动原则等.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我国各政党概述: 中共即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 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是我国的执政党,为我国第一大党,现有党 员已超过7239万.
中 国 国 民 党 革 命 委 员 会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专 政

对 象
主 的
民主主体
民主
人民 民政
专政
第二节 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概述 (一)政党 1,政党的概念 政党是一定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为了共 同的利益,为夺取或控制政权或影响政治权 力的运作而由其先进分子建立的,具有一定 组织形式和纪律的政治组织.
(1)政党属于历史范畴,是近代以来社会特 有的一种民主政治现象 (2)政党是社会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党, 政分开) (3)政党是政治性组织(政权) (4)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中 国 民 主 促 进 会
平 等
泽 民
主 要 创 始 人 : 邓 演 达 , 黄 琪 翔 , 章 伯 钧 , 彭
中 国 农 工 民 主 党


中 国 致 公 党
要 创 始 人 : 司 徒 堂 , 陈 其 尤 美
九 三 学 社
创 始 人 : 许 珩 , 潘 菽 , 涂 长 望 德
台 湾 民 主 自 治 同 盟
创 始 人 : 宋 庆 龄 , 何 香 凝 , 李 济 深
创 始
中 国 民 主 同 盟
人 : 张 澜 , 沈 钧 儒 , 黄 炎 培 , 章 伯 钧

发 起 人 : 黄 炎 培 , 胡 厥 文 , 章 乃 器 , 施 复
中 国 民 主 建 国 会
, 孙 起 孟 等
许 广
主 要 创 始 人 : 马 伦 , 王 绍 鏊 , 周 建 人 , 叙
② 1954年宪法序言:"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 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 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今后 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 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 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③ 75,78年宪法: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领 导. ④ 1982年宪法: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 存在和发展,政党活动原则
2,政党的功能 (1)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 (2)利益的聚合. (3)政治社会化. (4)组织政府,治理国家
(二)政党制度 是有关政党的组织,政党活动以及政党领导 或参与政权的方式和途径等一系列法律,政 策和惯例的总和. ① 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② 政党之间的关系
1,政党制度的类型 (1)一党制 (2)两党制 (3)多党制 (4)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第三章 国家性质
主要内容: 一,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 二,政党制度 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
一,国家性质概述 (一)国家性质内涵 即国家阶级本质,"国体",指社会各阶级,阶层 在国家中的地位. (二)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 1,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 2,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3,其他,社会文化制度,历史传统,宗教习惯等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 式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 C.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进了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权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答案:AC
3,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政策:"国家 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 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 进行监督和管理.
4,涉外经济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 是中国法人,受中国法律约束和保护.
(二)分配原则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宪法规定的经济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财产制度 1,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评价:处在改革发展时期,变动较多,因此, 评价:处在改革发展时期,变动较多,因此, 修宪频繁,不稳定. 修宪频繁,不稳定.
关系: 1,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物质 基础; 2,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提供制度 保障; 3,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精神 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政治文明建设 1,观念建设:养成正确的国家权力观念: (1)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2)权力本身具有界限; (3)权力转移以和平规范的方式进行. 2,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主权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保证,人民主权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 点),依法治国是方式. 3,制度建设 根本之道.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保障政治文明建 设顺利进行.人与制度.
二,我国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主要规定 (一)所有制形式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全民所有制 础 经济 要 劳 体所有制 体经济 公有制经济 经济 经济 的 基
公有制
1,全民所有制经济 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成员公有,由代表 人民利益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 形式. 名称的变化:"国营"——"国有"1993年宪 法修正案 范围:①矿产,水流;集体所有以外的森林, 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②城 市的土地以及根据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③国有企业,事业 单位及其设施. 地位:主导力量
4.甲村与乙村毗邻,乙村的用水源自流经甲村的小河,多 年来,两村经常因用水问题发生冲突.为根本解决问题,县 政府决定将这条小河的水流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甲村认 为这条小河在历史上就属于该村所有,县政府无权将这条河 的水流交水管站统一调配,将县政府告上法院.根据现行宪 法和法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村告得有理,因为水流属于集体所有,政府统一调配 用水应事先征得甲村同意 B.甲村告得有理,因为这条小河的河床属于甲村所有,这 条小河的水流当然也属于集体所有 C.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当然 有权调配河水的供应 D.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虽然属于甲村所有,但乙 村人也有喝水用水的权利,为了解决乙村的用水问题,县政 府可以将水流供应统一调配 答案:C
相关主题